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布对左右说:“林则徐瞎搞,像小孩子一样天真,不知道英国的船多大,炮多厉害。”
伊里到浙江走马观花,跑了一圈,向皇帝上奏:“林则徐此计不可行,人少则力不能敌,人多了,则敌人一定会发现,此计策很难成功,应当不要再提了”。
琦善在广东,伊里布在浙江,两个投降派大人物,遥相呼应。
1840年8月30日,直隶总督、大学士琦善与英国代表义律的白河口(大沽口)海滩帐蓬内谈判,义律提出:
一、清政府承诺处罚办事不公平的林则徐。
二、清政府承诺再派大员到广州,听取英国商人的冤情。
三、英军撤离定海。
琦善一面推诿罪责林则徐禁烟“措置失当”,说清廷将对林“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同时告诉义律,道光帝将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明情形,劝英人“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定能让你们英国人满意。义律等考虑到冬季不久即将来临,英军不宜在北方久待,于是折回广东。
9月中下旬,道光帝以琦善退敌有功,派他为钦差大臣,署理两广总督,前往广东负责对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邓廷桢“交部分别严加议处”,幻想以此息战谋和。
在浙江省,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一日,伊里布派家丁张喜,以六品顶戴,率员并携带鸡鸭牛羊前往定海,犒赏义律,告诉对方,林则徐已被革职,两国将罢兵修好,“以后好里还要讨好”,并乞求他们“让我们下得去,让我们奏得了皇帝,教我们皇帝下得了台阶”,丁张喜还收了英军回赠的大呢、哗叽、洋布、千里镜(望远镜)等礼物。
十三日,伊里布擅自与义律签订浙江停战协定,承认英军继续占领舟山及附近小岛。
十九日,义律、马儒翰带3千兵力返回广东,英军将领胞诅仍留3千兵力驻守定海。当时,定海镇总兵葛云飞要求乘英军减半之机,集中兵力,消灭英军,收复定海,伊里布不允。
伊里布边向道光帝奏称英国人“其言甚为切实,不致爽约”,提出“既然英军已撤去一半,我们所有浙江防兵,也应酌量裁撤”。边自作主张下令将安徽、福建调来的外省兵力全数撤回,浙江本省原有防兵进行大量裁撤,共撤防兵5600人,而且水勇、乡勇也都被遣散,共计不下十万军队,引起浙江人民的极大愤慨。
二十三日,镇海士绅、渔民、船户和商人散发传单,“鸣锣聚众千余人”,前往伊里布行寓请愿示威,反对撤兵妥协,并要求驻军坚持抵抗,保护人民安全。
伊里布不顾浙江人民反对,坚持妥协、投降,与广东琦善相勾结,彼此书信来往频繁。二人极力鼓吹失败主义论调,一唱一和,密切配合。
十一月二十一日,琦善向皇帝奏报广东会谈结果,义律提出商量好,另外给一个地方给英军屯兵,才能退还定海。道光帝听后拍案而起,说:“洋毛子还赖上了,下令伊里布,狠狠地打,决不能手软”。
十二月七日,道光帝又谕伊里布“痛加剿洗”,并下令所有撤走、谴散的军队,全部返回浙江前线备战。伊里布接旨后,却拖延观望,畏敌拒绝进兵,竟然向道光帝奏称:“制夷之策,在严守不在力战,在智取不在力敌”。
十九日,道光帝见伊里布迟迟不动,非常生气,再谕:“兵贵神迅,计必万全,务须一鼓作气,聚而歼旃。倘事前不知筹度,临时坐失机宜,朕惟伊里布、裕谦是问,恐不能当此重咎也。”
伊里布接受了义律贿赂的礼物,于国家的利益而不顾,阳奉阴违,按兵不动,将战机一误再误。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三日,琦善擅自与义律议谈《穿鼻草约》草案:
一、割让香港给英国,但税收仍归中国,由黄埔税所施行。
二、补偿没收英国商人的鸦片价款银币600万两,当即交付100万两,其余在1846年前交清。
三、承认中英两国的地位平等,两国官吏平等相待。
四、广州之通商,限阴历新年10日以内恢复,英商得至黄埔贸易,直至居留地安排妥当为止。
琦善拿了英国人的礼物,草拟了卖国《穿鼻草约》,又怕皇上杀头,日夜惶恐不安,尤如热锅上的虾米——弯了腰。
三日、六日、十日,琦善连续向伊里布发来书信,并向他透露:
人心恍惚,战守两难,不得已将该夷所请於外洋寄寓一节,允其代为奏恳。
伊里布与琦善本是一派,关系密切,沆瀣一气,十一日伊里布上书道光帝的奏折中,公然为琦善出卖香港行径辩解,奏章上写:
粤省现在情形,业已万分紧迫,琦善之量为允许,实因无可如何。对进兵收复定海,他更是灰心丧气,江、浙两省之兵,柔脆者多,劲勇者少,潜师进剿,非实在精锐之兵不能集事。若勉强遣用,一有挫衄,则敌气愈骄,人心愈沮,必致愈难措手,是以未便冒昧。
道光帝大怒:“伊里布一个大脓包,误国太甚,令他立即滚回去。”
道光皇帝立即任命江苏巡抚裕谦,为钦差大臣,赴浙进剿,令伊里布星夜回到两江总督本任。闰三月,命伊里布回京听候谕旨,所遗两江总督一职,由裕谦补授。四月,伊里布被押京传讯。六月,降旨交由王公大臣定罪。不久,著即革职,发往军队里效力赎罪,以示惩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