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接见外国大使时,毛泽东的礼仪官员要他穿上深色西装和黑皮鞋。毛泽东拒绝了,宁可不经意地穿着旧衬衣、旧裤子,一种折中方案是穿中山装和棕色皮鞋。
没有谈话,毛泽东和大使只是交换了国书。然后,一直陪同在旁的周恩来把大使领进隔壁房间。在那里,毛泽东和这位印度尼西亚人就爱国主义与和平作了简短交谈(与此同时,另外六位随行人员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去喝香槟,吃中国甜点心)。
例行谈话结束后,毛泽东起身离去。莫诺努图发现自己从另一个门走了出来。“我觉得不应当问毛泽东任何问题,他像是一尊神。如果你有什么实际问题,应当去找周恩来。”
毛泽东似乎的确把自己视为亚洲(而不是西方)来访者的君
1956年2月28日,来访的束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为毛泽东佩找束堵寨王国的最高助章。主。有的人喜欢他这样。缅甸总理吴努说:“他看上去慈祥宽厚。re[34〕但有人悻悻察觉出这位中国老人的傲慢。“毛从来没与我谈论过天国,”莫诺努图说,“但我认为他肯定信仰它。”[351尽管那些喜欢毛泽东的亚洲人的报道经过竭力烘托,但毛泽东给人的印象总是欠欠身子,似屈尊俯就,迷惑一下来访者。
在50年代,毛泽东很少注意非洲,也很少会见非洲人。只有一次他把中国与非洲大陆相提并论,就是当他得知南非的种族隔离法将对那里的华人产生歧视时,他支持黑人抗议该法案的行动。
1955年秋,毛泽东接见了自抗日战争以来到访的第一位日本人。几周内,他又接见了两个日本代表团。毛泽东正以新的姿态对待日本。在以后的20年中,毛泽东会见日本人的次数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客人都要多。
50年代初期,毛泽东曾希望日本左派能执政,他过于乐观了。整个亚洲并不会随着中国的沸腾而沸腾。到1955年,毛泽东改变了态度,他开始写任何日本人握手(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为的是想让东京的天平倾向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与蒋介石断交。
1956年年中,毛泽东曾向日本提议签订一项包括中、日、美三国在内的“太平洋条约”。
虽然当时被轻蔑地拒绝,但在70年代当毛泽东联合日美反苏时,“太平洋条约”已在精神上达成默契,只不过没有形成文件罢了。
1955年10月14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会见日本恢复日中、日苏邦交国民会议会长久原房之助(中)。仿佛老朋友见面,亲切自然。左二为廖承志。
毛泽东没有会见任何美国人,因为杜勒斯咒骂他,“封锁”他(让人好笑的是,美国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封锁一个世界上最自给自足的大国),并且预言他的政府将“垮台”。毛泽东不时地会见苏联官员,他要与俄国人安然相处不得不这样做。
正是通过亚洲舞台(还包括一些属于第三世界的其他一些地286Mao1954年10月1日,毛泽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首、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上。
方),毛泽东树立起了自己的外交形象。在第三世界的舞台上,毛泽东可以说是一个英雄—他只待在幕后派周恩来去传达路线方针.
中国曾受尽欺压—这与亚非其他国家命运相同。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亚非国家也是这样。中国也同样是有色人种—在欧洲,即使共产党也没有与第三世界的有色人种建立起这种稳固的关系。
万隆会议时代使毛泽东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大提高,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同他的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毛泽东脚踏着两只船。他开始打第三世界这张牌,他知道他的苏联朋友做不到这一点。总有一天这会导致中苏关系紧张,所以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打第三世界这张牌时小心翼翼。
作为亚洲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又领导了规模宏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毛泽东在第三世界阵营中有着特殊的影响。但在50年代毛泽东并不以此来对抗莫斯科。他不说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力量中的最重要力量,他也不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新发源地,这些思想是后来才提出的。
周恩来在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时,很少说话,有时千脆什么也不说。但是,当他单独与外国领导人在一起时,他则以绝对的权威来处理事情。毛周的这种关系为世人称奇。有一次,吴努(他的诚实使他显得不是天真幼稚鱿是莽撞胃失)当着毛泽东的面对中国‘竖犯”缅句边玩发了一大通牢骚,毛泽东平静地解释时周恩来则坐在一旁沉思不语。吴努的同燎认为他对毛泽东的直接冲技对他不利。
第二天,当周恩来倍同吴努一起去北京机场时,吴努诚恳地问:“周总理,我昨晚那样对待毛主席是不是不妥?"“吴努,”
中国总理平静地回答,“你和我是经常见面的,如果你有什么不满可以对我说,不必对毛主席说。”“我很尊敬您。"“没关系,”周热情地说,“不必过虑。”
许多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领导人都被毛泽东的隆重接待弄得激动万分。这些领导人一踏上中国土地,首先看到的就是从机场进人市区时,两旁悬挂着高达30英尺的他们本人的神采奕奕的肖像。当天早晨的《人民日报》早已告知亿万中国人,来访者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中国以自己的方式来对待所有来访者,保证其名字出现在报纸头版的热烈欢迎的文章里。
来访的领导人从未见过像天安门前的国庆游行那样如此壮观的场面。毛泽东的巨幅塑像架在引导着游行洪流的彩车前部,塑像的手向前伸展好像是要去触摸正在凌空飞舞的彩色气球。这些外国政治家的心绪也同气球一起飞舞腾空。t翔
盛大宴会照例举行。对来访客人国内经济的发展给予援助作出了许诺。最后,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极大荣幸,使来访者欣喜异常地回到自己的小国。
监狱生活—如尼赫鲁一样,许多人在那里待过数年—绝不是这样。华盛顿、巴黎和莫斯科似乎都不乐意看到,北京能与它的亿万民众和谐共处。
1956年秋天,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来北京见毛泽东。苏加诺的一位助手回忆说:“他们相互拥抱,就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州他们一起站在一辆帕卡德敞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