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更完
皇帝看着皇后笑语彦彦的与兰馨逗着小十三,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所谓的天伦之乐吗?
不过,看着皇后与兰馨将心思都放在小十三身上,感觉受到忽视的皇帝陛下忽然郁闷了。
兰馨偷偷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不由暗暗好笑。皇后似无所觉,将小十三抱了过来,也不叫李氏,亲自用温手巾将小十三白白嫩嫩的小手擦干净,又将槐花糕掰碎了喂他吃了几口,便停了手。小十三不干了,在皇后的怀中可劲的噌着,指着槐花糕,“吃,吃。”
皇帝看着有趣,便指了自己面前的那碟道:“吴书来,把朕的这碟给十三阿哥端过去。”
“皇阿玛,”吴书来尚未动作,兰馨已娇嗔着道:“那是用糯米作的,小孩子吃了不易克化,不宜多吃。”又见皇帝似乎有些挂不住脸面,便道:“再说这槐花糕是兰儿特地为皇阿玛您作的,您怎么可以吃都不吃就全赏给了小十三呢?”
皇帝如此一说,便将那点子不悦抛开,笑道:“兰丫头哄着朕开心的吧。朕在皇后这可是等了你的点心老半天阿。”
兰馨不服气道:“兰儿哪敢哄您阿。兰儿本是以为您国事繁忙,怕是在皇额娘这里呆不久,早叫人将点心送到养心殿去了。何况这些点心都是兰儿看了太医给您把的脉案后特意做的。”
皇帝的脸一沉,声音也威严了起来。“谁把朕的脉案给你看了?”想到令妃跟他说的延禧宫最近有人探头探脑的,似乎在窥视圣体一事,脸色越发难看了。
兰馨似乎被他吓到了,吱吱唔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皇后见状,便道:“兰儿是在臣妾这儿看到太医院的脉案的。”
皇帝瞭了皇后一眼,闪着寒嗖嗖的光。
皇后却丝毫不惧,慢条斯里的将小十三交给李氏,让她先抱到偏殿休息,才道:“太医院将皇上的脉案送到臣妾这儿,恰巧兰儿也在,这个傻丫头听到太医说皇上最近辛劳过度,夜间有些盗汗,便特地学去学了槐花糕,想着做得好了再进给皇上的,可巧今日皇上就来坤宁宫了。”
皇帝恍然,想起皇后向来有查看他与太后脉案的习惯,当时是向他备过案的,太后还曾赞过皇后为人细致,他便也顺水推舟允了太医院的院判每隔十日将他与太后的脉案送给皇后过目。
兰馨方才醒过神来来,拿起帕子捂住口鼻静静的掉起眼泪。皇后安慰的拍拍兰馨的手,却惹得兰馨愈发不可自抑委屈起来。
皇帝见错怪了兰馨,便稍稍缓和了口气,温言问兰馨道:“那又怎么想给皇阿玛做槐花糕?现在又在哪寻得的槐花?”
兰馨稍稍止住抽噎,便放上了帕子,顶俏的鼻头有些发红,回道:“兰儿想着药补不如食补,但问了太医院的院正,他说糯米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但皇额娘说糯米有收涩作用又极柔黏,怕皇阿玛多食会难以消化,便嘱了兰儿加入槐花。现在槐花虽未开放,不过皇额娘这里有去年收集的晒干了的槐花。皇额娘说皇阿玛的肠胃不佳,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正适合皇阿玛用,便每年都晒了许多备用的。”
一番话说得皇帝心头暖洋洋的,又愧疚了几分。还是皇后好阿,老夫老妻的,啥时候都惦记着他的身体,却从来不到他的面前张扬。
皇帝性喜食肉,又爱吃一些香辣油腻的东西,常年都受便秘之苦,太医也说过这槐花有润肠通便防治大便的功效,每年都会制一些槐花茶之类东西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说来,这槐花糕倒是皇后与兰儿的一片心意,朕要多吃几块喽。”皇帝抚须笑道。
皇后却谦逊的笑道:“这臣妾可不敢居功,这槐花糕从选料到制作,皆是兰儿亲手所为,臣妾也不过动动嘴皮子而已。”
兰馨却搂着皇后撒娇道:“哪里,皇额娘的功劳最大。您日日操劳宫务,对皇阿玛的事却事事挂历心,兰儿若无皇额娘的指点,哪里想得到要作槐花糕。”
皇帝欣慰的看着眼前母慈女孝的场景,觉得皇后其实也没那么严肃,想是平时操劳宫务累着了才总板着脸。
少倾,永瑆永璂从上书房下了学来给皇后请安,见到皇帝在坤宁宫也小小的吃了一惊,不过永瑆年纪虽小,却比永璂更老道一些,半点也没表露在脸上。两人规规矩矩的向皇帝皇后请了安,又向兰馨问了好,皇后又留他们下来一道用饭。
永瑆永璂谢了恩,便不住的拿眼角看着偷看皇帝。皇后留他们一道用饭那是常事,但皇帝平时甚少出现在坤宁宫的,两人自记事起,除了宫中的年节大宴外,也不曾与皇帝一道用过膳的,所以理所当然的,小哥俩都以为皇帝定不会留下的,便小坐的半个屁股,准备着随时起身恭送皇帝。
因为太过紧张,两人连皇帝的问话都没听清楚,半傻愣着。皇帝心中不喜,觉得两人皆是朽木,面上不由带出几分厌弃:“可见你们皆无心向学,真是儒子不可教也。”
永璂眼眶儿一红,就要掉出泪来,永瑆处事虽老道些,到底也只是五岁的孩童,也委曲的咬紧了下唇,看在皇帝眼中,更是觉得二人不识大体,难堪大用。俗话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现在就这般的不求上进,将来必也是庸材一个。
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便要说话,兰馨暗叫不好,她深知小十二小十三就是皇后的逆鳞,最看不得他们受了委曲,若让是跟皇帝起了冲突,那近些日子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便急忙挤出一丝笑容道:“皇阿玛,您看小十一小十二还不好意思呢。”又柔声对他二人道:“别不好意思,跟皇阿玛说你们最近都学了些什么,说不好也没关系,皇阿玛不会怪你们的。你们才五岁,进上书房也没几天,比起其他兄弟六岁才进的上书房,已经很了不起了。”
皇帝正在讲当年五阿哥有多么聪颖好学,听了兰馨的话才想来,十一十二还要差好几个才满的五周岁,比得其他皇子已是早进学了一年,又是年后才进的上书房,便有些讪讪然。
“虽说年纪小,但进了上书房也认真学习,不能像以前一样懒散。”皇帝有些理屈,不过心里还是觉得十一十二两人比不得永琪聪明,只是不好说出来扫兴罢了。
永瑆咬咬牙,恭敬的说了句“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永璂却吸吸鼻子,含着两泡泪水,道:“儿臣没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