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天意如此,天意如此!”王节手拿着一本薄薄的册子,摇头叹息。
许凝姒正在街上散步,自从周顺昌被逮捕,她就搬到陈文瑞家了,每天闲来无事,也没什么作为,又不敢回北京,只好在大街上闲逛。
碰巧今天又遇到了被解除秀才称号的王节。对于书生来说,被解除了已考取的功名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但是身处于这个时代,正直之士都隐居不出,加官进爵的人才会受世人唾骂。
“王大哥,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为什么还不住感叹天意如此?”许凝姒见王节如此,十分好奇。
“呵呵,许姑娘,苏州今日刚刚得到最新一期的《邸报》,京城出了大事了,你看!”
许凝姒知道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据历史记载,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大约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已有了专门的报房来管理经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部门了,开始有了初步的报纸的雏形。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道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这种被印刷成单页不加封皮的“新闻纸”就叫《宫门抄》,多在傍晚发行,派人送阅,在时间上很像现在的晚报,从性质和级别上又很像现在供高级干部阅读的《大参考》和《内参》。而《京报》则由《宫门抄》、谕旨和奏折三部分组成,由于奏折的字数较多,排印费时,需要在晚间才能完成其印刷装订,在次日发行,这种印成对折双页装在一起的《京报》很像现在发行的日报。
明末,活字印刷术才开始用在“邸报”印刷。清初顾炎武说:“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术还没有传入之前,清朝内阁在京城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
中国的报纸行业由来已久,许凝姒想着。可惜后来满清误国!聪明智慧的华夏族竟然沦为了贱夷!
报纸上说,端午节的上午,北京王恭厂附近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爆炸。,北京城西南王恭厂(今宣武门)一带发生了一场破坏惨重的灾变,至今使人闻而骇然,难解事发端倪。 当天早上,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倾刻,大震一声,天崩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若乱丝、若五色、若灵芝状的烟气冲天而起,经久方散。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3--4里,周围13里,上万间房屋,2万余人皆成粉碎状,瓦砾盈空而下,人头及臂、腿、耳、鼻等纷纷从空中落下。 街面上碎尸杂叠,血腥味浓;人亡惨痛,驴马鸡同时毙尽。在紫金城内施工的匠师2000余人,被从高大的脚手架上震落,摔成肉饼。成片的树木连根拔起,飘飞远处;石附马大街一酋500公斤重的大石狮子也飞出顺城门外。象来街的皇家象苑,象房全部倾倒,成群大象受惊面出,狂奔四方。 死难者奇况颇多。承恩寺街上8人抬一女轿正走时,赶上灾变;大轿被打坏放在街心,轿中女客及八名轿夫全都不见了。莱市口有位姓周的绍兴来客正与6个人说话,忽然头颅飞去,躯肢地,而近旁6个人则无恙。 令人咄咄称怪的是,死难者与受伤者以及无恙者,都在灾变中瞬间被剥光了衣服。元宏圭街一顶过路女轿,灾变时被掀去轿顶,女客衣饰尽去,赤体在轿,却毫无伤迹,一位当官的侍从在灾变时,只觉棕帽、衣裤、鞋袜瞬间俱无,大惊其妙。有个被压伤腿的人,眼见周围的男女一丝不挂,有的以瓦片遮挡下身,有的用裹脚带缠掩下部,还有的披着床单或半条破裤;相互间啼笑皆非,无可奈何 。一位官僚爱妾小二姐被埋在瓦砾下,听到有人在瓦砾上叫:“底下有人可答应。”她急应:“救我!”等将她匆匆救出,才发现小二姐原来身无寸缕,救她的那位书手(即文书)赶紧脱下长衫把她裹严,让她骑驴回娘家了。 人们的衣服都被掠到哪里去了呢?灾变后,有人报告,衣服全都飘移到几十里外的西山了、大半挂在树梢上。户部(明朝管民政的机构)张凤奎派长班(即侍从)前往查验,果然如此。只见在西山昌平州教场上衣服成堆,首饰、银钱、器皿无所不有。(作者按:详情可百度。)
许凝姒在中科院曾听说过这件事,当时在座的专家学者们为这件事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因为外星人在作怪,有人说是反物质与正物质湮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目前最靠谱的说法是小行星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流强大无比,使大气带上强电,强电瞬间击穿大气与大地形成回路,就像高压电线掉落地上一样,在大地上形成电弧,电弧雨点户之间形成电压,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