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种天成的尊贵之气,不由自主地答道:“是星罗太子戴沐白率领,共十万兵马。”
唐三点了点头,沉吟不语。
屋内仿佛受他的沉静感染,众臣心里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谁也不敢多言。
“城中是不是没有兵马?”唐三忽问。
李纲脸色微变,反问:“三皇子怎知?”
“若有兵马,又怎会急着关闭城门,弃百姓于水火而不顾?若有兵马,一向主战的李丞相怎会一言不发,诸位大人的神色又怎会如此慌乱?”唐三的声音冷若寒冰,淡淡的目光中透着股让人胆寒的犀利。
李纲知道什么也瞒不过唐三,于是便直言道:“三皇子说得不错,此城的确是座空城。宗泽将军带走了大部兵马想去救回二位陛下,可惜并未成功,他此时恐怕在回程途中。”
唐三又问:“那他何时能赶回?”
李纲道:“大约今晚。”
今晚?等他回来岂不是什么都晚了!唐三心道,但表面上依旧若无其事,想了想说道:“带我上城头看看。”
“好,三皇子。”李纲立刻答应:唐三临危不乱的气魄让他好生佩服。他领教过这位若水公子的厉害,也见识过这位三皇子的胆略,此时已到生死关头,他相信如果还有人能够救下全城,那人必定就是唐三。
其余的大臣也纷纷跟了上去,想看看这位重现人世的三皇子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他们竟然围而不打……”唐三望着城下围得铁桶似的星罗大兵道。
李纲回答:“他们恐怕并不知道这里是座空城。”
唐三点头赞同:“应该如此。戴沐白他应该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李纲道:“他这样围着咱们,不是想等援兵,便是想暗施偷袭。”
唐三不解:“就是宗泽将军在,咱们也不过五六万人,他却有十万兵马,又何需等待援兵,教别人抢了功劳呢?”
李纲笑了:“三皇子你想,他那号称十万的军队,在攻打都城之后还能有十万吗?”
唐三莞尔:的确,都城虽失守,但两军交战之中也让星罗帝国损失惨重。
这时,有士兵来报:“戴沐白遣使送来一封信。”说着,将信呈上。
“他们要我位尊之人前去议和,否则立即攻城。”李纲看罢,言道。
“这是星罗人惯用的伎俩,皇上便是这样被他们骗去扣留的。”有大臣愤愤道。
唐三沉吟道:“这便是他们围而不攻的目的了,他们是想扣住我领军之人,比如李丞相,这样咱们就群龙无首,他们便可轻而易举易地拿下应天府了。”
“我们李丞相可是他们想去便去的?”有人道。
唐三道:“若是不去,让星罗人耻笑咱们天斗无人是小,探知咱们城中空虚是大。”
群臣议论纷纷,均觉两难。
李纲冷笑道:“我李纲便去了,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唐三阻止他:“李丞相不能去。”
李纲疑道:“那……”
唐三的眼中闪出光来:“星罗此计看似高明,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件事……”
“那是……”
一抹清逸的浅笑在唐三的颊上绽开,散发出幽冷而犀利的光彩:“他们不知道此刻城中最尊之人并非是领军的李丞相,而是我——天斗的三皇子。”
群臣都怔住了,面面相觑。
只听唐三又道:“所以,李丞相不能去,该去的人是我。”
“三皇子,您更不能去了!”众臣纷纷阻止。
唐三轻描淡写地摆摆手,说道:“要想守住此城,只有这次机会。我会尽量与戴沐白周旋,拖延时间,以便宗泽将军能及时赶回来。万一他们要扣人,我去了,最多是给天斗再添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质;若他人去了,则正好中了星罗的奸计:天斗可以没有我,却不能没有众位良将英才。”
“三皇子……”众人虽觉他说得有理,却也不忍他只身犯险。
唐三幽然说道:“诸位不必为我担心,我此去也未必不能归来,若是万一不幸,倒也可以去与我父兄团圆……”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开始变得郑重而冷峻:“若此城不幸失守,你们断不可呈一时意气,一定要保住性命,辅佐我二哥,救出我皇兄和父皇,一雪国耻!”
“三……”李纲还在犹豫。
唐三语调不怒自威:“李丞相,各位大人,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你们若还将我当成皇子,便听我的命令,一切以天斗安危为重!”
“是,三皇子!”响应他的是天斗的希望之音,如山坚定。
一直站在唐三身旁的若飞深知唐三又一次点燃了众人的希望,而且这次的点燃的是一把燎原的烈火,它将燃遍天斗的万里江山。
唐三走下城去,走向城门,在城门口,他停住了。
“若飞,这次你别跟着我了。”唐三说。
“那怎么行?”若飞道,他这回之所以会一直站在那里而不出言阻止,便是下定了决心要跟着唐三同赴星罗。
唐三转过身来,清冽的眼眸好像早已看穿了若飞的心事:“你若真将我当成你的主子,便不要跟我去,我还有要事要交给你。”
“什么事?”
唐三俊眉微蹙:“若我回得来则罢,若回不来,你便替我接手义军,要他们无论如何,哪怕是召集江湖中人用抢的,也要替我办到一件事——将我大哥救出来。”
“是,三少。”若飞答应着,却有些疑惑,“你不也交代上面那些官儿办了吗?”
唐三叹息道:“他们虽忠心耿耿,却还是要听别人的……”
若飞更疑惑了:“别人?你是说将来可能即位的康王?他难道不想救出自己的父兄吗?”
唐三苦笑,流露出掩不住的凄凉之色:“这便是帝王家……父非父,子非子……”
说完,他转过身去,走出城门,头也不回……
须臾之间,唐三已身在敌营之外。
星罗围城之后,将大帅行营和部分兵力都驻扎于城外一座小山之上。从山下远远望去,漫山军旗招展,遍野金戈铁戟。午后的阳光照在兵刃之上,泛出烁烁的寒光,教人不寒而栗。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