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缘慈之永乐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触物但伤摧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不起的妻子。她看重大儿子并非因为他是头胎、他天生残疾,只因为他最像她,他是她花了数十年心血培养出的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孩子,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接替她纠正朱棣身上的毛病,比如过度嗜杀、过度好武以及攻击性人格,她不喜欢朱高煦的理由也正在于此,这二儿子把他爹的坏毛病学全了。以此类推,在此正派人眼中,夏青槐不仅不能帮朱棣改正缺点,还引诱他放大缺点,比如杀降,燕王正妃告诉自己,这才是我要除掉此女的惟一原因。     然而在夏青槐问题上,徐怀素犯了个同朱权一样的错误,本着受害人心理看问题,从来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这女人不知道,人生而平等,妄图改造一个男人不仅是犯罪,还是一种为满足自己**无情践踏对方尊严的行为,是女人骨子里自私自利控制欲的表现,如果男人对女人没有浓烈的爱而只有所谓的恩情和因利益而结盟,他们的婚姻迟早玩完,最好的情况也不过名存实亡。这就是男人通常觉得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真正原因,并非三观不正,而是马克思都承认的道理,自由是无价宝啊。     心狠手辣兼无耻下贱的夏青槐也不是没想过改造朱棣,她一向宽以待己、严于律人,何尝不希望朱棣能少杀点人或者换些不残忍的方法。她从前还会旁敲侧击,到了这辈子却极少再提,不仅因为心知历史无法改变,也是因为转变了三观,正如那句“永乐”和“永苦”,长出荆棘和蒺藜的土地当然应该换上菜蔬种子来种,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很讨厌、很害人的,为维护社会稳定并节省警备开销,倒不如心狠,最开始的时候就斩草除根。     既然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达成一致,她和朱棣的关系就很好处理了,因为对方既非不愿付出的小气男人,还非常爱她。纵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曾打过她爹的主意,考虑到张定边已避世隐居多年,而身边也有道衍辅佐,朱棣对这女人的心意已变得十分单纯。他讨厌她很多做法,比如总喜欢弄些没味道的饭食,总喜欢让自己满身是伤,总喜欢明明相爱的两人打冷战,可再怎么讨厌,因为聚少离多,因为总有人拆散他们,因为总隐隐觉得无法天长地久,朱棣想起她的时候就只记得她在三观上同他心意相通、打起仗来连生命都愿为他舍弃,而把那些芝麻缺点全抛到脑后,偶尔捡起某些芝麻,也觉的是可爱、情趣。     但是,这么好的女人却被自家大舅子活生生抢了去,虽然心知那魏国公夫人有名无实,朱棣还是恨得咬牙切齿。他恨乌及屋,外加朱权的挑拨,如果不是为大局着想,恐怕早已跟徐家撕破脸。对他这种为权力而生为权力而活的人来讲,“没有什么恩情需要用一辈子来报答”是极为坚定的信念,而且何止是对徐怀素和朱高炽,就连对他此生惟一的亲弟和惟一的爱人都如此,只是后两人暂时没惹他,还对他非常好。     越发思念爱人,战败的朱棣心情就越发沉痛,怒其不争的道衍甚至用苍老的双手狠狠抓起他的衣领,告诉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后退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永远得不到心中所想。疲惫不堪的朱棣抬头凝视老人,发现他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那种光芒他见过,和她在白沟河那日清晨时的一模一样。     “军师快放开四哥,”朱权进来,见道衍像黑社会老大一样抓着原本就是黑社会老大的朱棣的衣领,吓了一跳,生怕自己同胞妹妹的师父待会儿被咔嚓,于是晃了晃手中书信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嫂嫂的信,四哥亲启。”     自夏青槐离开,这还是朱棣第一次收到她的信,即便他早已让徐增寿转告她可以随时同他联系,三日之内一切消息乃至物品都会安全送到他手里。他没好意思说很希望她天天写信,因为毕竟他食言了,没把她从济南救出,可这女人似乎太无情了些,若非徐增寿主动告知她同徐辉祖没怎样,未收到只言片语的朱棣定然认为她变了心。     朱权很盼望朱棣在看过信后会说点什么,然而朱棣只是一阵沉默,道衍却像是根本不关心信的内容,坐下边喝茶边想心事。待他们开始商议,朱权才知女人并未表达一丝一毫对夫君的思念,洋洋洒洒千言乃一纸祭文,而且看得出花了很多功夫,只见行文既有《思旧赋》的欲说还休、休又难止,又有《泷冈阡表》的平易质朴、情真意切,兼具《祭十二郎文》的吞吐呜咽、震慑人心,那一刻,朱权内心涌动想法无数。     四哥,你果真厉害,竟能让女子为你死心塌地到如此地步。她身陷囹圄尚难自保,还要费尽心思助你图谋大业!     青槐,你果真可笑,聪慧如你,竟能愚蠢到为他付出一切。难道你就从没想过,自己只是人家一块垫脚石?     罢了,或许是我多虑,你们原本就是对狗男女。我拭目以待,一场狗咬狗的大戏!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