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团委就是团委,果然是出干部的地方。由于李森林是带着副科被调入的团市委,到了第二年李森林就成了级别为正科的青年部部长,第四年上李森林被任命为团市委副书记,成了全市比较年轻的副县级干部。不久团市委书记去下里县任县长空出了位子,按常理李森林应该扶正,李森林也觉得自己接任书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摩拳擦掌地准备着,主持工作的那一段时间干了不少事,市委市政府机关上的人也觉出了青山市团委有了新气象。但在调整干部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市委书记的秘书被任命为团市委书记,李森林重新调回到安平县任县委副书记。
又回到安平县,李森林徘徊在得失之间,很快就找到了平衡。自己虽然失去了四年的青春岁月,但在青山市内成了家分到了房子还被提成了副县,应该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如果自己没有去团市委,说不定自己还在干哪个史志办副主任,何况自己还年轻在县委副书记的位子上,应该是很有作为的。这一假设令李森林坦然了很多。
这四年之间,变化最大的还是安平县的领导班子。严家骏因为经济问题已经进了班房,副书记杨基容成了县委书记,原来分管经济的副书记王千秋成了县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吴正有成了分管党群口的副书记。李森林到任之后分管经济,算是县上的四把手。
本来,在常委会上研究分工的时候,县委书记杨基容想让吴正有分管经济,说完了班子要团结要有凝聚力一大堆客套话之后,杨书记说:“经济工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分管这项工作不但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更要熟悉我们安平的情况,要有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干练的工作作风,大家看哪位同志合适。”说罢就拿眼睛直看吴正有,杨书记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要吴正有站出来表一下态,他再肯定一下,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吴正有自然领会,刚要发话,县长王千秋说:“我完全同意杨书记的意见,经济工作是我们的中心工作,除了我和杨书记靠上之外,我建议由年轻的李森林书记分管。李书记的责任心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当年在县委干秘书的时候为了赶材料整夜整夜地不睡觉;他从我们县里走的当然对安平县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在团市委锻炼了这么几年,工作经验和工作作风也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觉得有李森林同志来分管经济工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杨书记显然没有料到,王千秋会直接把李森林提出来,这让他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没有了,心中不禁有些恼怒,但多年的官场经验已使他喜怒不形于色,所以表面上他还装着很有兴趣的样子看着王千秋,脑子里却急速转着他刚才说的话,试图寻找到可以反击的破绽。最终他还是失望了,总不能再找出证据来推翻李森林的责任心、干练和成熟吧!最重要的是王千秋是顺着他定下的框子说的,只不过本来这个框子是给吴正有定做的,但现在套在了李森林身上,却一样严丝合缝无懈可击,这使他找不到任何可以钻的空隙。
王千秋讲完,整个会议室是一阵沉默,其他的常委们当然知道书记和县长说的不是一个人,并且知道这两个人谁都得罪不得;何况还牵扯到县委书记和县长,这年头风水轮流转得很快说叫谁发容易的很,谁能保证哪位副书记不能很快成为主宰自己的顶头上司,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沉默是金,整个会场上除了有人偶尔发出的咳嗽声是一片的安静。
杨书记一看没有人说话,知道这个会还是要开下去,如果就此冷场就显得他这个县委书记太没有号召力了,但要继续下去就要对王千秋的提议有回应。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他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吴正有,感觉吴正有也正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就感到李森林分管经济确实应该比吴正有更合适一些,再怎么着李森林也比吴正有有创新精神,何况自己是县委书记,你就是干得再好也是给我这个县委书记干的,如果干得不好我正好有理由调了你,任你有七十二变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不如就此将错就错。想到这里,杨书记说:“我同意千秋同志的提议,森林书记年轻,又是我们安平人,说什么他也应该为家乡出力,让他分管经济工作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杨书记的话有意识地回避了刚才自己定下的框子,这既告诉吴正有你才是我心目中的人选,我那个框子是为你定的,这样就多少给了吴正有些安慰;又给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
王千秋见杨书记给了自己面子,觉得也应该有些姿态,就说:“经济工作是我们的一把手工程,我们县的一把手就是杨书记,我们要竭尽全力地维护杨书记的工作,努力把我县的经济工作搞上去。”
杨书记哈哈一笑,说:“工作还要靠大家,尤其是王县长分管经济工作多年,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对我却成了张飞买绿豆大眼瞪小眼。”
杨书记这一幽默,会议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党委委员们也敢说话了,就开始借着话题胡吹海侃。
走出会议室,王千秋抬手拍了拍前面李森林的肩头,李森林感觉到了王千秋的那只大手,一股温暖立刻传遍了他的全身,他不禁感激地回望了王千秋一眼。
李森林不能不感激王千秋,这是因为王千秋给他搭建了实现某种可能的平台,现在知识型经济型的人才越来越吃香,干部不懂经济根本就没有办法提拔,而分管过经济无疑就是懂经济的最有力的佐证。何况经济工作一量化也是最容易出政绩的,所以副职大都抢着分管经济,因为这是向正职上过渡的必要条件。
到了这一步,自己的进退是李森林首先要考虑的。他把县里现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几乎在脑子里过了个遍,由于年龄的原因杨基容的县委书记顶多也就是干这一届;县长王千秋年富力强接任党委书记的可能性非常大;吴正有虽然排名在自己之前,算是三把手,但年龄已没有什么优势,接任县长几无可能,;再往下就是自己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应该能接任王千秋的县长职务,也就是说自己能在三十五岁左右干上县长,如果这样虽然自己没有干上团市委书记,但是前进的速度并没有耽误,按照惯例团委书记大多都要安排到哪个县任县长,自己要是由团委书记干县长就没有现在由副书记任县长有优势了,意识到这一点李森林就又感觉到自己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
安平县委书记杨基容分管农业多年,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