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877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进了五月,指婚的旨意下来,兰馨晋和硕和章公主,指婚固山贝子多隆。

    所谓章者,成事成文曰章,大林木者曰章。又有珠玉宜章、行止宜章、文赋宜章等美溢之辞,喻意十分美好,皇帝对兰馨的宠爱可见一斑。

    但皇后此时却无半点欣喜之意,甚至隐有怒不可遏之势。

    究其原因,却是皇帝在旨意之外又另下了道口谕,说是体量兰馨年幼失怙,特旨不建公主府,只在在端郡王府中另辟一隅为公主起居,以便其体验家庭温暖。

    这无异狠狠扫了一巴掌在皇后脸上。

    任谁都知道兰馨除了初入宫时被当成皮球在各宫踢来踢去外那一小段时日外,一直都是养在皇后身边的,皇帝此言便如同在暗示她不曾善待兰馨一般?再者在京不设公主府,公主名份如若有名无实,且不说在名份上就低了其他皇女一大截,其处境更是尴尬莫名,远的不说,端看那内务府频频前来请示的和章公主陪嫁要按哪个品级归置,仪仗如何安排,公主及额驸的年俸几何等等,便可觑见端倪——公主婚仪,朝廷自有明典规范。再不济,不也还能比照和硕和婉公主旧例,何至于要事事皆请?

    不过是其心不纯,打着观望的心思而已。

    皇后挑起眉,睥睨着底下以额伏地战战兢兢的内务府小太监,缓缓道:“……公主婚嫁,朝廷自有定制。既无特旨,自是按旧例行事。平时动不动就引经据典,拿着祖宗规矩说事。如今区区小事,竟还要三番五次请示本宫,内务府与礼部那些大小官吏是在干什么?”

    威压之下,小太监怯怯不敢言,只不断重重叩头,不过片刻便见额上一片红肿。

    皇后见着心烦,她也知这小太监不过被人推来当替罪羊出气筒,其实不干他甚事的——内务府管着皇家的衣食住行,虽名义上皇后主持中宫,自可过问内务府之事。但实际上,其领管大臣都是朝廷有品级的大员,后宫不得干政不得见外男,皇后自也不好昭见外臣。若有事也只好通过宫人内侍传达——

    “回去告诉傅恒,实心任事可不是口中说说了事的。”

    皇后挥手让其退下。虽对富察家心有芥蒂,但对傅恒的能力和人品皇后还是认可的,自也不相信傅恒会眼界低到做下这等鬼祟事。但皇后也凿实不耐烦应付此等琐事,但完全不管又怕内务府底下的人弄鬼,暗地里委曲了兰馨,但索性借机将事推委给傅恒了事。

    这俗话说得好,现官不如现管嘛。

    小太监颤颤退下,心底暗舒了口气。好家在,他还以为这次得挨上个几十板子,屁股开花呐。

    那傅恒其实也挺冤枉的。

    他虽是内务大臣之一,但也是军机大臣,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尤其现下回疆平定之役在即,他更是分/身乏术,哪有空去管皇家那些吃喝拉撒鸡毛蒜皮的小事。可……

    谁让他顶着个内务府大臣的虚名呢?

    虽说这事要较真起来,皇帝大概也会偏向他的。可皇后都指名道姓了,他若还故做不知,那还不得坐实了他富察家恃宠而骄,仗着先皇后不将那拉皇后放在眼里的罪名。

    傅恒为人一向谨慎,就是在皇帝最厌弃那拉皇后的时候,他也从无不恭之处。何况如今帝后间每况愈佳,虽不及他姐姐孝贤皇后得意,但无谓在这种小事上得罪皇后。

    傅恒找了个空档往内务府转了一圈。

    他这个内务府大臣虽只是挂名,且上有和亲王,除他之外又另有三位担着内务府大臣名头的同僚,底下还有无数内务府世家出的小官吏,也一向不大管内务府的事,但圣眷在那摆着,威望也高。一盏清茶下去,又问了几句和章公主的婚仪诸事,打着官腔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不再开口。虽只是廖廖数语,可在场的这几个领管哪个不是老油条,闻音知意的,一下子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

    说起来这些内务府世家虽只是包衣奴才,但也是皇帝的奴才。别看品级都不高,却是最会看人下菜的,等闲朝官还真不放在眼里。但傅大人……

    说老实话,这事倒也不是有人刻意刁跷什么的——不说什么圣眷不圣眷的,皇后的身份都还在那摆着呐,谁敢阿——不过因皇帝那道突如其来的口谕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才让人生起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顶上的几位大人,除了傅大人真的忙于国事外,其余几位哪个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阿。

    只先前皇后发话说了照旧例,现在傅大人也出面了,别看话说得温和,可若听不出个中的敲打之意,他们也都不用在内务府混了——谁不知道这傅大人是皇上眼前一等一的宠臣阿,这该不是也有皇上的意思在里面吧?

    内务府的人都是人精子,当下也不敢再拖拉推委,虽也不过四平八稳照着规矩做事,但也惹得礼部的人没少在心里直骂娘——先前就知道在那拖迤,现在倒反过来催起我们来了。

    就是和亲王,在家披散着辫子也没少骂人——这个傅春和的手够快,他还想再拖上几日等事儿再闹大一些才出面,才好还了皇后的人情嘛 ——这和亲王虽然平常不干正事,可好歹兼领着内务府,底下那些人的小动作哪里能瞒得过他?不过他心里还有别的盘算,才暂时任由底下那群奴才作耗罢了——谁曾想一个不留神,竟让傅恒给搅合了。

    倒是皇后,难得的在兰馨面前感叹了几句:“闷头做事、为上分忧,见宠而不骄,富察家有傅恒在,可保二十年无虞。”

    兰馨抿嘴笑了笑。岂止二十年无虞,只要皇帝还在,富察不仅荣宠不衰,还出了个“生贝子死郡王”福康安。想十二身为嫡子,就因皇后失宠,境况凄凉,至死也只是个无名无号的皇子,直到嘉庆“开恩”才追封了个贝勒爵位。亲子尚且如此无情,反倒是对福康安宠爱有加。若说是因他有战功,但朝廷上下有功将领如海兰察阿桂之流,功勋又岂弱于他?但也只有他福康安一人假报战功居然还封了贝子,死后又追封郡王,配享太庙赐谥“文襄”。如此宠爱,也难怪后世野史中对他是皇帝私生子的猜测不绝了。

    只是纵是心有不平,现下却不是与富察家结仇的时候。再说那傅恒能走到今日,可也不全是孝贤皇后之功,那是有真才实学的。况且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他对皇后也确实从无不恭之处(当然,内宫无旨不得召见外臣,傅就是想不恭也无从不恭起)。

    “都是女儿不孝,累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