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毛泽东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2)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励他的人民去探讨中国以外的事情。中国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的视野是这样的狭小。

    毛泽东的中国像是一个大家庭。他要求人民要像过去尊重宗族关系那样,建立并尊重新型的同志式的亲密关系。当听说他的儿子战死在朝鲜战场上时,他所说的话反映了这一点。噩耗传来,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沉默了好久才说:“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牺牲我的儿子和牺牲别人的儿子是一样的。;[317

    诸如此类的关系在中国并不新奇。在汉语中,“大家庭”是指“所有的人”。古代的君臣关系如同父子关系。县官被称为“父母官”。任何人都不是真正独立的个体。包办他人的事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

    这样,法律的作用就很小。父母从来不通过法律来解决与子女的纠纷,子女也没有诉诸法律的自主权。

    80岁的毛泽东会见新民学会老友—曾为杨开慈接生毛岸英的李振翩博士。

    毛泽东的中国就是这样。如同在旧中国的家庭里孩子有一种安全感一样,在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有这种感觉。在过去,如果父亲指责孩子有错误行为,孩子没有权利为自己辩护或要求公众裁决。毛泽东的公民也是如此。[32l父亲对子女是恩威并重,毛泽东的权力也是与其思想的威望密不可分的。团结合作的大家庭而非有限公司,正是毛泽东的目标所在。

    这一事实能说明毛泽东与中国存在着对抗吗?很难这样说,至少目前还不是。

    毛泽东夺取政权的方式是从本国实际出发的。他脱去了马克思主义身上的西装,并给它穿上中国的长袍。他像农民起义者一样上山打游击,而不是像列宁占领圣?彼得堡的十月革命那样去攻占上海。他的奋斗目标也是从中国传统中采撷而来的。他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国家就是实现大同世界。

    他同宗教没有太大的斗争。卡斯特罗要反宗教,波兰人要反宗教,甚至苏联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反宗教。在中国,对另一个世界景观的向往要比天主教的古巴和波兰以及东正教的俄国更淡漠。

    毛泽东将自己融人中国的精神传统就如戴手套一样方便。孔子不相信有上帝其人,毛泽东也没有废黝什么东西。孔子相信宇宙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毛泽东也是如此。

    对于毛泽东主义者来说,道义上的真理受制于自然秩序,这与清朝达官有共同之处。

    然而,毛泽东的确同中国—同两个中国发生了冲突。例如,在这一文明中,极少有过靠社会纽带紧紧维系在一起的如此强大的国家政权。毛泽东的政权用法规来管理人民,这只有在2200年前的秦始皇朝代能够这样,秦始皇以后的朝代很少如此。

    他用中国的法家传统、依靠管理法令而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公德思想把中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毛泽东甚至还与他自己创立的新中国相矛盾。作为一个新法家,他使中国从束缚和神秘中获取了自由。这些束缚和神秘就是:家族压迫、对天的敬畏、极端的地方观念。但他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整体主义者,他要把亿万中国人按照一种新的方案结合起来。他的新国家已开始培养现代公民,但要多长时间这些公民才能跳出受前现代社会影响很深的毛泽东的体制呢?

    这仍是未来的危机之所在。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坐在他的书房里注视着中国的威望在世界上日益提高。他不出访,也不写有关外交的文章。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集了1950年到1957年毛所写的文章)1954年末,缅甸联邦中,99%是关于国内问题的。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非正式讲兰理岔色话中也很少讨论外交政策。

    期间,毛泽东同旧o吴努多次撇。他说:出国访问主要由周恩来执行。1954年,周恩来出席讨论印度我们应该在合作中增一人,徐品下愧全世嚣域艺二辈工了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在1955年的万隆进了解,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会议上,周恩来使中国与不结盟国家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毛泽东只是运筹帷惺,他进一步发展了古代中国的无为而治思想。

    可以肯定,中国在朝鲜的胜利提高了毛泽东在世界上的威望(在朝鲜战争期间,有许多国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结束后,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马上就少了)。斯大林逝世后,毛泽东的威望进一步提高。毛泽东在国内所取得的成就,对第三世界产生了特别大的吸引力。

    外国人纷纷来拜见毛泽东。他们主要来自亚洲。缅甸的吴努总理于1954年来北京向毛泽东表达敬意,毛泽东给他留下的印象如其所愿。西哈努克1956年第一次在北京见到毛泽东。“我喜欢那些亲王们,”毛泽东对这位柬埔寨亲王说,“因为当他们不反对革命时,会像你一样反对帝国主义。”另一个亲王—老挝的苏发努冯?富马—在1956年也去了北京,但毛泽东并不像喜欢西哈努克那样喜欢他。毛泽东一直支持柬埔寨的中立派即亲王的力量,对老挝中立派即亲王的力量的支持时间则较短。

    第一位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度尼西亚大使莫诺努图在回忆他拜访毛泽东并向毛泽东递交国书时说:“就像去路易十四的宫殿,仪式是那样的庄严。”

    上午10时,莫诺努图大使在紫禁城的朱红大门前受到中国礼宾司司长的迎接,乐队奏起中国和印尼两国国歌。莫诺努图的六位随从留了下来,他被领进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厅。大厅两旁摆着明代瓷花瓶,一条巨大的红色地毯铺在中间。大使穿过大厅,一扇门轻轻打开。他走进了装饰相同的第二个大厅,这时又一扇门打开了,毛泽东就站在那里,高大、沉着、慈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