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6第 76 章第(2/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来不曾因女色而在国家大事上犯过糊涂的。以太后对皇帝的了解来说,皇帝虽说真是很有可能因着孝贤祭日一时心情膨彭头脑发热而随口应诺了魏氏什么,但同样的事后反出尔反尔也一样是皇帝的强项,难道你还敢却去皇帝理论不成。而魏氏再得宠还能比得过慧贤?昔日皇帝对那慧贤,还不是给了她无数不当给的承诺,慧贤也因此才敢恃宠骄狂。可到头来呢?就因为一句帝后失和非社稷之福,不但皇帝的承诺尽数打了水漂,而且她在生前皇帝就没真正让她有越过孝贤的时候(跟皇后同等待遇不算越过),更别说取而代之。现下皇帝春秋正盛,且成年儿子中不乏有才华出众者,更兼有两个嫡子,只要皇帝尚存一丝清明在,就绝不会选择一个母族低下且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的儿子——皇帝或许不介意答应自己的宠妃一些无关大雅的事情(如去年关于七格格的封号,反正封号再好听,最后也是用来和亲蒙古的),但凡有关社稷的大事,只要魏氏敢开口在皇帝面前说上一句,大概现在就轮不到太后操心了——所以不管皇帝曾应允了魏氏什么,端从(连)皇后(都能)轻易打消将十四阿哥记到孝贤名下的事上看,便知皇帝对此事并不上心,不足以为惧。

    而魏氏素来玲珑且颇懂皇帝心意,怎会看不清皇帝此举背后的含义,按常理来说,更当韬光养晦维持一惯卑谦的姿态,以图再进身之策。可魏氏居然会将手脚动到兰贵人身上,令太后愤怒的同时也不由得大惑不解:不该阿,魏氏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照理说不会短视到的以为有了儿子就万事大吉了阿!这宫中已出世的未出世的孩子每年夭折还少吗?难道真是想儿子想昏了头吗?

    太后可不大信。

    许是因为看多了宫中的女人无所不用其极的争宠手段,太后遇事忍不住就往阴暗的方向去想,魏氏想夺回儿子或许不假,毕竟以色事人色衰则宠驰,这宫里的女人可都知道皇帝的宠爱是最不靠谱的东西,只有儿子才是最可靠的(看看人家愉妃,虽说多年无宠,可有了个五阿哥,这些年来宫中也没人敢怎么怠慢过她)。再说了,儿子可也是用来争宠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阿。可夺回儿子的法子那么多,魏氏只要确保宠爱不失,寻机再在皇帝耳边吹吹枕头风,把儿子抱回去也并非不无可能,魏氏却偏偏不惜冒着得罪她的风险去招惹兰贵人,这其中若没有猫腻,打死太后也不相信。

    当然,这事儿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引着魏氏去招惹兰贵人。可以魏氏的心计手段,这种可能性并不高。何况太后打从心眼里觉得就算那魏氏真是中是别人的计着了别人的道,可你魏氏若真没那个心思,别人还能强押着你去害兰贵人不成。所以阿,这事儿说来说去来罪魁祸首还是因为魏氏的包藏祸心。

    既然如此,在太后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人从中使坏的痕迹的情况下,怪罪魏氏自然也算不得迁怒了。要知道,兰贵人纽祜禄氏进宫可是担负着在下一代皇室成员中传承纽祜禄家血脉的重任的(再出一任皇帝纽祜禄是不敢想了,但只要能诞下小阿哥,看在太后份上,亲王爵那是板上钉钉的,纽祜禄家就能再尊荣两代),可经这一闹……好吧,皇帝看在她这个太后的面上是没有追究了,但心里不待见兰贵人那是肯定的,从此以后兰贵人只能坐冷板凳那也是板上钉钉的——再怎样十四阿哥也是皇帝的儿子不是——再送个女儿进宫?别闹了,因为知道皇帝无法容忍朝堂上又出现一个储如“佟半朝”似的强势外戚(若非孝贤早逝永琏永琮夭折,皇帝也不会如此重用傅恒,富察家自然也没有今日的权倾朝野),太后就一惯对娘家纽祜禄氏多有压制,纽祜禄家尊荣是有了,但说到实权,大清开国至今大概没有哪家外戚像纽祜禄家一样徒具荣华却无实权的了。甚至为了不引得皇帝猜忌,就连当初选择在进宫的人选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兰贵人姿容明秀,但并不是皇帝所喜的那种娇怯怯的江南女子类型,并且性子稍嫌骄横驽钝了点,但有太后这尊大佛镇着,倒不虞会吃什么亏,所以太后的兄长现任的承恩公遵照着太后吩咐从家族适龄的女孩儿中选中了她,无非是想在皇帝面前摆出一种安于现状、无意坐大宫中势力的姿态——看吧,咱若有意献美,还能不投您老所好?——而事实证明,太后她老人家实在是太太太了解她这个皇帝儿子了,兰贵人顺利入宫承宠,并且碍着太后的颜面,倒也还算得宠。可让魏氏这么一搅和,纽祜禄家的如意算盘算是全部歇菜了,且因为之前那种本份的姿态摆得太高,纽祜禄家还真不好急冲冲的再送人进宫了(就算要送,那也得等下一次选秀不是?)。

    纽祜禄家的人不满那是肯定的,可也不敢埋怨太后,但对始作蛹者的魏坻,承恩公夫人太后的嫡亲嫂子在进宫请安时可没少在太后耳边吹风。这样一来,原本就对胆敢冒犯她的权威的魏氏深恶痛绝的太后自然更加厌恶魏氏,可问题在于太后就算对于横插一脚打乱了她的计划的魏氏再恨得牙痒痒的,但因为皇帝的难得大方,太后还真不好在明面上再责怪魏氏——皇帝可是“看在太后的份上”才把事情压下风过无痕,太后总不能驳了皇帝的好意吧。

    也因此,久侍太后、最会揣摩太后心意的桂嬷嬷才敢乍着胆子给太后出谋献策——

    “老佛爷,老奴有个想头不知当不当说。”桂嬷嬷垂眉低目,见太后颔首点头,才恭谨的继续道:“老奴以为,皇后娘娘现下正当静养,虽有舒妃娘娘代理宫事,到底事繁多杂,怕是力不从心。老佛爷一向慈悲怜悯,若能抽空指点舒主子一二,舒主子岂有不感激之理。”

    此话显然深合太后之意。要知道,因为兰贵人性子骄横驽钝,太后未雨绸缪,防着有在兰贵人身上下功夫使坏,其身边的人都是经过桂嬷嬷唐嬷嬷等精挑细选的,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可这样还是被魏氏钻了空子。偏偏现在又说不清了,那也只有从别的事上下手去查魏氏了——这记名到孝贤名下的事能迅速传遍朝野,太后可不相信这其中没有魏的功劳。

    也是那魏氏百密一疏,没在传言牵涉到孝贤时就清理干净手尾,结果太后这一插手,还真是拨出萝卜带出泥的查出不少事儿,结果连太后自己也吓了一跳。好家伙,这魏氏的胆儿有够肥,手也伸得有够长的呀。敢情不只坤宁宫,连哀家这慈宁宫、皇上养心殿也都快成了筛子了。

    这下子,魏氏有胆子在太岁头上动土也说得过去了——怕不是摸到哪些影子,自以为捏住了她的七寸了。

    看

    -->>(第2/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