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改国号叫‘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太祖登基后,封恭帝为‘郑王’迁住郑州;胞弟赵匡义封‘晋王’;赵普封为丞相,掌管朝纲;石守敬、王审琦封御林军统领,妹夫高怀德封‘东平王’,曹彬封‘开国王’,拜弟郑之明封为‘并肩王’。其余有功的将领也都封了大官。在政治上还进行了不少改革,来安定民心,稳定局势。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官居外地的‘节度使’对他不服气。半年内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宋,赵匡胤费了很大劲才平息下去。为此太祖十分忧心。
一日与赵普密议此事,赵普道:“天下之所以战乱不止,皆因各地的‘潘镇’权力过大。他们独霸一方,拥兵自重,一有机会就野心勃发,争城掠地,称王称霸。如果能把他们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太祖深赞丞相的见解,道:“爱卿所言,大是有理,然,本朝封的节度使、禁军统领都是我的好朋友,忠实部下,他们是不会反对朕的”。赵普道:“臣并不是怀疑他们的忠心,而是怕他们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闹起事来,那时只怕他们也身不由己呀!”一语提醒梦中人,太祖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一日,太祖在宫廷大宴群臣,请新封的军中大将石守信等喝酒。酒过三巡,太祖令宫人退下后举杯对大家道:“孤靠诸位帮助,登上龙位,但却无一日能安睡!”石守信道:“何事使万岁烦心,竟夜不安枕?”太祖道:“盖因天下想坐这个位子的人太多也!”众将心中大惊一齐跪地道:“现在天下太平,万岁是众望所归,谁敢对陛下有三心二意?”太祖叹了一口气道:“对你们朕还是深信不疑的,只怕是你们的部下将领,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时只怕你们想不干也不成了。朕替你们想了个办法,你们把兵权交出来,只做个有名无实的大闲官,平时光拿奉禄不做事,朝中有事时再实授兵权,诸位如无异议就请干了手中这杯酒!”
惊了一身冷汗的诸将齐声喊:“谨遵万岁旨意!”颤惊惊的喝下了手中酒,散朝回府。第二天早朝,纷纷递上辞职表章,有说年老多病,有道家中有事。太祖一概批准。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祖用同样办法,相机收了各地节度使的兵权。而后,下诏改封恭帝为粱王,赐云南为封地,不奉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粱王离京时,太祖又将其幼妹柴秀英收为义女,养在宫中,明是照顾,实是人质。
数月后,太祖假借酒醉,将不愿交出兵权,且对他不够尊重的拜弟并肩王郑之明杀掉。事后,对前来宫中闹事的弟妇‘陶三春’痛哭流泣,道是不该酒醉伤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脱下龙袍请陶三春痛打出气。封陶三春为当朝太君,封其年仅五岁的儿子郑印为‘汝南王’把陶三春的老家汝南府赐作封地,允许世代承袭。又将打过龙袍的铜锤命名为‘王命锤’赐与郑印,授权此锤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大臣,打死人也不犯法。这才平息了这件事。
宋太祖经过两年的内部治理,宋国政权集中,朝野稳定,国富民强,兴起了统一全国的雄心。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经过十三年的战争,消灭了南方的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五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河东‘北汉’。宋太祖下河东能否顺利灭掉北汉?一支笔不能同时写两件事,回头继续说杨家的事。请看下回“洞房难新郎”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