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搬家
我在《插队落户之闲事》一文中提到过烧柴问题。我家在大台沟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个秋天,生产队都分配给我们家砍柴的山场。
第二个秋天是我已经调回市里之后,我自己亲自动手砍了半个月,一冬天的烧炕做饭的柴火算是解决了。冬季屋内取暖的问题尚没有解决,特别是老三就要来到这个世界,更不能冻着,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立冬将至,我开始筹备买取暖煤。市里取暖煤是凭证供应。还好,鞍山市新生产的蜂窝煤,敞开供应,虽然稍稍贵一点,还是能够承担得起。工作组和水果公司的同志们帮助我买了500斤蜂窝煤。一共装了十来筐(装水果的废弃竹筐),水果公司出一台汽车,给我送到什司县家里。丰岷、张科长、劳动局的同志跟车一起来到什司县。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我下乡插队落户的家。
第二次他们到什司县,是帮助我搬家。1972年7月初,M调回计划口管辖的物资局金建化公司。我们家结束了在农村两年零六个月的插队落户的五七大军生活。
1972年开始较大规模的从农村调回五七大军。革委会计划革命委员会对其所管辖的原计委、统计局、劳动局、物资局的插队落户下乡和到工厂劳动的干部开始调回安排工作。
下乡的人往回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自己解决居住的地方。还好,M的娘家在旧堡,可以算作可以自己解决居住问题。自然,孩子姥姥家成了我们回市里落脚的第一站。这样,我就成了统计局插队落户的人第一个全家调回市里的幸运儿。燕恩是独身下乡,家属仍然留在市里。丰岷一时解决不了房子问题,云桦和孩子们仍然在盘锦,一时回不来。
搬家那天,水果公司出的车,丰岷、两个张科长、劳动局的同志都来了。下乡的时候两张铁床、水缸和被褥,回去的时候多了两个我自己做的小柜。正如张科长所说,家当少点好,搬家省事。
招待帮助我搬家的同志们在大台沟吃的一顿饭是烀包米。吃刚刚从地理新劈下来的、大锅烀的青苞米,香甜鲜嫩,个个赞不绝口。
这一年春天,清明刚过,从市里回来种自留地的时候,我按照农技推广站介绍的“顶凌播种”的新技术,提早把苞米种到了地里。当时一个老社员说,“净瞎胡闹!冰碴还没化呢,苞米能发芽吗!”事实证明,新技术还是正确的。这年春旱,我的苞米出苗早,抗旱,长势一直不错。7月初,在我们搬家的时候,别人家的苞米才刚刚出穗,我们的苞米就可以烀着吃了。
坐在汽车上,劳动局的同志问我,“你们回市里了,自留地里种的东西怎么办?”
我:“人回来了,谁还管自留地里的东西!”
(2013年1月30日16:39:55)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知足常乐,别无他求!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