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素质教育的批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个性发展和创造教育思想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观点,而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他说:“理论本身不是教条,只有阉割理论中的生命才成为教条,如果反教条而忽视理论,也必然陷入教条的深坑中。”他主张理论工作者要与实际工作结合,“我们反对教条主义是要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实践而学理论”,“从实践纠正理论、发扬理论,则理论不是教条”,“不是党八股而是行动的指针。”正由于徐特立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方法,回答了我国教育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把它上升到真正科学的形态,从而使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他在教育实践中,主张多条道路办教育,要随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逐步实现教育的正规化。他强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科学分析,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说服教育和引导,反对简单粗暴惩戒的做法。他强调教育首先是塑造人,教育要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他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地阐明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识与科学、教与学诸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了各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2、徐特立“内外两力”的教育原理

    徐特立认为:“教者校也,是外来的东西;育者养也,是内发的东西”,“教与育是内外两力”。外力“教”要通过内力“育”才能起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锻炼人的体魄。无论内力还是外力,都排斥惰性,主要靠自觉。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出一代新人。教师是领导者,教室里讲课,固然应该讲得明白透彻,使学生容易理解;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如批改学生作文,要善于因势利导,要善于就学生的原作做必要的修改;如果只凭教师的主观成见,涂抹太多,就会挫伤学生作文的兴趣,甚至使他们不知如何着手。”

    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徐特立的“经师”、“人师”合一的教师观是值得借鉴的。中国自古以来,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书本知识的,会读古来的经书,只拿经书的书本去教学生,名为“经师”。另一种是注意教学生做一个模范的人,这样的教师称作“人师”。“教员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因为学生的生活问题,有教员指导其解决,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就能给学生以知识,并把当时学来的知识用来指导学生当时的行动。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生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知识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素质和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此,徐特立提出了科学教学的五项基本原理和教学的五个基本过程,以及教和学的一系列方法、要领。在谈到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的要领时,他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钥匙问题,整个的教育学习也是钥匙问题、工具问题。不是给他们成品,替他们把门打开;要给他工具,让他自己去生产;给他钥匙,让他自己去开门。”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身教重于言教”的优秀传统,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是一个“身教主义者”。教师应“以身示范,以为儿童之表率,最为重要,此在初学年尤然。故教师自慎其言行而以身作则。”

    研究、运用、发展“内外两力”的基本原理,就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改进并完善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原则。研究和学习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尽快充实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推行素质教育,使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叶圣陶的指导性学习原则和李大钊的创造教育思想。

    1、叶圣陶的指导性原则

    叶圣陶教育的原则是“导”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学”上下功夫,而不是“全盘授予”“听会””“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的依赖性。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达到不指点,不讲说。好比牵着手走路,随时准备放手。。。。。。”叶圣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用自己的头脑求答案,要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引导、提示、点拨、点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2、李大钊的创新教育思想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1999年度报告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激增,人们越来越发现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早在30年代,陶行知就较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指出,儿童先天具有一种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但文化上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人的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呆头呆脑”病,这两种“病”是指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呆板无活力,缺乏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于是他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的思想,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假使我们给小孩子自由行动,我相信千百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①他认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②为了实现创造教育的理想,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它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创造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在目前素质教育进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创新,必须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内容和管理制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