返回

朱门继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善后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城中的不少小商小户,靠着家里的存粮,挣了不少钱,心中暗喜。

    被朱家压了这么多年,可算是有了出头的机会,大鱼游不动,那小鱼小虾也可以露脸透透气了。

    德州城的粮价越涨越高,引来了一大批外地的闲商小户过来凑热闹,城中乱象丛生,刘府尹身为父母官,不禁犯了难,不得不亲自登门拜访,请朱老爷子出面调停调停,别弄得人心惶惶。

    朱老爷子周旋道:大人,朱家此次元气大伤,别说帮人了,就连自保都难了。大人,我们不是不开市,实在是没粮可卖。

    刘府尹叹了一口气:朱老爷子,您这话说得可是让人寒心呐!咱们说起来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不算是知己也是朋友啊。老爷子,朱家的家底有多厚,咱们都清楚,您老儿就当是给我个面子,别让那些个心怀不轨的小人钻了空子。

    朱老爷子闻言,立刻起身行礼,故意颤颤巍巍道:老身一介草民,怎敢和大人论交情呢?还请大人不要折煞老身了。

    刘府尹知道朱家是沾着皇亲国戚的大户人家,轻易得罪不得,不能强着来,只能软着劝。

    刘府尹亲自扶起朱老爷子,又叹了一口气道:老爷子,您这么说,不是让本官为难吗?

    朱老爷子见好就收,一把握住刘大人的手: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老身怎么敢让您为难呢?老身还指着您给老身一家做主呐!

    刘府尹知道他一心惦记着粮仓起火的事,微微沉吟道:西郊粮仓的事,本官一直派人在追查,可是,当值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残了,查起来不易……

    死无对证的案子,最是难办。

    朱老爷子忙道:人命关天啊,大人。

    刘府尹面露难色,老爷子,只要您能帮我稳住粮价,本官一定会给您一个说法。

    朱老爷子闻言心里有底,点点头:有大人这句话,老身就放心了,大人放心,老身必定竭尽所能,平息此事。

    两个人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刘府尹想要的是漂亮的政绩,而朱家想要的是一份体面,让那些偷偷在背后捣乱使坏的人知道,得罪朱家,就是得罪官府,结果吃不了兜着走。

    三天之后,当粮价涨到原先的三倍时候,朱家开店卖粮,价钱只是市面上的一半,而且,朱锦堂亲自出面向大家保证,朱家的存粮充沛,安抚人心。

    如此一来,持续了十几日的粮价之争,终于宣告终结,城中百姓不再疯狂屯粮,一切恢复如初。

    刘府尹见朱家言而有信,更加加大力度寻找真凶,结果追查出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纵火的人就是早前朱荣放了太子债的王家大少王越。他因为赌债压身,四下借钱还债,拆东墙补西墙,结果被朱荣逼到了死胡同。

    朱荣拿着他签下的借据,找到王府,亲自拿给王老爷过目,老爷子当场被气得晕了过去,险些中风。

    王老爷一气之下,把王越赶出家门,清理门户。

    王越被撵出家门之后,一直靠人救济为生,风餐露宿地受了不少苦。

    他流落在城外做杂活为生,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和朱家粮仓的一个更夫的媳妇厮混在了一起。

    那更夫的媳妇从前是风月场上的女子,对王越很有印象,虽说有过一面之缘,但也算是同道之人,两人一拍即和,背着人做些了不三不四的行为。

    王越一直对朱家心怀怨怼,每每想到朱荣那老小子之前给他下套儿,让自己变成现在这副狼狈的模样,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更夫的媳妇见他闷闷不乐,就给他出一个解气的馊主意。

    那更夫的媳妇每天要去给丈夫送饭送菜,有时候还替他带酒过去。

    他们悄悄地把蒙汗药灌进酒水中,然后又混了一些在饭菜里,趁着他们被药晕了的时候,偷偷跑出去放火。

    王越原本只想烧一个粮食垛子解解气,谁知,正值西北风盛,火势一发不可收拾,结果酿成了大祸。

    王越被吓得屁滚尿流,连夜逃了,只剩下那更夫媳妇哭天抢地。虽然她的丈夫死了,但因为她自己做贼心虚,不敢吱声,直到官府贴出告示,悬赏缉凶,她才财迷心窍地站出来,将事情的原委抖了出来。

    朱家这一次损失上万两的粮食,断然不会轻饶了王越。

    后来,王家出面赔了朱家一千两银子,还给京城的两间药铺让给了他们,只求能换回王越一条性命。

    朱老爷子命人收下了银子,只回给王家老爷一句话: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王越被官府砍了头,王家老爷也被自己这个败家子气死了,一场闹剧总算有了完结的时候。

    事情虽然了结了,但是朱老爷子还是计较在心。这天晚上,他把朱荣叫到跟前,当着全家人的面,重重地给了他一巴掌,打得朱荣一懵,也打得众人一惊。

    朱荣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只听朱老爷子指着他的面门,道:从今往后,不许拿朱家的银子出去放债,任何人都不行!咱们朱家的生意,是靠着祖上勤俭努力挣来的,可不是用这种投机取巧地方式偷来的。你们拉得下这个脸面,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沈月尘还是第一次看见老爷子如此动气,不免吓了一跳,微微垂眸,坐直了身子。

    朱荣跪在地上认错,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不是颜色。

    朱锦堂随即起身,行礼认错道:孙儿有错,朱管事这笔账是孙儿应允下来的……

    朱老爷子轻轻哼了一声:亏你从小读书,学了那么多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狗急跳墙这个道理你都不懂?

    什么是因小失大,这就是鲜活的例子。

    朱锦堂低一低头,既不狡辩,也不解释,错了就是错了。

    朱老爷子坐回椅子,敲打桌面道:天有天道,商有商道。凭自己本事吃饭,财神爷才会眷顾,咱们朱家是吃不上还是喝不起了,值得你们这么乱动心思。从今往后,给我记住,再不许你们打这种歪心思,做这种没脸面的事,谁要再错犯,休怪我这个老头子翻脸不认人。

    众人闻此,连忙起身应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朱锦堂从小到大,几乎从没有被爷爷责骂过,今日还是第一次,他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