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零三希望小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对孙中山的梦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半根枯草看过《辛亥革命》,略知历史的半根枯草心中很是压抑,有些对孙中山的想法不吐不快。WWw.YZUU点com由于是冲动的产物,可能偏激,请诸君谅解。正统人士有看法,请一笑了之,半根枯草是无用之物,不会值得您批驳!

    半根枯草声明:此言论是半根枯草的胡话梦语,请诸君看后一笑了之。胡话当不得真,不涉及政治观点,不代表半根枯草清醒时的言论,半根枯草不政治负责。

    对中国近代落后动荡的根源大家们有正统的看法,而半根枯草梦到些上不了台面的另类看法――这梦语是:中国近代落后动荡的根源是近代中国革命家、爱国者太多,特别是自认救世主的伟害无穷,他们以个人意志影响社会自然展的进程。(半根枯草声明不是坚定马克思主义者,但同意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言论,所以半根枯草认为以个人或者团体的意志做人定胜天的事是错误的。社会展的的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不能违背,否则祸害无穷。)

    近代中华的‘救世主们’都是狭隘的主义偏执狂,这些人往往大谈民主、自由,却容不下任何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他们团体的内部更是不能出现反对者,一旦产生不同的思想,接下来可能就是思想上、上的双重消灭,他们对待自己的战友往往比对敌人还要凶狠。‘救世主们’只有自己的主义,为了自己的主义可以牺牲生命,这个生命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而更多是别人的,因为他们自己的生命要留着实现自己的主义。为了自己的主义还可以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这个利益包括领土和国家主权完整。为了达到自己执政的目的,他们往往是不择手段,比如所谓国父孙中山就是‘救世主们’的代表。对孙中山的不一定正确的看法如下:

    1、近代祸乱的根源之一《临时约法》。

    宋教仁的《临时约法》原稿我没有看过,但我相信是以当时西方法律为蓝本的,肯定不是孙中山修改后的四不像《临时约法》,因为宋教仁是深受西方影响的法学界人氏,又有很高的水准,不会拟出这样相互矛盾的约法。

    我们抛开仓促出台的《临时约法》好坏不说,先,它是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的产物,不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政治理念的实践,开创了民国‘玩政治’的先例。【叶子】【悠悠】

    孙中山是主张总统制的,也倾向于独裁统治,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只有他是最革命、最正确的,只有由他来独裁、实行他的主张中国才有希望。为了实行总统制,他与主张内阁制的同盟会另一巨头宋教仁生过争执。在他任临时大总统时依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执政,采用的也是总统制。《临时约法》开始设计的也是总统制,但知道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时,马上把《临时约法》当作工具,临时改弦易辙。在政体的设计中,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院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以限制总统的权力,使得行政权力的划分极其混乱,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是全世界独有是。

    孙中山修改后的《临时约法》给袁世凯挖了一个大坑,也给中国的和平统一以及国家民族的振兴挖了一个大坑。这也开创了近代中华‘玩政治’的先例,可以说孙中山是近代中华‘玩政治’的鼻祖,给中国政治家树立了一个极坏的而且影响深远的典型。从此,民国政治圈内没了诚信这个词,成了政治玩家的俱乐部,以后的段其瑞等都是以孙中山为榜样,民国初南北对峙和‘府院之争’也来源于此,《临时约法》都是工具之一。

    其次,它是同盟会一党之私的产物,却披着民主的外衣,开创了‘玩民主’的先河。一部左右国家政体、国体的法律,按说应该基本反映全体国民的意志,至少也要基本反映各政治派别的意志。而《临时约法》却是孙中山为的同盟会把持的南京临时参议院仓促制定的,当时南京临时参议院的43名参议员中,同盟会33人,立宪派仅8人,就连代表最强势政治集团的北洋军阀势力的袁世凯的代表都没有人参加。这简直就是把立法当儿戏,这种儿戏的产物根本就不可能让各政治派别一致认同和遵守。而孙中山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因为,这是他为自己的救世情节和执政野心埋下的定时炸弹,只要执政者有违《临时约法》的意愿或结果,他就有再次革命的理由。这个炸弹虽然没有彻底炸倒袁世凯,但却炸断了中国和平展的道路。

    2、以武力为政争的开端‘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的起因是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受的教育是袁世凯所为,我收集了不少资料,这些资料不能完全排除袁世凯的可能,但另一个重大嫌疑人孙中山的嫡系陈其美的可能性更大。

    先是动机。与随时准备继续革命的孙中山不同,宋教仁主张调和南北,以堂堂政党之阵势、用光明正大之手段,藉选举取得政权。是袁世凯认为可以争取的人,在6征祥辞去内阁总理时,袁世凯就曾请宋教仁担任内阁总理。可见袁世凯不愿让宋教仁当选内阁总理而谋杀说不过去,袁世凯缺乏谋杀动机。而因宋教仁整合同盟会各大派系组建国‘中国国民党’进行拉选。诸君注意:此时的‘中国国民党’是宋教仁以同盟会为核心、联合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派等党派为选举而策划成立的。虽然宋教仁在党内排在第三,但作为‘中国国民党’的策划组织者,他在国民党内的风头盖过了孙中山及其嫡系陈其美。而且宋教仁如组阁成功,随时准备继续革命的孙中山就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因此陈其美有作案动机。要说明的是孙中山为了得到党员的支持,他后来在日本又成立了‘中华国民党’,由此,足以证明孙中山在党内的地位受到影响,因此,不能排除陈其美受孙中山指使。

    其次是证据。陈其美同宋案凶手应桂馨、武士英等都是共进社成员,同属国民党阵营,全是清一色的国民党党员,受孙中山的领导,是同进同退的,利益上关系密不可分。应桂馨是陈其美的密友,反清时代,陈其美经常在应家留宿,关系非同一般。辛亥革命后,应桂馨担任陈其美的谍报科长,孙文回到上海后,应桂馨又被陈其美派去负责接待和保卫孙中山。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由应桂馨组织卫队,随行护卫。凶手被袁世凯收买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特别是二位凶手都被收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凶手武士英又是在陈其美控制下的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