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闲暇之时,不若代徒儿前去试探一番。徒儿无双敬上。
将信上之言一扫,他长叹一口气,痴儿,真是痴儿。
掌心发力,将手中信震碎,他带着站在自己肩上的那鹰,便又进了竹屋。
翌日,便是中秋佳节,家家户户皆摆上了团圆席。
今夜皇宫设席大宴,帝王、太后、太子、齐王,及一众皇子妃嫔皆出席。齐王府自也在后院为下人们摆上了一道简单的酒席,便是为那些未归家的人准备的。
刘海平本是邀了王喜年回自己家里过中秋,两人午后便一道离了齐王府。刘海平的家距齐王府不算远,便在云逍西城一处,仅需走上两盏茶的功夫。只是因为平日里王府事务繁忙,他自是没多少时日回家。如今王府放了半天假,刘海平归心似箭,路上一直催促着王喜年。
看着大街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莲花状、有菱角状,形状不一,精致玲珑。王喜年看着眼花缭乱,在一家卖花灯的小摊子停了下来。两只眼珠子直盯着摊主手中那盏绘鲤鱼的影灯,王喜年张了张嘴,刚要问出一句。
“喜子,愣着干啥,赶紧走咯,你嫂子还在家里等着咱们咧。”刘海平见他停了下来,便喊道。
把目光从那盏影灯移开,王喜年应了一句,便跟上。
回到刘海平家中的时候,刘嫂子已经在门外候着了。刘嫂子一看到王喜年,便热情地把他迎进去,又是嘘寒又是问暖,令王喜年心里一阵感动。王喜年冲她憨憨笑着,喊了一句:“嫂子。”
“哎。”刘嫂子也欢乐地应了他。
刘海平也跟着开怀地笑着。家中两个小娃顿时跑出来,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不已。
刘嫂子早准备好了饭菜,就等他们回来。
五人合乐融融地用了饭,已是日落时分。
又坐片刻,王喜年便打算辞别。刘海平拦着他,道:“正巧了今日偷闲,你又回王府做啥?”他是想王喜年在王府里孤苦伶仃的,这中秋之际定会思家,便要将他留宿。
刘嫂子也跟着劝说道:“可不是嘛喜子,今夜你便在俺家住下吧,正好还有一间房。”
王喜年见他们如此热情,犹豫了下,道:“刘大哥,嫂子,我、我还有些事。”
刘海平问道:“你有什么事?不能明日再回去?”他整日几乎与喜子在一起,怎就没见他有什么事。
双眼晃了晃,王喜年支支吾吾了半天,没说出来。他不想说,他想要给阿倾送花灯去。
刘海平见他这样,以为他是不好意思,便道:“怎么,那事比跟你大哥过中秋还重要?”
王喜年点点头,又摇头。
是比较重要,而且很重要。
刘海平这下更疑惑了,这喜子整天愣着出神,还能有什么事如此重要。
他还想问下去,这时刘嫂子出来给王喜年解围,道:“既然喜子有要事,便让他回去吧,可别耽误了才好。”
再看王喜年果真没想留在这里,刘海平也不好再勉强,只得让他离去。
两人将王喜年送到门口。王喜年冲他们一笑:“刘大哥,嫂子,我这就回去了。”两人又嘱咐一番,叫王喜年路上小心。
王喜年憨笑着点头,便转身就走。
心里想着事,他越走越快。沿着原路返回,王喜年不一会儿便到了方才那个卖花灯的小摊子。
这摊主认得他。来他这里买花灯的大多是那些个小丫头,如此一个大汉子,长得魁梧彪悍,自是让人印象深刻。
见他站着不动,也不说话,摊主问道:“这位客官,可是要买花灯?”
王喜年正在看着那些精美的花灯,这时听到摊主的话,对那摊主笑了笑,指着其中一个花灯问道:“这个,怎么卖?”
摊主顺着他的动作看过去,只见是个样式精美的影灯,大体通红,上部与下底皆配贴金色的云纹装饰,下部装饰各色流苏,影灯绘鱼跃龙门图案,精巧夺目,栩栩如生。
摊主笑道:“客官可真好眼力,这影灯乃是出自大师之手,制作精美,鱼跃龙门更是寓意步步高升。”摊主侃侃道了一番,又说:“客官,您若有心想要,我给您算便宜些,一两银子便可。”
王喜年本是对他那一大堆话有些不解,只听他最后说出价钱,不由被吓着了。
一两银子!这可得卖多少玉米才够。
那摊主见他如此吃惊,倒是没有不屑,又极力与他说着这影灯物有所值。
王喜年看着那盏影灯,心里一下犹豫。
李家村每逢中秋素有赠花灯的习俗,可赠亲人,可赠友人,亦可赠意中人。
而王喜年便是想买下来,送与齐王。
见他犹豫不决,那摊主又拿出几盏花灯给他挑选。只是王喜年摇摇头,他莫名地觉得,就只这盏灯适合阿倾。
王喜年心一横,从怀里掏出银子细细数着。
一文、两文、三文……
数了大半天,原来他身上只带了五十文钱。这远远不够。
那摊主脸上笑容僵硬了下,也没说什么。
王喜年看着手中的银钱,再看看那盏影灯,眼珠子转了转,道:“你,你等我一会儿,我回去拿钱。”他突然想起来,床底下还攒了不少银子。
还没等那摊主答应,王喜年转身就跑了,直奔齐王府。
摊主冲着他的背影大喊:“客官,你可快点啊,这要收摊了。”
只是王喜年早不见了人影。
摊主回头看着那盏高高挂起的影灯,笑了笑。没想到那傻汉子竟识货,这影灯可不只一两银子。所用之材皆是上等物品,仅这云纹,还有这流苏,便不下一两。
他是闲来无事才做了这盏灯。原本摆出来也没打算卖出去,那些个小丫头无不嫌这灯太过繁杂。相较于其他红莲花卉图案的,这鱼跃龙门确实显得华丽。
王喜年匆匆赶回齐王府,直冲进屋子就从床底下翻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的便是他攒下来的银子,一共有三十两银子,先前林语赏了二十两,后又领了十两工钱。
王喜年拿了五两银子就又将盒子放回去,随即毫不多留,又跑出王府。
他越跑越快,正害怕那摊主已经不在了。
待一炷香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