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射率:折射率1.,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
多色性:无色水晶没有多色性。有色水晶有弱到强的多色性.表现为体色的不同深浅。
力学性质:解理:无解理,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所谓解理是指矿物被打击时,沿一定方向有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根据解理的程度可以分为五类: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无解理。水晶属于无解理。
硬度:摩氏硬度7。为摩氏硬度,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
密度:2.66(0.03,0.02)g/cm3。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压电性:水晶晶体受到压力时会产生电荷,反之,受到电压作用时,晶体会产生频率很高的振动。水晶具有可使压力与电荷相互转移的性能,称压电性。
睡觉条形色:无色,矿物粉末的颜色叫条痕,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留自色,是比矿物的颜色更为可靠的鉴定特征之一。
透明标准: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果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是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断口处为油脂光泽。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c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三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
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nbs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
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
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
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水晶行业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颜色: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
如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
对于发晶来说,晶体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发丝的金发晶,晶体完全无色(白水晶)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净度: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而水晶的产量着实大得惊人,所以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杂质: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可能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国家还并未给天然水晶提供一个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准,水晶品种繁杂,每一品种都有他不同的评判标准。
水晶鉴别:用手去触摸水晶,天然水晶通常温度要比人造水晶的要凉的多;用眼观察,天然水晶通常有棉絮状的包裹体,这个是人造水晶所没有的。
对于紫水晶黄水晶这样的单色水晶,通常要观察它的二色性,即使是最顶级的紫水晶黄水晶也是有色差的,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鉴别是否加色。这些是最简单的方法,简单易懂。
水晶是有成色等级之分,影响水晶价位的因素很多,不像钻石以4c就可以判定,所以大家要多听多看多比较才能真正辨别出来。
一般的标准是水晶石越大越好,越透越好,颜色越娇嫩越好,形状越典型越好。不过最重要还是自己喜欢,而选购时辨识真伪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