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音乐大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戮(2)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名义上苏联是冷战的另一方,但是苏联从来没有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与应对尺度,被动地按照西方设定的轨道,卷入一场不知己不知彼的军备竞赛。苏联热衷于稳定东欧边界这个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和实质威胁的既得利益,热衷于取得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西方法理承认,热衷于在防御态势下搞进攻性军事部署,参与以短击长的常规和核军备竞赛,结果坠入西方的彀中---按照西方主导的轨道和西方的强项竞争。

    冷战的关键在于精英阶层的走向,因为精英阶层是喜欢实现优势地位的,在整体上是支持精英主义制度的。美国的艾奇逊1949年寄希望于华国的“民主的个人主义者”,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路易斯-安娜-斯特朗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美国压服中间地带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发动冷战的目的首先是进攻美国人民,1953年美国的麦卡锡运动就成了毛.泽.东预言的绝妙注脚。毛.泽.东的“东风压倒西风”论断,就是针对当时西方精英阶层普遍对精英主义制度的深刻反省而言的,冷战的发动者著名的白人民兵丘吉尔、杜鲁门对这一点就更加明确了,只有宣扬“全民.国家全民党”的赫鲁晓夫这个蠢材蒙然无知。苏联的解体和冷战失败实际上在赫鲁晓夫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斯大林“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上去,不过最后在戈尔巴乔夫和耶利钦手上趋于大成而已。

    西方宣称冷战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终。这并非偶然,这是西方以“有虞备不虞者胜”的结果。苏联的错误还在于单纯注重武备而错误地放弃思想资源的利用。而西方的最后胜利的取得,则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精英主义者的追随。和苏东精英对人民利益的背叛。华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西方实现其冷战目标的,不仅加强了西方的垄断地位,恶化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条件,而且还扩展了垄断企业的活动地盘。

    冷战胜利的标志是西方社会内部对精英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情绪的消失,这个事件的标志是美国的里根和英国的撒切尔的上台,以及新自由主义主义经济政策的得势。苏东的解体和转向只是冷战战果的扩大,是精英主义制度在本地精英的努力配合下,占领了更大范围的地盘卷入了更多的人口。

    冷战胜利的关键在于精英阶层在总体上忠于精英主义,不管是在第三世界还是第一世界。而且是从前对立的集团内部的精英主义者,进行的建立精英主义制度的努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苏东的解体和转向,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魅力的竞争,更不是经济效率的竞赛,而是精英主义者热衷于建立精英优先的社会制度。

    由于冷战时代的长期努力,西方的知识精英与政.权的结合过程也同时完成,在冷战结束的同时,西方的知识精英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对大战的反省。迫不及待地宣称“历史终结”。在大战之后西方知识精英基于人类良知,对大战进行的反省和对西方根本制度的怀疑,今天在西方已经被典型的麦卡锡腔调,界说为“苏联的同情者”。

    由于苏东的解体和转向。华国进入改革开放,垄断资本在世界上的领地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西方的对外目标也同时实现。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西方得以在技术垄断的基础之上获得空前的世界市场垄断地位,战后的西方主导国际贸易的基础。迅速由战前的“剪刀差”向垄断价格对竞争性价格的南北贸易关系转移。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实现了空前的富裕和发达。

    以垄断价格对竞争性价格的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除了西方世界的主导之外,南方国家普遍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不可动摇的努力目标,实际上是这个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南方国家在工业化和发展的早期,只能是从自身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性产品入手,使得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雷同,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同时由于工业化在全世界的普及,使得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贸易规模都空前扩大,西方从而也得到空前规模的“高价格”产品输出市场,同时相应获取空前的垄断利润。正是在垄断利润的支持之下,西方得以在全球确立非常优越的资源利用地位,使得其经济规模完全不受本国的经济资源限制,成为全世界的高价格产品供应中心和资源消耗中心。

    西方以垄断价格主导了大部分的世界资源,而苏联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分到一杯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联参与军备竞赛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而西方却实现了富裕和发达。因为苏联企业从设立目标和经营方式,都无法从世界市场上捞到足够的垄断利润,这从老大哥对华国的真诚技术援助中就可以看到;相反西方企业却成功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垄断利益输入关系,通过国际市场体系集中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与苏联集团抗衡。

    正是因为冷战过程的深入,需要全世界的资源被动员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也大为上升,为了不使自身孤立,对盟友的扶持和拉拢(如马歇尔计划)也使得富裕的阶层过分扩大,这一切都使得人对自然的关系出现巨大的恶化,富裕和发达即使限定在目前的狭小范围之内,相对应的自然资源也显得无法支撑的。

    同时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资源的加工利用,将可能不再依赖对工人的剥削,如原来认为难以实现自动化的摘棉花、挤牛奶等作业过程。现在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因此对于维持富裕生活而言,迫切的问题是要减少对有限地球资源分享的人口数量。富人和穷人的和平共处已经受到深刻的质疑,这就是文明冲突论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理论上讲。减少富裕人口比减少穷人更有效,但是富人目前都是美国的盟友,根据过去时代设立的敌对关系国家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所以惯性发展的结果是针对以前的被包装成意识形态敌人的那些国家。

    由于华国人口基础庞大,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工业品就产量而言也是居于世界第二位,而且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看起来华国已经具备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能力和决心,华国已经是而且将会是世界上资源消费增加最快的地区。华国已经是促成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急剧下降的发展过程。下一步极有可能是一步一步地削减西方的技术垄断地位,因此华国既是威胁西方资源分配地位的国家,也是可能威胁西方垄断利润的最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