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4年改变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北进的准备(9)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95年是萧智觉得最累得一年,每天都是马不停蹄的从早忙到晚。(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CoM)军队的扩编和训练,物资的储备与运输,北伐的计划,进军的具体步骤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萧智的决定与拍板才能最终确定,幸好平时有吴玉的照顾,不然萧智早就进医院了。现在的安南省就如同一个上紧了弦的条,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工作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北伐。

    经过协商,文官们同意了将“三五计划”中的扩军提前,萧智则向他们保证在未来十年之内,也就是19o5年之前将不再做任何的扩军动作,这样萧智在1895年一年共扩编了四个6军师,共约六万人,至此,安南省正规6军兵力达到了十三个师又一个旅,兵员二十万零三千人,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北伐的兵力要求了,海军则由于有一定的建设周期,所以规模没有扩大,但是登6舰却有几艘下水试航了,一旦试航完毕,海军的投送能力将大大提高,一次性可将两个整编师和全部的装备投送到一个地区进行登6作战。

    为了战役的顺利进行,萧智还特意向远在台湾的严复及日本的杨云做了通报,萧智秘密地把他们召了回来,详细的询问了两地的情况,而且萧智把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两人,希望两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战斗的准备。

    现在的台湾和四国早就变了模样,台湾现在工业比较达,其中采煤业,炼钢业,水果种植业,制糖业都很达,稻米产量也是逐年增加,不但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口量也是逐年增加。由于在台湾还现了储量较大的硫磺矿,所以台湾的硫磺开采业也是重要的产业,每年安南省从台湾进口大量的硫磺来制造炸药和火药。这些产业的展直接促进了台湾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的严复在台湾籍的百姓的拥护,现在严复在台湾的威望极高,真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了,所以这几年严复在台湾大力修建铁路和公路,港口码头等工程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甚至有时因为修路要拆除百姓的房屋时,不等严复下令,百姓就自己动手拆完了,并且说:“严督抚为百姓谋利,乡下粗鄙之人尚且知之,我等岂可无动于衷?”由此可见严复的威望之高。【叶子】【悠悠】在台湾新政伊始,严复就按照萧智的嘱咐,在台湾6续裁撤老式军队,逐步建立新式6军,并且亲自掌握。经过几年的展,现在台湾已经有新式6军总计一个整编师又一个旅,总兵力2万5千人,全部装备了安南省新式枪械和火炮,由于兵员有相当一部分是招降的台湾高山族人(清时称生番),所以台湾师的战斗力相当强,不亚于安南省的精锐部队,甚至在山地作战时,其战斗力还要强于安南省的部队,虽然台湾师不在安南省的编制内,但是却受安南省得指挥,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扩军吧,如此算来,安南省的6军达到了十四个师又两个旅的规模,总兵力二十二万五千人左右,已经达到了北伐的要求。

    比起台湾来,现在的四国就要差的多了,自从萧智占领了四国后,就在那里推行汉化教育,普及汉字和汉语,现在的成效也还算是满意,相信二十年后,那里就会很少有说日语了。由于四国岛资源比较贫瘠,出了出产少量的木材和煤炭外就没什么了,而且从一开始,萧智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销售市场,所以这些年工业建设的比较少,但是,这些年安南省还是在这里投资了一些工业,尤其是这几年安南省的商人们现,四国人力资源多,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所以纷纷来这里投资纺织等轻工业,四国的轻工业也变得达起来,由于需要大批的工人做工,所以四国岛上的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安南省的敌对情绪也消减了不少。根据萧智的命令,杨云在四国主政后,大力展农业,提高粮食的产量,使得这几年四国的粮食产量逐年的增加,百姓的粮食需求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即使偶有不足,也可以从台湾进口,这使得杨云政权在四国极得农民的支持,此外,杨云还以推行免费教育的方式,借机大力推广汉语和汉字,弱化岛上百姓的民族思想,四国岛在杨云的管理下,现在展比较平稳,驻扎在岛上的安南军队是原来的黑旗军也就是现在的教导旅,从一开始这个部队就一直驻扎在四国岛,即使和其他部队轮换也只是一半一半的进行,到后来,萧智干脆把其他部队都撤回,只在四国岛留下了教导旅驻守,因为在189o年平息四国岛上的反抗时,萧智看到了教导旅强悍的战斗力。(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CoM)

    189o年4月,日本军国主义的数百名残余分子,悄悄登上四国岛,利用岛上百姓对安南省统治者的不满,纠集起数万人造反,妄图趁驻军减少之际夺取政权,当时杨云等人对此毫无防备,军队也因为轮换的缘故,岛上只有教导旅约八千驻守,叛军起事十天内,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四国岛的大部分地区,人数也一度达到2o万人,就在这时,教导旅在旅长郝一民的带领下,主动出击,攻击叛军的薄弱之处,先后在高知,安艺和牟岐与叛军大战,三战三捷,毙敌七万余人,俘获六万多,其余皆四散逃亡,叛军领共计大小四百三十二人无一漏网,其中领贺井严三郎在牟岐战役中被击毙,叛军参谋长松下原野在乘船逃跑时,被及时赶到的海军截获俘虏,叛乱平息后,独立旅又在岛上大肆搜捕逃犯,一时间岛上人人自危,唯恐自己遭殃,在搜捕结束后,为了震慑岛上的百姓,郝一民在全岛实行了“什一抽杀令”,在俘虏和其后搜捕的共8万多人中,每十人一组进行抽签,九支长签一支短签,抽中短签的人将会被处死,一时间整个四国岛血流成河,要被处死的人会先被押到各地游行,然后当着百姓的面枪决,总兵力只有八千人的教导旅,除了战死的七百余人外,几乎人人手上都有好几条人命。从此以后,岛上的人只要听见教导旅的名字就会脸色白,两腿打颤,有的人甚至一听到教导旅三个字,就会吓得晕过去。对于教导旅屠杀俘虏的事,萧智并没有责怪他们,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何况屠杀的还是日本人,相反,因为他们平乱有功,萧智亲自电向他们表示了慰问,在平乱中死伤的人员都得到了一枚三级金质英雄勋章和其他丰厚的奖励,郝一民也因作战有功,被晋升为新扩编的第九师师长,授予少将军衔。也正是从那时起,萧智看到了教导旅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在其他部队都在扩编时,教导旅的编制一直都没有变过,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安南省的第一支军队,更是因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