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儿臣很努力哦,纪师傅还夸了儿臣呢。”
皇帝见永璂还回嘴,心中本有些不喜,又听得他那样的话,更是不信,对纪晓岚那个人他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恃才傲物,对学生更是常常鸡蛋里挑骨头的,他都听永琪抱怨了好几次了,不过他对诙谐风趣的纪晓岚还是比较喜欢的,便也没当回事儿。
“那你倒说说纪晓岚是怎么夸你来着。”
永璂见皇帝似乎不信,便急了,道:“是真的,纪师傅说儿臣的书读得好,还夸了十一哥,说他年纪虽小,写的字已经有些风骨了,若是多加努力,日后必自成一格呢。”
皇帝听了倒来兴趣了,叫永瑆当场写的几个字,见确实不错,点评了一翻赞了几句,又问永璂道:“十二都学了些什么?背一段给朕听听。”
永璂偷偷瞄了一眼皇后与兰馨,见她们都鼓励的朝他点点头,心下稍安便开口背诵。“……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 百事坏 ……”声音清脆响亮,偶有忘了的,也在兰馨的暗示下很快就想了起来。
皇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点点头,道:“哦,是弟子规,可知怎么解?”
“知道。”永璂兴冲冲的回答,“纪师傅有讲解过,这是说同样都是人,类别却不一定整齐,就一般说,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嗯。解得也还说得过去。小小年纪能这样也算是难得了。”皇帝有些赞许,又问道:“怎么启蒙不读千字文三字经,反而先学了弟子规?”
永璂被皇帝一赞,笑得眼睛都眯了。
“千字文和三字经儿臣和十一哥都学进了,是皇额娘教的。”
“哦,是皇后教的啊。”皇帝有些不敢相信,皇后会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小儿启蒙的文章他倒不奇怪,只是他一直觉得皇后的为人严肃急燥,应该没有什么耐心教小儿读书才对阿。还连十一也一块儿教。“难得能早早就进了学,皇后真是辛苦了。”
“臣妾只是无事时教他们识几个字而已,不敢当得皇上的夸奖。”皇后波澜不兴,道:“倒是永瑆勤奋好学,早早就说了要进上书房念书,永璂舍不得他十一哥,臣妾索性让他们小哥俩一同进了学。”
一句话,既不居功自傲,又向皇帝解释了十一十二比其他阿哥早进学的原因,还夸了小十一,间接向皇帝证明了永瑆在皇后这过得很好,皇后这个嫡母当得很称职。
兰馨对皇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有如此的改变感到不可思议,却又觉得理所当。皇后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嫡女,也是在大家族的明争暗斗,明嘲暗讽之中长大,又怎么可能不懂得那些手段,之前她之所以吃亏,兰馨分析了下,多半是她太过在意皇帝,便乱了分寸,再加上性子骄傲,不屑用那些下作的手段,才会让令妃屡屡得逞。
不过,为母则强。虽说要让皇后改掉性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便她现在的改变已经够让兰馨惊喜的,起码证明,在她心中,小十二小十三的份量比皇帝更重一些,让兰馨稍稍感到放心,这样子的皇后才不会轻易去激怒皇帝。
她看了眼永瑆,对他低调的回答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儿臣哪里有皇额娘说的那么勤奋好学,只是平时想见八哥,八哥又了成了年的阿哥,不便总是来皇额娘这里,便想出了这么个法子,难为皇额娘还同意了。”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皇帝大笑,“无论如何,殊途同归。不过既然进了上书房,就要好好的学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要跟你们五哥多学学,你们五哥的勤奋好学可是出了名的。”
永瑆永璂困惑的对望了一眼。跟五哥学?学什么?他们进上书房快两个月了,都没见五哥去过几次,也没派个人去跟师傅过一声,纪师傅都不怎么理他的。难道要他们学这个吗?可皇阿玛又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困惑哦。等一会问问兰姐姐好了。
两个小包子暗下决心。
兰馨看了一眼永瑆永璂,暗暗好笑,心知他们在想什么,到底还是小孩子阿。这几天她天天派人到上书房给他们送点心,也惠泽他人,当然知道永琪经常无故去上课的事,奇怪的是纪晓岚虽然不喜欢他,但也由他去,从来都不管他,也不曾去向皇帝告过状。也就是皇帝还总是以为永琪勤奋好学吧。
“皇阿玛,既然小十一小十二这么用功,您可不能小气哦,要赏他们什么阿?”兰馨俏皮的笑道。
皇帝很高兴。“好好,赏赏,吴书来,去把朕的那对玉龙镇纸拿来,永瑆永璂一人一个。兰儿也要赏,嗯,就赏兰儿一个称……”
“咳咳。”皇后咳了两声,皇帝才想起这事尚未公开,生生的把其它几个字吞了下去,“把上次进贡的雪缎拿来赏给兰儿。”
一时间,屋内齐齐谢恩,皇帝愈加高兴,觉得妻贤子孝,人生得意莫进于此。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