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故剑情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二 章 南下寻仇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怕?

    他并不认为那位主婢是身怀绝技的人,想必是她们的长辈,把这位硬如铁的仆妇派来暗中保护她的安全,也许主婢两人皆不知这位仆妇身怀绝技哩!

    事不关已不劳心,他回房之后,便不再多想,将这件事置诸脑后。

    店中出了人命案,但并未受到骚扰,因为死者的亲友不愿报官,背了死者匆匆外出,并未惊动官府,店中的旅客,甚至还不知店中会有人暴死。掌灯时分,他从店堂膳罢归来,已有了三分酒意,毫无成心地取出锁匙,在廊下灯笼幽暗的微光下,伸手去抓门锁。

    门倏然自开,一把寒光闪闪的剑尖伸出,指向他的胸口,低叱道:“进来,不许声张,剑随时可以刺透你的心窝。”

    他略一迟疑,顺从地跨入房门。院子里的墙根暗影下,窜出两黑影,随从跟入原来外面还有人埋伏。

    房门掩上,小小的房间多了四位不速之客,两人把住房门,一人用剑控制住他,一人坐在床沿,全是胳膊上可以跑马,拳头上可以站人的粗线条紧焊大汉。

    坐在床沿上的大汉左须有一条刀痕,斜拉至耳下,有一双眼神可透人肺腑的凌厉鹰目,虎背熊腰粗壮结实。这位老兄狠狠地叮视着他,信手在灯盏上加了两根灯蕊,光度骤增房中明亮。接着用手搬弄着摆在床上的物件。

    打开了包裹,一些旧衣裤,一双布株,一个钱包,十两重的官银九锭,一枝带囊的萧,一把平常的防身长剑。

    “你们怎么擅自闯入私室搜查?”他不客气地问。

    疤脸大汉淡淡一笑,取出一块腰牌在他眼前一亮,悦道:“同知衙门的人。”

    “咦!同知衙门的人,怎管到城里来了?”

    “可管到玉城以外百尺地段。”

    “你们穿的不是公服,在下请你们出去。”

    大汉淡淡一笑,说道:“你的口气不小,像是见过世面的人,可借你不是地方士绅,说这种话作会闯祸的。当然、在下不想作威作福,也不愿和你计较。此地出了人命案,在下前来查问,听说你是唯一目击的证人所以要找你,请把路引取出在下瞧瞧。”

    在那年头,如此客气的公人,可说少见了。他也淡淡一笑,指了指在一旁伸来的剑尖说:“公爷,可否把这玩意撤走?我看诸位都很紧张,万一有所误会、失手刺伤了在下,在下岂不倒霉呢?”

    “呵呵!一个带了剑,而又能看出死者致命原因的人,岂怕剑制?”疤脸大汉笑答,挥手示意同伴收剑。

    林华探手怀中取路引递过,笑道:“在下不否认是江湖人,尊驾当然也了解江湖人的禁忌。

    话讲在前面,在下可以将所见的从实回禀阁下;但不上公堂作证,上了堂,在下一问三不知。如何处理,阁下瞧着办好了。在下这位江湖人,决不作奸犯科,路引是真的,信不信由你。”

    大汉粗眉深锁,将路引速回,有点困惑地说:“这是泥南府所发的路引,确是真的,但路程不对。这上面盖了开封府的查验印,到南京既然走开封而不走汝州间道,为何不走淮安而走武昌岂不是多绕了一个大圈子么?”

    “在下在贵地访友……”

    “好,咱们不谈这些。你承认你是江湖人?”

    “不错”

    “今天的事你看到了?”

    “不错”

    “但你并不能证明眉心穴被制是致死原因。”

    “对”

    “你认识双鬼一蛟么?”

    “不认识。”

    “他们都是有害的水贼。”

    “这与在下无关。”

    “但你帮助他们。”

    “如果在下帮助他们,为何不声张或出面动手追凶?”

    “但你……”

    “在下不能见死不问。同时,那位仁兄固然行为不检。但罪不至死。”

    “说得有道理,但他们在另一方面的罪行,却足以判处凌迟极刑而有余。”

    “那不是他活该死在妇人女子手的罪。”

    “阁下既然不愿作证……”

    “正是此意。”

    “好,在下向尊驾有一不情之请。”

    “请见示。”

    “请各下勿将此事向江湖张扬,你并未目击书间的事。”

    “这个……”

    大汉离床站起,淡淡一笑道:“请记住,在下已请求过阁下了。在下宋少峰,有事可到同知衙门来找我。””

    说完,挥手令三位同伴出房,站在房门口转身笑道:“还有一件事,那些女眷们担不起风险的,最好不要去打扰她们。”

    “呵呵!宋爷似乎还有重要的事未说。”林华含笑反问。

    “确是不曾说出。”

    “宋爷请勿见外。”

    “这……很难启齿。”

    “说说何妨?”

    “我看你不是下流人,不如不说。”

    “小可也许可以猜出一二。”

    “不会吧?”宋少峰笑问。

    “小可在江湖已闯了十一个年头了。”

    “哦!我想你已知道在下要说的话了。”

    “是要送在下四色礼品。”林华笑答。

    “什么?送礼?你把宋某看成什么人了?”宋少峰不悦地问。

    “宋爷少安毋燥,当然这四色礼品不是用来塞小可的嘴的礼物。”

    “你是说……”

    “这四色礼品是枣、梨、姜、芥。”

    宋少峰哈哈笑,说:“你这位朋友风趣得紧。这样好了,不要在城内惹事,在下便省下了一笔钱,不用买枣梨姜芥送你了。”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送走了宋少峰,他倒上一杯茶坐下忖道:“官府的耳邑果然灵敏,鬼见愁在武昌一月,怕鬼的人确是呆不住。”

    宋少峰既然信任他,不赶他早离疆界(枣梨姜芥),他也就不愿令对方为难,晚上本想出城踩探的,只好罢休。

    半夜,瓦面上有了轻微的声音。

    “这些家伙可真不含糊,仍然派人前来监视呢。”他想。

    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他懒得理睬,安睡如故。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