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盼梦。
盼梦能长,盼梦能久,盼梦能圆。
梦若何?
一叶扁舟。
潘小君像个死人,闭上双眼,伸展四肢,舒舒服服的躺在小舟里。
船板上也同样的“躺”着一样东西——
酒。
潘小君闭着眼睛,一掌拍碎了壶上红色的泥封,朝船板上轻轻一按,壶里的酒就如同飞溅的浪花。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浪花,并没有随着烟雨没进水里。
它们就如同一张会听话的风筝,恰巧的飞进了潘小君已的大大的嘴里。
潘小君觉得很满意。
他一向对自己这双手很满意。
只可惜,潘小君这种优雅写意的喝酒方式,很快的就写意不起来了。
因为烟雨,已转为密密的急雨。
三月春雨,来去无常,它们就像十七岁怀春的少女,满满蔻豆情怀,阴晴不定的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定。
潘小君张天眼睛,已皱起眉。
他不得不站起身来,一把有唐时“明皇幸蜀”古风的江南油纸伞,已撑了开来。
潘小君撑着江南油纸伞,站在船头,看着重重密如针织的急雨。
他的心情也已如急雨的发愁。
他甚至感觉他就如同油纸伞上所画的“明皇西幸”是在逃亡。
只是“唐明皇”的逃亡,一点也没有天子尊贵礼遇。
潘小君叹气。
就在他撑伞叹气的同时,他忽然看见一艘快舫,乘风分浪的自朦朦的大雨中,箭一般的飞射出来。
潘小君一向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起码早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遇见不苦和尚,至少证明了他今天的运气实在不坏。
但是,一个人的运气若一直都是很好的话,那就表示他就要惹祸上身了。
快舫分浪溅出来的水花,恰巧的就溅了潘小君一身。
潘小君眼睁睁的看着舫呼啸而过,舫里竟然没有半个人出来看他一眼。
潘小君对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一向不予苟同。
他撑着油伞,双脚一蹬,忽然跃出了小舟,一双脚有如蜻蜓般的在湖面上点了几点,他的人已准确的冲入了即将远离的快舫。
潘小君撑着纸伞,站在舫外,舫里竹帘半掩,还是没有人出来看他。
潘小君的脸皮一向不薄。
他收起了纸伞,步上翠绿色韵翠栏,拨开了半掩竹帘,大马金刀的登门人室。
忽然快舫像箭一般的飞射,潘小君人一晃,差点就让船带进水里。
潘小君脸色变了。
***
舫内坐着三个人,三个黑衣蒙面人。
桌上摆着一盘棋,二个人对面而坐,一个手上拾着黑子,蹙眉深思,一个捋着蒙面黑巾里的胡须,频频点头。
另外一个则手上抚着金樽,神情专注的看着二人对弈。
快舫飞射,这二个人竟然还能安静悠然的对面博弈。
而且盘中的棋子,竟还能如放在安稳的大石上,不动如山。
更想不出的是,桌上三杯斟满酒的“仿宋汝洲哥烧窑”竟能一滴一溅。
潘小君眼睛并没有瞎,他当然看的出来。
三个黑衣蒙面人,似乎不知道潘小君已经走进来,应该说是,他们似乎连看都没有看潘小君一眼。
“乘风对弈,破浪浅斟。”潘小君拱手道:“朋友,好高的雅兴。”
三个人眼中只有盘上棋子,似乎连听都没有听见潘小君是在说话。
“樽上无名,酒中无界。”潘小君又道:“朋友,在下先干为敬。”
潘小君说话的同时,突然手一伸,便要取桌上摆着的金樽,一口干了。我们的潘小君一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
但他若是知道这三个人的来历,他就一定会听话点,也会乖一点的。
只可惜潘小君不知道。
当潘小君的手,来到抚杯黑衣人的金樽前时,突然,快舫又箭射出般的飞射。
这一飞射,三个蒙面人似乎连动都没有动,就连他们对弈的棋盘,棋子也都没有一丝的晃动,当然金樽里的酒,也如一泓沉静的池水。
潘小君却动了。
快舫的飞射,带来的离心惯性力量,使得了的身体向外抛了出去。
但是潘小君却没有被抛出船外。
他的身体就像一只蜻蜓,轻盈盈的转了几转,竟已回复了原来姿势。
三个蒙面人,还是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潘小君觉得好奇了,他的双眼也已发亮。
他的好奇心重的似乎和他喜欢喝酒一样,一样重的厉害。
潘小君再次的伸手取杯。
杯在手上,手在桌上。
黑衣人手持金樽,突然斜手一推。
金樽一送,已来到潘小君伸出的手的三寸前。
潘小君只要稍为再往前伸,便可以取到酒杯,喝杯中的酒。
但是潘小君却也不动了。
因为他忽然感觉到一股杀气,一股浓烈的杀气。
自古神兵利器必有杀气。
一个身怀绝技,视人命如草介,杀人无算的杀手,身上也必定带着杀气。
潘小君盯着自己伸出的手,他已感觉到只要再动一下,眼前蒙面人推杯送酒的一双手,必定能以一种极可怕的力量,扣住他手上的脉门。
所以潘小君没有动。
雨如针织,浪如飞梭。
雨滴打在舫上的翠顶,发出“啵啵”的声音,一阵阵拨人心弦,引发愁肠的白头宫娥幽幽浅唱。
手持黑子深思蹙眉的弈者,依然深思。
捋须点头的,依然捋须点头。
推杯送酒的手,也依然沉如海石。
潘小君知道只要一动,必定见血,至于血会是从谁的身上流出来,还是未定。
静止的就像一幅画——
一幅对弈,送酒的画。
画中有人,人中有画,人画已在动雨急间。
***
已经过了三个时辰,潘小君额前已沁出冷汗,手上青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