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黑魆魆的房,一张硬邦邦的床。同伴们都已或香或沉的睡去,有的甚至还打起了鼾。然而,看似清醒的旧梦却也在这一刻交融着开始了。
6月25日凌晨。
电母阴着脸,雷公叹着气——老俩口又闹别扭了。一场大雨蓄势待发。
同时,这是少年刘意光荣成年的一天,也是高考成绩不幸公布的一天:成年让他欢喜,成绩使他忧,这两种情绪混绞在一起,外加闷热的天气,刘意发觉自己睡不着了。在确信自己确实失眠后,他才无奈地睁开眼。
远处,一只寂寞的小野猫在哀嚎。
刘意不由地直起身,支手遥望窗外,只见一团闷黑——唯有一双闪闪的猫眼与自己相照应。看着猫儿那孤苦伶仃的样儿,刘意不禁在心底生出怜意:他也不顾自己身为灵长类生物的高贵身份,就冲着猫儿“喵”了几下,以求能宽慰它憔悴的心。
猫儿自然就这样被吓跑了。
刘意倒也不讶异,又笑着躺下身来。此时的他已全无睡意,但死盯着天花板发一夜没有内涵的呆显然不是惜时如命的他所能够接受的。于是,他的大脑中枢神经向各个神经中枢发了一道温柔的生物电指令:何不趁此将成年和成绩这两个关乎未来的大事件提前考虑清楚呢?
先就来想想成年:好像还真不错。
首先,自己终于可以沾着年龄的虚光,探出那幼稚的小脑袋,和父母老师、专家学者这些成熟的大人们作略微平等的交流了吧,再也不能因为意见不合、观点分歧就以一句“你年龄尙幼、资历太浅,故懵懂无知、以一当十”来搪塞了吧,就该凡是都以理服人、用事实证明了吧——或者至少也该走走这形式。
其次,自己总算可以掸掸衣袖、咳嗽两声,稍稍独立地决定一些事情了吧,譬如这暑假中的作息安排、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以及像诸如“吃饭时到底该用哪只手,睡觉时到底该向哪边卧”此类的小问题大概也都可以由自己做主了吧。
想到这里,刘意不由兴奋到心酸;不过再展望下去,他又忘乎所以了:
最后就是,往后自己这出门在外身份可就变了吧,再不能以一腼腆害羞的少年形象示人了,虽不求雄赳赳、气昂昂,但怎么着,也得拿出男子汉应有的气概!再去网吧时,就不必藏着掖着跟个地下党似的,只需潇洒且高傲地把那委屈多时的身份证往老板面前狠狠一丢,那他还不立马点头哈腰地奉我为座上客?再去逛街时,就可在低眉顺眼的同时,也免费提供身边的她一温暖厚实的肩膀,而不会像从前那样,只把尊重当怯弱、爱护当痴傻。再遇着一些看不惯的现象,对不起,谁也拦不住了!无论怎样我都要挺身而出、出口相助!譬如那些苦苦逼迫自己子女上各类补习班的家长们,我得在半道截下步履匆匆的他们,再找一家宁静怡人的咖啡店,大家面对面的坐下,也好好的谈谈;还有那些被重重书包压垮了身心、泯灭了性灵的孩子们,我在板起脸防止她们借由懒惰情绪起哄的同时,更要切实痛快的、以至于肆意忘形的、陪她们大玩特玩一场!
呃…,另外还有,路边的那个安全套自动贩售机,我早就看着它心痒痒了。以前,是被迫顶着“未成年”这个容易学坏的光环,不太好意思下手;现在,总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底气十足地将身份证秀于胸前,大胆无畏地投入若干硬币,取出那神秘莫测的套套了吧。据说它坚韧顽强、能屈能伸,恰如一正气凛然、英勇伟岸的大丈夫;但就不知这究竟是真是假、亦实亦虚?所以买来——于是浮想联翩。
至于成年也会带来的巨大烦恼,是现在的刘意想都不愿多想的。他太渴望成为“自己”了。因而不管怎么说,先大了再说。
作为大人的刘意又不得不为另一件小事担忧,高考成绩。
说小当然其实也不小;因为它毕竟还是关系着刘意未来的具体“走向”。那所谓的“小”,是他个人在主观上的添加。他总在想:归根结底,这不就是一场考试么?有什么小不了的?考好了自然能证明我知识储备有效、思维缜密异常、平时做题够多、临场又有状态;至于考不好,那原因也太多了去了。最有可能的大约是:它,并不适合我。所以,我展现不了自己微末的才学,体现不出自己卑贱的价值。
事虽然总可以这么想,但话从不可这么说。客观上,刘意必须打起一百五十分精神,高度重视起高考成绩。因为恐怕一旦自己不重视,即刻就要受老师同学、父母亲戚甚至国家社会的无情轻视。他们的基本共识是:成绩差的孩子脑子笨、智商低;不努力、不上进;没地位、没前途。这种绵亘几十载的压力可不是身为野草一株的刘意所能承受的。无论怎样取巧掩饰,他也还算是个自尊自强的人,怎可容忍异度空间的ABCD都明里暗里地挑起眼皮、鄙视自己?所以,在洪流般现实的驱动下,他的成绩也并不能算坏:时常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与试无争。想上,自然是上不去;想下——想下?
抱着这种似戏谑又捎点认真的态度,刘意开始对自己的这次高考做半参与半带些评论的梳理:
先是宏观上的一个印象,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古语:只是当时已惘然。整个考试过程自己就是在不停地做,停不下来地做,等做到手酸眼酸,坐到屁股也酸的时候,自然得心酸地交卷了。至于答得怎样,那已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见,它考察的是快刀斩乱麻,而非慢工出细活。不过,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也该对此予以刷屏式的理解。只是就这一点,就有很多人不适应,自然,就被早早地踹出局了。
在刘意考完最后一门的那一刹,他竟猛然有种全身都被抽空的虚脱感——越吹越大的气球,迟早涨破的气球,终于在这一刻,尽情地泄了气:啊,总算结束了!终于结束了!!一切,都结束啦!!!
于是剩下,一副空皮囊。
刘意又开始回忆起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细节来: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语文。语文既然身为学科之母,当然也就可借此延伸拓展、一窥全局。
总的说来,刘意觉得自己有得有失;但毕竟以失为主。
譬如基础知识题:拼音和成语。
刘意凭借先天良好的音韵感和后天密集的做习题,所以也只那么随口一读便选出了最佳答案。在对谐音多音的掌握上,他还算自如。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