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兵英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9章 阳谋和阴谋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感情也比较含蓄,讲究发乎情、止乎礼,所以传统道德对于婚前性行为和同居都不予支持。

    至于他个人,既然期望未来的妻子对自己是忠实的,那他自己也会同样忠实地对待她,以后就算会长久地分居两地,也会保持这种忠贞。

    其实,对于一个意志强大的人来说,**的**并不难克制,只看他想不想克制罢了。

    至于说,中国人为什么都那么勤劳,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享受?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

    中国的懒人也很多,只不过在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熏陶下,多数人的价值观还是勤俭二字。

    冯垚将这两个汉字写在纸上,告诉托曼它们的含义——勤能创造财富,俭能积累财富。

    啊,我明白了!托曼叫起来,怪不得你们中国的经济能够腾飞!你们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又有很多吃苦耐劳的工人,所以才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这的确是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冯垚点点头。而且中国人也不是不会享受,否则也不会创造出世界上最丰富灿烂的饮食文化。

    这个我同意!就连你这个自称不会厨艺的家伙。都能做出那么好吃的‘饺子’,就可以想象中国美食有多好吃了!

    托曼流了一会儿口水后,又说:以前我以为你们中国人不信神,而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不过现在,我觉得至少你就是个很有信仰的中国人——你的自律,连我都自愧不如,完全可以和清教徒相媲美了。

    我对信仰问题是这样理解的。大多数中国人不信神。但是相信‘好好活着’的准则!他们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让家人过得更好。让国家更加强大。为了这个信仰,他们愿意吃苦,哪怕是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也甘之如饴……

    冯垚说着说着,就想起了那些新中国的建设者们——他们吃苦挨饿战风沙。建工厂、铺铁路、架桥梁、造导弹……很多人英年早逝,完全是累死的啊!

    他还想起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尊严和外敌战斗的先烈们——他们卧冰饮雪,饿着肚子去打仗,甚至将尸骨都留在了异国的土地!

    他们不苦吗?不累吗?

    可正是有了这些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甚至三辈子苦的中国人,中国才能在短短两代人的时间里追赶上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崛起为今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五大强国之一。

    冯垚也想到了当今的现实,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中国带了很多问题:官僚特权和**现象泛滥、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单纯追求gdp引起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所有问题中,道德的沦丧、思想的混乱,更是腐蚀中国社会肌体的恶性细胞,需要予以根治和清除。

    国际社会也进入了剧烈动荡和调整的时期,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中心和焦点。

    毫不夸张地说,内困外忧交加之下,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必须要在世情和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

    成,则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败,则像日本一样成为美国的附庸,一个经济上的肥羊、政治上的应声虫和军事上的短腿瘸子。

    冯,你怎么了?

    冯垚在托曼诧异的目光之下,才发现自己因为想得太出神、太用力,竟然将手中的中性笔在桌子上戳断了而浑然不觉。

    他自嘲地笑了笑,没什么!一想到明天的课程,有点紧张了。

    不会吧?难道中印边境的局势,真的有那么严重?连你都会觉得难以应付了?

    他们所说的课程,就是进修班的学员们第二天将要上的防务管理课程。

    担任该课程的教师,是来自德国的国际关系和军事战略专家——贝勒梅博士。

    最近,这位德国博士讲述的是危机处理的理论。

    上次课程结束后,贝勒梅博士以近日中印边境的帐篷对峙事件为背景,准备模拟一场危机。他要求每个国家的学员回去做好准备,在下次课的危机模拟中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

    而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中国和印度的领导人,则分别由中国的冯垚和印度的海军中校卡夫扮演。

    冯垚之所以这么晚了还不休息,也是在为明天的危机处理演习做最后的准备。

    托曼看看表——已经快凌晨两点了。他急忙起身告辞,并且劝道:我该走了,你也别搞得太晚了!休息不好的话,明天和卡夫对阵,可就没有精神了!那你在气势上,就会先落在下风了!

    好的,我知道了。多谢提醒。

    冯垚笑了笑,准备关上电脑休息了。

    这时,他突然看到了一则路透社的最新消息:中印第二轮国旗会谈失败。有消息人士称。印军指责中**队收留了一名逃跑的锡克族士兵。中方则要求印方拿出确凿的证据。双方在印军失踪士兵问题上的激烈争论,直接导致了本次会谈的失败。

    失踪士兵?这又是闹的什么幺蛾子?

    冯垚看不明白了。

    他当然猜不到。这个幺蛾子就是他一直牵挂的蒲英啊!

    当时,蒲英趁着印军增援车辆中途停车放水的时候,放倒了一名落后的锡克族士兵,并将他的军装和缠头都换在了自己身上,还将他的大胡子刮下来,粘在了自己脸上。

    之后,她扒着下一趟军车的底部。潜行到了印军营地,趁着他们新兵下车的混乱时机,钻了出来,并慢慢地靠近了中方营地。

    当印军哨兵发现她的行迹可疑而发声询问时。蒲英突然发力狂奔,全力冲刺。

    中国哨兵在听到了她的呼喊后,立刻上前接应。

    最后,印军哨兵既远远追不上蒲英的速度,又不敢贸然开枪挑起事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群中国士兵将那个穿着锡克军装的家伙团团护住了。

    蒲英的那一阵狂奔,也让她在胳膊被战友们抓住的一刻,在看见战友们军帽上的八一军徽的一刻,再也支持不住了。

    她的手颤抖着伸出去,想抚摸那久违的、亲切的军徽。

    我。也,是,解,放,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