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子悲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姐弟情深,浩然顿悟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齐北也被公孙红这份乐观感染,松开紧皱的眉头,咧嘴干笑:“姐姐说得是。”说罢,埋头苦思,神sè之中竟然有着前所未有过的专注。

    公孙红喃喃道:“普天之下,玄黄水劲能修到这般骇人修为的高手屈指可数。据我所知,也仅有道家长老徐少墨,农家家主欧阳詹二人。可这些家主长老一般不会轻易出山,难不成还另有其人?这种隐世级别的高手出手难道只为了北弟,北弟身上难不成有什么秘密?”

    就在二人各怀心思时,突然同时感觉到脚下的土地猛地一震,遥远的东方传来一声怪异无比的声音,似鸟叫,似虫鸣,宛如轻声细语,忽又辗转高昂。

    公孙红心中莫名一阵恐惧,这是面对危险时自动产生的本能。她不由地向东方望去,只见丛山叠嶂的视线间隙,好似有一个红点飘忽其间。

    而一旁的齐北更是心底发寒,本能的胆悸使得他手脚发软,差点就坐在了地上。

    此时,天际yīn云更盛,闪电轰隆,雷声滚滚,狂风暴雨,席卷整座旗山。

    “天生异象,必有绝世灵物现世!”公孙红毕竟是名修士,瞬间就知道遥远的东方发生了什么情况。

    雷声滚滚,雨声哗哗,完全将公孙红的声音混杂其中,齐北自然是听不到。

    “北弟,这旗山、你们齐家庄只怕今后都不会有太平rì子了。”公孙红不由感慨道。

    方圆百里修为高深的修士自然能听到这声示威的鸣叫,感受到其中释放的威压。只怕不多时,就会有人闻声赶去,当然旗山是墨家的地界,墨家中人当占多数。

    公孙红当然没有去染指的打算,这件事墨家自然会有长老级别的人出山负责。而师傅说不定也会闻声赶来,自己若能遇到,那样也许齐北的爷爷就有得救了。

    齐北自然听不到公孙红的话,直觉告诉他似乎有大事要发生,但自己却又不知道危机来自何处。他深深地看了公孙红一眼,公孙红此刻正专注望着东方,并没有感受到齐北的目光。

    而齐北的眼神却是极为复杂,蓦地抹过一丝决然神sè,悄悄地向后退走。

    距离公孙红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在雨幕中模糊成了一个黑点。齐北的视线也模糊了,那是泪。

    不能让公孙姐姐跟我一起冒险!绝不能!

    齐北的心底疯狂地呼喊着。

    他猛地转身,不顾脚下的混着自己泪水的泥水,向左方瞅准方位,疯狂地奔跑。

    就在他转身的那刹那,一直伫立的公孙红也轻轻地转过身来,脸上淌下两行清泪,口中喃喃道:“好弟弟,你忒小看姐了。姐难道会忍心叫你一人去冒险吗?”

    ——————————————-

    繁茂的密林已经在视野前方若隐若现,齐北的心也越来越跳得厉害。

    他的裤腿全部都沾满了泥水,脚下的步子越来越缓慢。

    穿过这片树林,就是云荒洞了。

    在哪里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没人能猜得到。

    这无疑是个圈套。但齐北没有不钻的理由。

    他迈出了第一步,早上刚换上的草鞋早就被踩得破破烂烂,涂满泥巴的脚底踩在一片泥泞的水滩里,下面的水泥瞬间生出一股极强的陷力。齐北大惊之下,急忙将脚向上抬,却不曾想越费力挣扎、这陷力就越是增强,无论齐北多少卖力,他的身子还是一点一点地向下陷。

    这时,齐北才明白,原来水滩之下竟暗藏着一片沼泽。

    “可恶。”齐北刚开口说话,四周腥臭的泥巴顿时向他再次涌来,他闭嘴也没有来及,泥巴顺着嘴巴、鼻子就灌了进去。

    齐北此刻哪里还敢再乱挣扎,好在似乎这片沼泽并不太深,当他已经齐肩没入的时候,脚底就好似触到了硬实的土块。

    不过,现在的齐北已经丧失了呼气吸气的能力,那由腐烂了不知多少年的树叶形成的泥巴,此刻随着他每次想呼气的yù望,在他的鼻腔里来回穿梭,难受得齐北直yù抓狂。

    霎时间,他的脸就涨得通红,脑海里轰隆一声,意识开始便得越来越模糊。

    “难道我就这么死了?”齐北昏昏地想着,眼皮渐渐耷拉下来,随时都可能闭上。

    齐北不甘心。他想用尽全身最后的一丝气力,把自己的胳膊从沼泽中抬出来。

    可是,双臂如同灌入千斤巨铅,他只是略一挣扎,就放弃了努力。

    死了。

    齐北如是想着。

    “天生浩然气,沛乎塞苍冥。一抹流形赋,杂然残心中。”

    就在齐北万分绝望之时,突然心田之处猛地一热,一股极细极细的气流从心口之处发出,顺着体内左侧血脉一贯向下游荡,一直到左脚脚心处这才停了下来。而齐北的窒息感觉顿时缓和了许多,左半身犹如泡在一口温泉之中,暖暖洋洋,和冰冷的右侧身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身体两侧强烈的感觉反差,反而使得齐北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齐北先是感到一阵舒畅,虽然还是被困在这沼泽之内,但窒息之感却已经大大缓解。此刻的他嘴鼻不动,只是潜心感受着脚心那股气流,心底一阵欢喜。

    “没想到,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体内的浩然气竟然觉醒了!”

    相传,混沌初开之时,轻气上浮而为天,浊气下沉而为地。然而天道不全,一抹残留的清气却没有上浮化天,待天地初成之后,便归无定所,在三界五行之间游晃。后来,黄帝定天地八法时发现这股清气,感慨天道如此,便没有将之纳入体内,修行炼化。

    直到一名叫孔丘的人出现,他本是一介书生,但奉行的‘仁’‘礼’思想却不容于诸国君主,于是本人只得在诸国间游荡。后来某一rì,在机缘巧合之下,孔丘将这道自天地初开之际就形成的清气吸入体内。于是他心生感悟,用自己的理解重新将这团清气炼化,自称为‘浩然气’,并从那时起,瞬间顿悟,开创了如今堪称诸子百家中最为强大的门派之一的儒家。

    而他在临终之时,对门下弟子言:人原本就是天地之间最高灵长,每个人的体内都或强或弱存在着由血脉传承下来的混沌之气。只有将自我体内这道混沌之气完全发掘,用以正义、公平、善良、友爱的后天之气加以锤炼,才能修成先天至强的‘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