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萍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 徒刑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传闻终于成了现实。不出一个月,静怡所在的高考补习班便中途停办。学员们各择所愿,或继续补习等待来年再考,或寻找工作从此就业。

    经过一番周折,静怡被分配在矿区的铁球厂上班。这个厂主要是生产铁球,供给矿区选矿使用。开始时她被分配在铸造车间做一名翻砂工。她喜欢这里的工作,师傅待她很好。师傅们浑厚而且爽直,文化层次多数不及静怡,和静怡文化相当的人多是些青工。青工中除上班外,业余时间各有爱好。其中一位人称大宝的青工,对诗词的酷爱程度给静怡留下了印象。静怡在校时喜爱文艺,对文学作品也很感兴趣,知道大宝喜欢写诗后便有意索读。开始时大宝不肯,过了些日子见静怡态度诚恳,便拿出自己作品给她看。客观而论,这些作品只算得爱好者中的习篇,静怡读后却不乏兴味。之后两人一起慎句酌字,寻求韵律,日子长了,情感在彼此间萌生,大宝在拿给静怡的一些作品中,时时露出对情感的向往。也就在这时,一位叫王丽娟的女子与大宝的情感纠葛浮了出来。静怡来厂前,大宝与王丽娟虽有交往,在情感上却未涉深。但另方面,王丽娟常随大宝左右,给人一种恋情已成事实的感觉。

    静怡原本对大宝有好感,但深层感情上止步不前。昔日的经历使她不敢贸然涉足。得知王丽娟的事后,她庆幸没有牵涉,并有意拉开与大宝的距离,保持平静无扰的心境。

    一天下班,静怡准备离厂时,大宝边脱工作服走到她近前说,

    “你像是不如以前喜欢诗了,我明白是什么原因,希望你不要想太多,最近写了首诗,你有工夫看看,给点拨点拨。”说毕,将一张诗稿给了静怡,挥手离去。

    回到家,静怡拿出诗稿,是一篇七言诗:

    明月千里我近思,

    少年心事爱花枝。

    遣词措句你寻韵,

    兴味盈然静中动。

    洒墨流连怡诗园,

    同趣共甘未肯散。

    看过一遍后她将诗稿收起,对诗里心境未做细品。

    改革的大潮冲击着旧体制,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在这股潮流下被冲垮卷走,小铁厂便是其中之一。

    竞争,淘汰,适者生存,成为此期间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小铁厂的职工们各自流往不同方向,静怡要去的是一个机械厂,是一家尚能维持的国营大厂。离开小铁厂前,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静怡在厂门口和大宝不期而遇。大宝问:

    “听说你要去一家机械厂了是么?”

    “对。”

    “哪天过去?”

    “下礼拜,手续都办好了。”见大宝欲言又止的样子,静怡补道:“你呢?”

    “去向还没最后拿定,相信不会太久的……上次给你的那首诗看了么?”

    “嗯,看了。”

    “怎么样?你还没有给我点拨呢。”

    “我水平不如你,跟你学还学不够呢,怎么能说点拨。再说我也没像以前那样细抠字句。”

    “哦,是这样。你就要离开了,祝你以后顺心如意。你回去再看看那首诗,好,再见!”说完挥一挥手便自离去。

    静怡来到机械厂后,被安排去操作天车。登上十多米高的天车,开始觉得头晕目眩,不由得感到自己的渺小。到后来适应了,这种心态又转到了反面,起吊,挪位,许多张面孔朝她仰视,感到成了注意的中心,舍我其谁的感觉在心里抬头,她喜欢上了这个行当,喜欢上了这个岗位。

    接下来的是更具诱惑力的岗位在向她招手。她在学校时就喜好文学,在小铁厂与大宝切磋诗文的经历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爱好,机械厂的宣传栏里,不时会出现她的文章,在一次拟写稿件中,她拿出以往在小铁厂时保留的诗稿细读参考,不意中,在大宝半年前给他的那份诗稿中看出了其中的寓意,把诗中每句里的第五个字上下串在一起便出了心迹:“我爱你静怡。”小铁厂门口与大宝分手时的往事又重现在眼前,大宝那句“祝你以后顺心如意。”的话语仿佛又响在耳边。如今小铁厂的人员早已云散,静怡不禁心里默念:“也祝你顺心如意。”

    静怡的文笔开始在厂里小有名气,主办宣传栏的厂工会常向她约稿,她自己也乐此不疲。所以,当厂工会通过主管部门提出调他到工会做宣传工作时,她十分愿往。这却惹翻了车间主任,说工会主席扛着掘头来挖墙角了,他坚决不放人,同时对心思朝外的静怡也看着不顺。到后来还是由厂长王洪良出面扯平:静怡去工会不算正式调动,只按借调处理,人事关系仍在车间吊车组。

    工会阅读室的书架上有各类读书,其中不乏静怡喜爱的中外文学名著,对文学的喜爱,吸引了她对这些精品的注意,她如饥似渴地逐一细读欣赏,潜移默化中锻炼提高了文字驾驭能力。写文章,排版面,刻蜡板,组织职工活动,成了一名多面手。工会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很少清闲。坐在静怡对面的干事孙师傅抬头伸伸腰,对低头干活的静怡说,

    “小孟,你觉出工会办公室这些日子有变化没有?”

    “没有啊,没变化。”

    “我看有变化,有明显变化。”

    “是么?孙师傅你说说看,你们上年纪的人看事比较细。”

    “来工会的人多了,而且大都是年轻人。”

    “他们是工间休息时候,来这里转悠转悠的。”

    “我看出来了,这些年轻人是奔你来的,来看看工会新进来的漂亮姑娘。”

    后面一句,在静怡心里引满了幸福之杯。她低了头不响,掩饰的同时两颊起了红霞。在静怡眼里,孙师傅老成持重,很少逗趣说笑,今天说这番话,表情依然沉稳不浮,“漂亮姑娘”从他嘴里说出,自然区别于一般的虚与取悦,她心里多了几分满足。正想着,听孙师傅接道,

    “不信么?赶有功夫去机修车间大门那儿看看去。”

    果然,静怡去看时,见那里的宣传栏里有篇短文,三四名工人围着边看边说。她走近细看短文:

    “……,你知道么?每天上班前几分钟,总有一位年轻漂亮姑娘提早来到工会办公室,打扫卫生,整理内屋,接着编文章,刻蜡板,画宣传画,写横幅。她工作积极,任劳任怨,是位顶呱呱的多面手。她是谁?她就是漂亮的新来工会的孟静怡……。”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