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萍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一 伤逝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默然目送林屏轩远行后第三天,静怡便向邱辉林辞了工作。她想过几天后先回家乡,在爸妈身边陪伴些日子,并告诉他们要去上海工作的事。

    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凉爽中夹着寒意,这两天一直下雨,到了今天周末,雨仍在索索地下,午后起了大风,呼呼地吹得窗玻璃像要碎开,间或风声稍歇,被掩住了的雨声便涨满了人的耳膜。

    静怡微合双目躺在床上,伴着窗外的雨声,脑里流转着一个人的音容——明光。

    明光去世的消息,是几天前黎莉在一封短信里告诉她的:

    明光走了,永远地走了。

    短短九个字让静怡触目惊心,她反复看过几遍后,无奈地心想:“这是真的。”

    窗外的雨飘打在玻璃上,顺着往下淌,似乎是黎莉伤心的泪水。外面沉沉的天色,滴沥的雨声,又宛若黎莉那阴郁的面容和幽咽。静怡心里对自己说,“他走了,永远离去了。”

    明光高考失意后随父母移居佳木斯。他曾向父母提过与黎莉的关系,据说是因父亲的执意反对,使得这起恋情渐渐凉了下来。父亲的理由是,高考未遂,两人生活工作还未独立,各自的未来尚不知所踪,而且身处异地,继续谈下去难免成为“包袱”。明光虽觉父言不无道理,但自感与黎莉心音契合,难以割舍,无奈父命难违,只好顺从。日久后这份情缘便无疾而终。

    无论对明光还是黎莉,真所谓命运多舛。黎莉后来与李金生的离异,归因于后者的放荡生活,对此,静怡原本多少有些预感,但对明光的去世以及其中细情则无从得知。上周从黎莉的短信里得知这一噩耗后,她情不可待地打过电话细问,听着那端黎莉的声音,静怡止不住想哭,而黎莉的言语倒还平静,只是从话音中听得出,她已经十分疲倦。她告诉静怡,她刚从佳木斯回到自己家里,黎莉的话说得很慢,“……此前,我询问过一生从医的爸爸,走访过能访到的医学专家,带去了能弄到的最好的药物,在绝望中盼着奇迹的出现……。但是,终于没能挽留住他。”电话那端象是出现了静音,十几秒里听不到人声,静怡正想说话,那边又传来了声音,“孟姐,现在只我一人和儿子守在老爸身边,我想来你这里,来和你住几天,换一下心境。”静怡当即答应了,她期待着与自己的挚友重逢。

    明天是黎莉到京的日子,静怡头天便为黎莉收拾拆洗好了要用的被褥,铺好了松软的床铺。给黎莉用的床单和被罩的花色,都和静怡自己的一模一样。她还特地新买了一对自己喜爱的枕巾,分别铺在两人的枕头上,她要重温从小就有的两人在穿戴和卧室用品上保持一致的习惯。临窗桌子上,放着她悉心呵护的林屏轩送她的那盆火鹤花。

    第二天,天色放晴,静怡忙着将屋里收拾停当,到用过晚饭后已快八点半。正想走,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去从箱子里取出一张六寸大的她和黎莉在中学时的合影,将它压在桌上的玻璃板下,又用洁布将玻璃板擦亮,站在桌边看过几眼,才出门奔往车站。

    火车是正点到的,透过站台上的灯光,看着远端蜿蜒而来的列车,静怡止不住一阵兴奋,她迎着车来的方向,穿过站台上的人众,一直走到站台的尽头,去迎下久别的挚友。

    车头喘着气驶进车站。她数着从身边移过的一节节车厢,一节,两节……,忽然,一眼瞧见从一个车窗里探出的半个面孔,好熟悉!越来越清楚了,对!就是的。车窗越来越近,她情不自禁地喊了声“小莉!”那面孔闻声一动,立即从车里向她伸出手来,她也上前将手伸了过去。然而车身一点不理会人的感情,例行公事地驮着黎莉从她身边滑过。她又情急地穿过人群,追了回去。

    黎莉手里拎着一个小黑皮包,随着人流走下车,和迎上来的静怡紧紧握手。黎莉没有话,静怡却从她那疲惫的眼神和深陷的眸子里感到了她那强掩着的悲戚。静怡心想,“是啊,离了婚,之后又无奈地看着旧时的感情中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碎心裂魂的啊。”

    “咱们出去吧。”静怡轻轻地说,眼睛柔柔地看着黎莉。

    “好的。”黎莉点一下头,手依然和静怡握在一起。两人跟着人群,缓缓地流出车站。

    “你这次出来,家里黎叔和孩子安置好了么?”静怡知道黎莉的母亲已在多年前去世。黎莉离婚后,带着儿子回到父亲身边,现在能与她经常相伴的,惟有需要她伺奉的老父和需要照顾的儿子。

    “都安置好了。”黎莉安详地回应,走过几步后接道,“我爸也说,我该出来几天,来和你叙叙旧,调节一下自己。他说他能照顾了自己。”

    一路上,静怡给黎莉讲说一些北京的天气,和自己工作生活的泛泛话题,不去提黎莉自己的事,生怕触着她的受伤的心。

    回到住处,推门入室,静怡招呼黎莉坐下休息,将沏好的一杯绿茶送到她手里。

    “喝点吧,一路上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一定累了。”

    “还算可以吧。就是夜间行车那段路程难受些。附近的一些乘客一路上放声说笑,而且不顾邻座,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列车员也不好管,弄得车里空气很糟。”

    “我也碰过这种情况。一个车厢里遇上这样一拨乘客,真让人腻味。”

    “这就是人说的‘国民素质’吧。听说在人国外,看不到在公众场合里有这情况的。”黎莉呷下一口茶,起身去将杯子放在桌上,眼光落在玻璃板下的那张六寸合影,凝注少顷后喟然道,“多少年过去了,你还保存得这么好。”

    “这张合影记录着咱俩的当年,这次你来我把它拿出来压在桌上,可以一起重温那些日子。”

    “合影那时候,打破头也想不到咱俩今天的情况,”黎莉回转身来在床边坐下,“不过,比起我来,你现在要好些。挣脱出来打拚到今天,算是‘北漂一族’里的成功者吧。”

    “‘成功’,得看怎么去说了。我不过是从饥饿线上挨了过来,有了衣可蔽体,食可果腹的淡泊生活,比起人真正的成功者们,就天差地别去了。”

    “那是自然,不是常听人说么,人比人,气死人。咱根本犯不上和那些人比,知足常乐是了。孟姐,我真羡慕你的日子,逍遥自在,我要当初像你一样蹦出来就好了,只可惜手上没有你的技术。”

    看着黎莉的话渐多起来,神情不再象下车时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