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中秋夜喜年忙碌
八月十四,金銮殿早朝,待议事毕,礼部尚书周之路奏请:“启禀皇上,离渊来使在殿外等候已久。”
凤眸微眯,师皓然缓缓道:“传。”
一旁,许高领旨便尖声道:“皇上有旨,传离渊来使进殿。”
众臣纷纷侧目,看向金銮殿之外。
只见两名身着离渊将袍的男子走了进来,若是师辰风或是叶锦在场,定能认出这两人,赫然便是洛远彬和顷宁。两人跨步走到大殿之中,单膝下跪行礼道:“臣洛远彬(臣顷宁)拜见轩帝陛下,轩帝陛下万安!”
师皓然令他们起了身,这时洛远彬捧上一个精美的盒子,道:“轩帝陛下,我皇有御笔命臣奉上,望轩帝陛下过目。”盒子中装的便是琰帝御笔。
有小太监接过,小步走着呈给许高。许高接过,双手呈上。
师皓然接过,打开,展信一看。凤眸似笑非笑,唇角微微勾起,颇有些耐人寻味。
信中寥寥几字:十年之期,勿忘。
果然是那人的御笔,如此龙飞凤舞,恣意张扬,也仅那人敢这般对他。
不远千里,以进献贡菊之名,如此大费周章,便是要明目张胆地将此信送到自己手中,还真像他的脾性。
师皓然将信放回盒子中,道:“琰帝之意,朕已知晓。琰帝所赠之物,可是在殿外?”
洛远彬回道:“回轩帝陛下,正是在殿外。”
师皓然随即命人将那些贡菊抬进殿里。 一众侍卫小心翼翼地将进贡之菊搬进来,又轻手轻脚地放下。
只见各异金菊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尽显婀娜。然,最引人注目当数最前面的那簇大丽菊,娇俏可人,傲然怒放,离渊国花果然名不虚传。
殿内众大臣议论纷纷,皆是对离渊贡菊赞誉有佳。
洛远彬和顷宁自是听到了众位大臣的赞赏,洛远彬站得挺直,脸上一丝得意。
郭白欣赏一番,小声对师奕倾笑着道:“如此绝色,琰帝可真有心了。”
师奕倾看了他一眼,语气不冷不淡道:“有心或无心,自当看皇上如何定夺。”
郭白只笑了笑,不语。
又过片刻,师皓然便道:“琰帝之礼,朕当收下。你便回禀琰帝,两国交好之愿,朕亦有此意。来人,将这些贡菊抬往御书房。”
郭白在心里暗暗吃惊,没想到座上那人竟直接下了这旨,可见其重视之程度。
离渊贡菊献毕,师皓然便令洛远彬等人待交换了国书,方可离去。
早朝毕,御书房议事。
瞄了瞄座上那位令人捉摸不透的浅笑,郭白想了想,便开口问道:“皇上,不知琰帝此举?”
果然如之前猜测的那般,是结好之愿?若非如此,琰帝为何这般兴师动众。但若真如此,琰帝此前毁约又是意欲何为。
郭白百思不解,摇了摇头,心道:知琰帝者,非那位莫属。
凤眸眯了眯,师皓然漫不经心道:“无非是他一时兴起罢了,竟让你们这般费神。”
郭白脸色微微惊讶,如此说来,是琰帝的玩笑不成?
师奕倾闻言,不禁想起了当日与君傲琰初次见面的情形,那人傲气凌人,恣意风流,会做出这样的事也不奇怪。
堂下一人不解,一人了然,然师皓然无意再多言此事,缓缓道:“遗孤之事查得如何?”
郭白随即回道:“回皇上,据前往安流国的探子回报,当年应是有人暗中相助,徐凌和那遗孤才得以在安流国隐匿。”
“何人?”师皓然语气变了变。
郭白又道:“若所探不假,便是安流郑王爷,苏道元。”
师皓然眉梢轻挑,道:“苏道元?如此纨绔之人,竟也牵扯其中?”
安流郑王昏庸之名天下皆知,不过是个仗势欺人之徒。
郭白思付一番,道:“郑王乃是安流权贵,在安流国想隐藏个人,也不是难事。”
玩弄着手中的玉扳指,师皓然道:“暗中查访,切勿惊动了安流那些人。”
郭白应了一声,领旨。安流国如今局势动荡,改朝换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着他们的话,师奕倾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道:若能寻得李娇,便是又离真相进了一步,只是不想李娇现下竟毫无踪迹。
此事毕,又说了几件事,师奕倾和郭白便去了御书房偏殿处理事务。
师皓然执起朱笔,便开始批奏折。许高随侍一旁。
又过一个时辰,茶已凉,许高又奉上一盏。
师皓然放下朱笔,拧了拧眉心。须臾饮毕,起身走出御书房,便见殿外各处已摆上了离渊贡菊,放眼望去,金菊满园。众侍卫见了他纷纷行礼。师皓然走到那株最显眼的大丽菊前,顿时奇香扑鼻。
负手驻足片刻,师皓然凤眸含笑,却不达意,缓缓道:“许高,你可还记得当年崇宁之行。”
许高忙回道:“奴才不敢忘。”
可不是十年前崇宁之行,皇上便认识了离渊二皇子,便是今日的琰帝。
师皓然唇角微微勾起,道:“你倒是记忆不错。”
许高道:“皇上谬赞了。”
俊逸的面上挂着似有若无的淡笑,师皓然看着眼前这些金菊,不由想起了那无双风流之人。
十年之约?
呵,就让他看看那人会如何。
云逍郊外,艳阳当空,万里无云,有雄鹰划过天际,往墟余山飞去。掠过大片树林,停了下来。却见此处深山竟有一间竹屋,清幽淡雅,宁静宜人。那鹰扑着翅膀叫了几声。
不多时,便见竹屋里走出一位鹤发白须的老人,他虽满脸皱纹,却仍健步如飞,想来身手不错。
只见他唤了几声,那鹰便飞到他肩上。
他摸了摸那鹰的头,随即把目光放在它的左脚处。只见那处系着一个小信筒。
他迫不及待地取下,展开。
字迹如凤舞恣肆,如龙飞怒猊。
信上狂草写道:师傅,多年未见,徒儿甚是想念。不知师傅在云逍可好?日前徒儿已派人将当时所种之菊送往云逍,此举于徒儿何意,想必师傅自是明了。望师傅勿怪。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