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尽归版图。盖承袭金、元两朝旧疆,由来已久。我中国每值盛世,四海混一,胡汉共主。辽东自古本为东胡各族杂居之地,不惟秦、汉、隋、唐诸代都是中国臣民,至本朝也是如此,何尝另有一个国家!……“
①奴儿干--明初奴儿干都司设在黑龙江入海处。
卢象升插言:”满虏原是女真余孽,周为肃慎,隋、唐称为。努尔哈赤在万历初年不过一部落酋长,受封为龙虎将军①,为我朝守边。后因朝廷抚驭失策,始为叛乱,吞并诸部,势力渐强,至万历四十四年遂建国号后金。到他的儿子继位,才改号为清。按之历史,满虏实系我国臣民,兴兵叛乱,分裂疆土。今日朝廷一二执事者不思如何统一祖宗河山,而惟求与虏酋暗中议和,殊为可羞!“
①龙虎将军--努尔哈赤受封为龙虎将军是在明万历二十三年。
杨廷麟接着说:”大人所言极是。倘和议一旦得逞,丧权辱国,使东虏得寸进尺,祸有不堪言者。尤其皇上毕竟是有为之主,在这件事上颇忌讳受外廷清议指责,他自己也不愿步南宋诸帝后尘。如果大人能够乘敌人屡胜兵骄,率士气方盛之数万援军向敌奇袭,即令不能获致全胜,只要杀伤相当,稍挫敌焰,就可以堵主和者之口,使皇上确知敌之不可畏,惟有战方为上策。弟两天来日夜筹思,窃以为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扭转目前局面,不知大人以为然否?“
卢象升沉吟说:”我也是这么打算,可惜如今已经晚了!“”晚了?为何晚了?“杨廷麟轻拈着垂在胸前的美髯,有点怀疑不解地问。”唉,兄台不知,真是一言难尽!各路援兵虽有五万,可是归弟指挥的只剩下两万人了。“”何故?“”关宁铁骑三万,分给高太监了。“”这是皇上的意思?“
卢象升将双手放在火盆上烤着,把今天分兵的经过对杨廷麟说了一遍,沮丧地叹息一声。杨廷麟半天说不出话来,随后从椅子上站起来,跺跺脚,愤慨地说:”这样看来,大明江山迟早会送于满虏!“
卢象升没有做声,眼光落在烧得通红的木炭上,好久没有抬起头来。作为一位边防军的统帅,他对敌人的野心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处在他的地位,他不愿再多说什么话。他认为做一个忠臣宁可自己饮恨而死,也不应该在别人面前张扬”君父“的不是。另外,李奇的事件给他的心理上震动很大,他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受着东厂的暗探监视,随时会报进宫中。”今天的满洲自认为是金源①的再起,“杨廷麟见卢象升不做声,接着说,”所以杨文弱、高起潜等就是黄潜善、汪伯彦②一流人物!“
①金源--金国的别称。
②黄潜善、汪伯彦--南宋初年的两个仅臣,秉承宋高京赵构的心意,主张对金妥阶、投降,阻挠和破坏对金抗战。
卢象升注意到顾显悄悄地向里边张望一下,不敢进来。于是他抬起头来,对客人笑一笑,打趣地说:”伯祥兄,数载京官,还没有磨练好你的脾气,依然书生本色,一谈起国事,悲歌慷慨,不减当年。好,请吃饭吧。吃过饭以后再聆高教。“
在吃饭时候,因为有一群幕僚相陪,他们没有继续谈和战大计,只是随便谈谈近来朝廷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饭后,卢象升又把杨廷麟让进里间,郑重地问:”伯祥,目前国事一天不如一天,我虽然不敢说祖宗三百年江山①会葬送在我辈一代手中,但情势确实十分危急。你另外还有何高明之见?“
①祖宗三百年江山--明朝从开国到现在只有二百七十多年,但当时人们习惯,喜欢说”祖宗三百年江山“
杨廷麟沉默片刻,从嘴角露出来一丝苦笑,说:”我本来还想奉陈一个愚见,可是如今觉得说出来大人也不会采纳,采纳了也不好去行,还是不说吧。“”什么高见?快请说出。“”皇上打算等洪九老、孙白谷①把李自成消灭之后,调他们来京勤王,大人知道吧?“
①洪九老、孙白谷--洪承畴字亨九,当时士大夫们尊称他洪九老。孙传庭字白谷”知道,怎么样?“”我曾经这么希望,由大人出头,建议皇上赦李自成之罪,召他带兵与东虏作战,将功赎罪。同时召洪九老与孙白谷即速来京,分任蓟辽总督与辽东巡抚。大人率宣大、山西劲卒,加上李自成之众,攻敌之前,洪九老与孙白谷于长城内外扼敌之后,畿辅州县坚壁清野,号召在野豪杰、父老兄弟,人人执干戈以卫桑梓,则东虏可一战而溃,胜负之势从此改观。“
卢象升笑着摇摇头:”伯祥,这才真是书生之见。这样的意见怎么敢奏闻皇上?“”是的,我也想到大人不会采纳,皇上更不会采纳。“”李贼溃灭在即,你想,皇上岂能使洪总督、孙巡抚功亏一篑?再说,像李自成这班流贼,在内地因利乘便,东西流窜,有时还能使官军吃点亏,好像他们还有一些本事。其实,他们一旦离开内地,一无奸细猾民供其驱使,二无饥民供其裹胁与号召,就无从施其伎俩,何能与虏作战?“”不,总督大人差矣。大人前几年虽然同流贼作过多次战,屡获大捷,但流贼并不像大人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如真不堪一击,何以十年以来,如火燎原,朝廷竭全国之力不能扑灭?况且据下官所知,李自成与其他流贼不同。他善于用兵,常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虽为高迎祥旧部拥为诸贼首领,号为闯王①,但粗衣恶食,与士卒同甘共苦。其部队纪律严明,部伍整肃,甚至比官军还强得多多。如果朝廷真能赦其不死,待之以诚,使其立功疆场,实在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惜,区区愚见,无人敢向皇帝建言耳。“杨廷麟看见卢象升的脸上流露着很不以为然的神情,觉得不该对他说这么多,于是又笑着说:”廷麟叨在相知,故敢不避冒昧,放肆陈言。要是在别人面前,像这些话,我连一个字也不会说出。“
①闯王--”闯王“一词不是绰号,而是代表军事领导地位的称号。在明末十三家义军中只有高迎祥一家有这个称号,第一个闯王是高迎祥,称”高闯王“。崇祯九年七月间在——县(今周至县)黑水峪同洪承畴作战时,高迎祥因病重隐蔽在山洞中,不幸被人出卖,为官军所俘,牺牲。
卢象升含着讥讽微笑地问:”阁下对李自成何以知道这么多?“”剿贼为国家大事,可惜朝廷上对流贼情形多茫茫然略无知识,如在鼓中,如在梦中。不知己,不知彼,何能取胜?廷麟一年来对此稍能留心,故敢说略知一二。“
杨廷麟实际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