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徐辉祖有打预防针,一顿家宴后,夏青槐还是沮丧了多日,这倒不是因为真信了朱棣病入膏肓,而是为三个孩子的态度。想当年,朱高炽黏她可是比黏自己亲娘还狠,抱起来就不能放下,可如今吃饭吃了大半个时辰,正眼都未瞧她,更别谈说话。朱高煦脸色也不怎么好,但是很懂规矩,给她敬了一杯酒,敬酒的时候称呼她“夏姑娘”。朱高燧脾气就大了,一口一个夏青槐,喝醉以后跳着脚把她臭骂一通,说你这狐狸精把我父王弄成了疯子,完全不顾我们死活,前些时还把大哥的媳妇打得生不出儿子,而你不仅勾搭五叔,现在还同舅伯不清不楚,真是妖孽!你当没人收拾你,那就看我朱高燧今天怎么替天行道!那时,若非朱高煦和朱有燉一拉一护,已经呆傻的夏青槐可能血溅当场。
见一群人闹成这样,徐辉祖命人将老三拖下去醒酒外加关禁闭,让朱有燉把夏青槐送回去休息。在朱有燉的陪伴下,夏青槐略感安慰,又觉得朱橚真是不错,能教导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朱棣自己厉害,可女儿任性儿子不讲理,将来还会相互倾轧争夺皇位,子不教父之过,他在这一点上可是比朱橚差远了。
朱有燉走了以后,她一人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想了很久的心事。一是惦记小四四,担心他那可怕的命运,二是忧虑肚子里的孩子,害怕这小东西可能更惨,最后甚至胡思乱想,觉得一开始若去了开封,她的命运会有多大不同,即便如今在云南,日子清苦些,也没多少自由可言,但起码不会让孩子遭罪,何况云南没什么不好。
“我也许不该去你身边,弄得你果真疯了。儿子命薄是我的错,你怎能把别人打残?若早知有今天,我不仅不该去见你,亦真是不该活过来。如今我带着这份罪恶生活,和前世有什么分别?”
让夏青槐头疼的还有徐辉祖,这善良的男人为救她,三番四次在小鬼头朱允炆面前撒谎,哪天朱允炆要是知道了,天子一怒徐家可是要彻底玩完,她的锦儿、增寿、钦儿,还有极少见的另两位“哥哥”添福和膺绪怕是都要遭难。于是这天,俺诚的珍贵密药被白吃了,夏青槐再次彻夜未眠。
第二天上朝前,徐辉祖来看过她,见她一脸憔悴,心里难过得厉害。如前所述,徐辉祖同朱棣的梁子并非因夏青槐而起,早在他还是徐允恭的时代就结下了,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其后又经数次或明或暗的交锋,大部分时候都被算计了的徐辉祖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只是再怎么恨,也无法改变他是个好人的事实。好人在这里的意思是,哪怕想过要干坏事,也确实付诸实践了,但做到一半往往就有违初衷。徐辉祖当年对张夜溢的做法就是一例,他不仅什么没得到,还把自己的感情赔了进去,其后独自痛苦多年,怎一个惨字了得。
他是好人,但并不笨,还聪明绝顶,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因为太重感情,朱棣甚至道衍都难得玩过他。这男人天生一副光明之子的面相身形,再加上自小得了徐达真传,文武全才、熟知兵法,有胆识有谋略,性子又低调,走哪儿去都是当老大的不二人选,但之前也说过,这人在性格上有致命缺陷,所以只能是英雄而非枭雄,可英雄一般难有出头之日,枭雄却往往混得风生水起。
过了几天,朱允炆说收到北平加急奏报,燕王病危,望能让早就结束拜祭任务的三个儿子返家,问大家怎么看。太常卿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意见相左,齐泰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还搞不清燕王到底打算如何,手头又好不容易多了重要人质,当然不能放回去。黄子澄则说,如果燕王不反,我们这样做有失厚道,搞不好会逼他起异心,何况纵使他要反,现在也不宜打草惊蛇,反正我们已经悄悄把北平围成了铁桶,先机已经在我们这边,现在应该麻痹他,所以最好还是把人放回去。
徐辉祖的心情很矛盾。从他自身考虑,他是很希望朱棣造反的,那他就可以带着军队去讨伐他,光明正大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而一旦造反失败,朱棣恐怕既没能力也没脸同夏青槐在一起,那么幸福就轮到他了,魏国公又一向我行我素,流言蜚语无所谓,何况放眼当朝根本没人敢搬弄他的是非。不过,正如朱允炆所言,打起仗来受苦的是百姓,徐辉祖毕竟是在圣贤书的熏陶下长大的,同朱棣那群号称逼上梁山的狐狼之徒不同,他不忍看到生灵涂炭。
朱允炆被齐泰和黄子澄吵得实在受不了,最近和徐辉祖闹翻了的李景隆提议大家请教魏国公。经反复权衡,徐辉祖终于还是选择为大义牺牲自己,坚定地站在了齐泰那边,但是此话一出,李景隆越发觉得那女人是祸水留不得,她不仅让他最爱的老大和四表叔彻底决裂,如今还扯上了国家大事,素来没个正经的曹国公遂破天荒沉下了一张脸。
徐辉祖的建议并未得到朱允炆的重视,那小子非常不争气,还是采纳了忠心耿耿、博学多才的“当朝第一智囊”黄子澄的方案,仅在徐辉祖力争之下勉强答应把心眼最多的朱高煦留下。徐辉祖暗自叹息,可想通之后觉得也好,自己已经为天下百姓尽过力了,朱允炆自己拍的板,风险自担,眼下这局面,于他徐辉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桩好事。
肥猪朱高炽和甲亢朱高燧走了以后,魏国公府平静了很多,夏青槐的心情也好了不少,这多亏朱有燉变着法子让她高兴。他堂堂落难周王世子,一日竟亲自登台给未来的魏国公夫人演唱中国版的瓦格纳,还担纲旦角。当时观众不多,仅有夏青槐、徐妙锦和几个下人在,但出乎意料,这事情不胫而走,成了朱有燉“致孝”的最新力证,满朝文武莫不艳羡周王养了个好儿子,并由此推断周王也坏不到哪里去,定是遭人陷害。面对雪片般恳请重审朱橚案件的奏折,日夜担心朱棣造反的朱允炆越发头疼,只好使出权宜之计,将天天做秀的朱有燉调离公众视线。
“夏姑娘,这是有燉最后一次照顾你了,往后请多珍重。”
傍晚时分天阴了,凉风阵阵,喝完药,夏青槐依旧半靠在院子里的贵妃椅上休息。最近她气力不济,别说逃跑,散步都会冷汗如雨,也不知是因怀孕还是失眠,而且时常焦躁万分,关在屋里就难受。她给自己下的诊断书是幽闭恐怖症,被关太久了,有朱有燉一直在身边解闷才不至于发疯,如今一听这少年要走,竟生出无穷恐惧,马上拉住对方的袖子,神情如同初次被送进幼儿园的孩子。
朱有燉在榻前蹲下,看着她被凉风吹起的发丝,明知结果却执意问道:“有燉不知姑娘对父王的情究竟怎样,但能肯定姑娘有情,而且是真情。请恕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