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第二章雪(二)
首次报纸改革
又是一年春草绿。转眼进入了1956年。家里的那点小变故,早让接踵而来的诸多令人振奋的事儿冲淡了。
这一年,汪总编据说因为什么历史问题被公安部门抓走了(几十年后才知道,他是因为学生时代加入过三青团,并担任支部宣传委员,尽管他没有什么罪恶,参加革命时早向组织交代过,这回还是作为历史反革命,在肃反扩大化中被捕入狱,后冤死在狱中)。继任总编辑的是一位原来大家不太注意的读者来信组的组长林立栋。林比金建年轻两岁,参加革命却比金建早。那一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喜人时刻。开春,党中央召开了讨论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后来又提出文艺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方针。五六月间,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少奇同志在听取了新华社等新闻部门汇报后,还对新闻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从教条主义、党八股中解放出来,不要盲目迷信,要独立思考,更好地适合读者需要。人们称这个时期是“知识分子的春天”。
这个时期,《人民文学》先后发表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和《在桥樑工地上》及《本报内部消息》。尤其后者,编辑部同事们就像当年争读岡察洛夫的《我们的记者》那样,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冲动。
星期五上午工间操时,报社大门入口处的公告板上,出现了这样一则通知:
本星期六早晨团支部活动的内容:座谈讨论《本报内部消息》,结合本报座谈报纸改革,欢迎团员、青年踊跃参加。
北新日报团支部
第二天6点30分,长短针还没并到一起,小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团支部书记王明环视一下,没有一个迟到缺席的。有几个团外青年也参加了。
“就剩我们四个超龄团员,欢迎参加吗?”林立栋总编和金建组长以及读者来信组组长颜路等,也端着茶杯走了进来。
新闻改革,对于一切热爱新闻事业的人来说,如同一块吸铁石。
“欢迎,欢迎!”整个小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团的活动几乎成了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活动。没有参加座谈的只剩几名岁数大的公务员和个别行政人员。
人们从《本报内部消息》自然而然地也联系到自己的报纸及报社的内外环境。
“咱们的报纸缺乏一种朝气。”王明首先开腔:“除了报道生产、工作,很少涉及其他,缺少文化生活,更少接触家庭、婚姻和爱情。偶尔涉及点思想,也是板起面孔教训人。《本报内部消息》塑造了一个思想守旧、暮气十足的总编辑陈立栋,他干什么总是四平八稳,畏首畏尾。报纸办得干巴枯燥所以发行量也日趋下降。”
人们俾睨了一下自己的总编辑林立栋。此刻他也许正在心里诅咒着,在《本报内部消息》中塑造了一个和他同名同职务的陈立栋而令他有些尴尬。更为巧合的还有笔下的陈立栋的办公室,贴有一张不伦不类的广告画,而我们林总编的办公室也凑巧挂了一张一名女工拿着搬子,宣传双轮双铧犁的广告招贴画!现在林总编正举棋不定:贴着不好,拿下来也不是。正令他左右为难。
王明没有注意眼前的微妙变化,他从自己茶杯旁的烟盒中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两口,继续说道:“但我觉得,要办好一张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总编辑,更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如果马文元那样的部主任多了,报纸也难会有生气的。除此之外,也还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这就是包括市委及整个社会的支持。”
王明说到这里,人们发现林总编的神色似乎自然了些。王明结束道:“所以,我的观点,只有大家都开动脑筋,发挥毛主席所说的人自为战的精神——可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所谓的主观战斗精神——,集中大家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报纸才能更上一层楼。”
“博古说完了吗?”大赵觉得王明的发言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缺乏重点。他举起右手,看王明点头示意,说道:“不过我的想法——按照毛主席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既然办好一个学校取决于一个校长,那么办好一张报纸,也取决于一个总编辑。正象过去什么人说过,一个狮子要领导一群绵羊,可能战胜敌人,而一只绵羊去领导一群狮子,可能败给对方。所以,我觉得,如果咱们的陈立栋总编要是敢于冲锋陷阵,多领导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我们的报纸会办得更好、更出色的。”
没等大赵说完,人们哄的一声笑了。原来大赵顺口把林立栋总编错说成陈立栋总编了。
人们接着议论起《本报内部消息》的另一位女主人公——黄佳英。这位敢于坚持正义、勇于改革的女记者,一时成了我们新闻界学习效仿、竞相追逐的偶像。
“向黄佳英学习,搞好新闻改革!”随着夏季的到来,报改的热风开始吹拂中华大地。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开始从对开4版变为对开8版,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带活了整个新闻界。这个时期,每天报纸一到,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便无一例外地撂下案头的活,争相阅读、浏览。
“哎,今天《人民日报》的社论题目你们注意到了没有,《从一封党员来信谈起》。一看角度小了,不象过去板着面孔端架子。动不动便是为什么什么而奋斗。”这是我们组长金建的新发现。
“第8版新办的文艺副刊也挺好。”我说:“你看,杂文、诗歌、回忆录、文艺评论、游记。还有掌故、歌词、国画……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文汇报》这时期也办得挺活呢!琴棋书画,花鸟鱼虫都上去了。”王明向大家推荐。
“《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哎,‘梁山伯’结婚了,扮演梁山伯的演员范瑞娟还写了文章呢!”大赵首先发现《解放日报》登载的这篇小文,人们奔走相告。因为这类文章在我们党报上出现,可谓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
不久,林总编向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传达了《人民日报》改版经验,强调人民日报既是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要尽量多登新闻,扩大报导范围,增加新闻比重;讲究版面安排;增设文学性副刊;加强与读者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