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免拽着我的衣角不放,掉上几滴眼泪。
我和玲玲玩熟了,有时便领她一起去看电影,去北山公园赏花,逛百货商店。我还抱着玲玲一起照相。玲玲很懂事,在家帮助爹妈照看弟弟,吃的玩的让着弟弟,想方设法让弟弟高兴,从不让弟弟受委屈。
王明夫妇对我如同家人,所以我有时隔几个星期不去,心里就老觉着缺点什么似的。因此,当王明提出年三十到他家吃饺子时,我也就用不着推辞、客气了。
“钦华,明天就除夕了,咱仨上王明家去,除了买点水果、糕点,可不知还有什么规矩不?”
“北方风俗我也不懂,向老同志打听打听。”钦华道:“不过,我觉得一般都是老人面前礼多。古人讲过,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王明家老人在农村,家里就王明和王嫂,都是青年人,大概不一定讲太多的规矩。”
我俩都同意钦华的分析。他毕竟比我和李斌大几岁,又当过几年老师,礼仪各方面比我们懂得多,和他一起去作客,我俩心里好象有了些底儿,仿佛多了一座靠山。
当然,钦华一个最大毛病,是好耍点小聪明,好占人家点便宜。一起到食堂同桌吃饭,他能吃肥肉,却先把瘦肉吃光,再一个人慢慢地品尝肥肉。到买饭时,有时也许他真忘记带餐券,跟别人借完却老“忘记”还,上街一块买东西吃,他总是站在别人后面,看人家付完钱时,他才假装说:“嘿,我这有零钱嘛!”
这一次去王明和李祥家,李斌看我买四包糕点,他就抢着去旁边柜台买了四瓶酒。等我俩付完钱,钦华却说,你们两位小鬼都争着买了,我还买啥?
李斌早知道钦华好耍这一套,听了他这番话,也就乘势说:“那你就买两袋桔子或苹果呗!”说完向我眨眨眼睛,笑了。
“对,对,对!买几斤桔子吧,按咱们客家人风俗:过年大吉大利!”钦华表示赞同,第一次显得那么大方、慷慨,但他刚来到卖水果的柜台前,却两手一拍上下衣口袋:“喔唷!真该死!这回还真忘了带钱包!”
钦华这套却骗不过李斌的眼睛,李斌寻思反正我们都是熟人,也就不顾钦华脸面,上前一拍钦华屁股上鼓鼓的裤兜:“你真健忘,钱包不是装在这儿么!”
钦华却丝毫不感到尴尬,他把头一抬,眼睛向上一翻:“你看,人老啰,忘性大!”
女售货员称完桔子,我们等钦华付了钱,李斌还暗暗用胳膊肘碰我一下,诡秘地笑了笑。我们便信步往王明、李祥家走去。
住宅里不少人家都已贴上了对联,时不时还稀稀落落地响起鞭炮声,好一幅除夕的热闹景象。
王明家就要到了。尽管这个家的门槛我没少进进出出,但当我们第一次被邀到北方同志家过除夕时,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和不安。连见了面第一句话该说些什么好也不托底。
“哎唷,都在贴对联呢!”钦华一看王明和李祥夫妇都在各自家门口忙着,首先说道:“提前给你们两位大哥大嫂拜年来了。”说着,我们把几包东西和酒、水果分别递给了两家大嫂。悬在我心里的紧张局面就这样打开了。
我们先到李祥家坐了坐,然后便来到王明家。
“这是我老妹妹小娟。”王明向我们介绍道:“她在老家高中刚毕业。”
我虽然多次来王明家,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小娟。她长得细高挑儿,眉清目秀,梳两条小辫,和王明的小玲玲长的一样俊俏,胸脯已开始有些丰满。小娟不知有什么地方长得有些象我的童养媳阿珍。嘴角上的两个小酒窝特别迷人。阿珍自从上了两年夜校后,曾给我学着写过几封短信,我也一直给她回信,但后来不知为何看不到她来信了。阿爸也未提起。
“孔叔,都说我长得象我老姑,你说是吗?”玲玲问我。
“象,真挺象呢!”我立刻回到现实中来,并由此理会出北方人管最小的妹妹或最小的姑姑叫老妹、老姑、老姨。
“嗳!你们不是很想学学包饺子吗?”王明招呼我们:“这回跟你大嫂学。学费嘛,就一律免了。”王明一番话,把我们原来的拘谨感消除了。
“我们怕包不好。”想起南方客家风俗。想起钦华说过的“入门而问讳”,我不免仍有余虑。
“包不好没有关系,一遍生两遍熟嘛!”王嫂说。
“这可是除夕啊,不会有什么忌讳吧?”我终于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嘿呀,没有那些说道呀。”王嫂把揉好的面,用手一揪一个、一揪一个,间或发出脆响,我们也想试试,却难练这份功夫。王嫂接着拿一点面粉均匀地撒在揪出的一堆小面团上,双手轻按面团那么转了几转,一个个就都成了白圆球了。然后左手拿面团,右手握擀面杖,边擀边转,一会儿一个个圆圆的、薄薄的、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制出的白白的饺子皮便出来了。
看王嫂擀饺子皮这么容易,我也大胆的拿起擀面杖试了试。这一试可就让玲玲笑起来了。
“爸!你看我孔叔擀的——不是沾擀面杖上,就是圆不圆、扁不扁的。还不如老姑擀的好呢!”
“挺好。”王明说:“这叫多样化,有特点、有个性。”
我们学着包出的饺子就更惹人笑了:我包的饺子漏了汤;李斌包的饺子象合子,放到盖簾上立不起来,用玲玲的话来说,就是“我李叔包的饺子在睡觉呢!”
钦华到底比我们大几岁,包的饺子被王嫂打了80分。
王嫂问起我们南方客家人过年的习俗,我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起来。
说话间我无意中讲到和北方人过年家家包饺子一样,客家人可能出于很少吃面食,除夕、端午、中秋则家家酿豆腐。据说酿豆腐即是由包饺子这一习俗演变而来。
酿豆腐就是象包饺子那样,把豆腐切成小长方块,中间夹个小口,将肉馅夹到豆腐块中用文火炖熟。王明听了,觉得挺新鲜。他说:“肉馅和豆腐都是现成的,今年咱们就过一个南北合办的团圆年。”
这样,除夕之夜的年饭,除了饺子和鱼、肉外,又多了一个南方菜:酿豆腐。
“嗳!豆腐饺子还挺好吃呢!”玲玲第一个品尝后便夹着酿豆腐去喂弟弟。她没记住这叫酿豆腐而给它取名豆腐饺子。
王嫂原来觉得这和豆腐焖肉不是一样吗?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