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一个小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万更求订阅!)第(5/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

    因为,如果国君周围以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这里的启发并不深奥,实际上也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的意思。

    所谓“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不也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以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吗?孟子是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早有切身体会的了,所以说得非常在理而又举例生动形象。

    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在他的政治的意图上,而且还在他所举的例子上。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了。

    原以为学习外语是在“出国大串连”的时代才时髦的,却没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有这方面的论述了。而且,不管孟子所举的例子是真实的还是假设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却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达官贵人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外国语”。

    (我们当然知道,所谓“外国”是指当时的概念而言,实际上是汉语的方言。)

    我们这里研究而加以肯定的是他所强调的语言环境问题,诚如孟子在本章中所论,语言口耳之学,语言环境至关重要,这是凡有过学习外语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的。

    孟子的分析具体而生动.读来很有亲切感,我们真该把他的这一段论述收入学习外语方面的入门教材中去。

    但是近朱者真的赤,近墨者真的黑吗?这或许只代表了一种人,那就是自控能力特别差的人。

    如果一个人真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他做人就太失败了,没有头脑,没有立场,很容易就受到他人的影响。

    内因和外因的不同,从哲学是说,是内因决定外因。

    不过在现实中,有些人确实是很经不住诱惑的,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都不同,究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要看自己的是非观了。

    “出淤泥而不染”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相对的概念。或许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后者似乎更加现实,而前者仅仅只是少数。那么,出淤泥到底能不能不染?

    很简单,答案并不是唯一,需要根据你的自控能力而判断。就学习而言,即使你身边是一群玩世不恭、不思进取地狐朋狗友,但只要你想学,谁又能阻碍了你?反之,如果你真的“近墨者黑”的话,那真的为你感到悲哀,因为你太失败了,没有头脑,没有立场,很容易就会受他人的影响。

    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不同,个人修养也不同,到底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近墨者黑”那就要看你的是非观了!

    ...............................................................(未完待续。。)

    ps:注:谢谢观光旅行大大的评价票支持,谢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