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多久,编辑部开始陆陆续续地进来参加笔会的作家诗人和作者,冯晓骥看着他们大都与编辑们熟识,互相热情地打着招呼。冯晓骥只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作者,谁也不认识他,因此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热闹的场面。
“小冯,你随着他们去三楼会议室等开作品研讨会,我还有些东西未收拾,一会儿也过去。”汤清清边给大家签到,边回头冲略显孤零的冯晓骥道。
“哦,那我就先去了,几位老师一会儿见!”冯晓骥礼貌地和几位编辑打了声招呼,便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向三楼会议室走去。到了会场,约有两间教室大的会议室早已坐满了人,余下的座位已剩下不多,因与大家不熟,是以拣了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了下来。不多时,只见主持作品研讨会的市文联主席兼杂志社社长雁阵和市副文联主席杂志社副社长智翎走了进来。身为作家协会会员、作协理事的二人可谓形象鲜明,文联主席五十多岁的雁阵瘦高挑儿的个头儿,白净净的脸膛,微微卷曲的头发,一副书生模样;虽然副文联主席也是一副温文儒雅的形象,可不足五尺的个头儿敦敦实实的体重少说也有一百五十斤,四十多岁胖胖黑黑的他虽然也戴着副眼镜,可聪慧的双眼精明干练的眼神十足像个商人。他俩刚落座,散文诗歌部的几位编辑也先后走进会议室。汤清清眼尖,见冯晓骥坐在禁靠南窗户的不显眼的角落,知道他肯定是有些自我生疏的缘故,微微一笑,向冯晓骥的座位走了过来,坐在他的旁边道:“不要拘谨,你看看他们有说有笑的,以后大家认识就好了。”
冯晓骥看到汤清清坐到自己的身边,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心中有了踏实的感觉。不由感激的向身上散发阵阵幽香的她望了一眼,见她也正鼓励地望着自己,那美丽和善的目光让他顿觉全身有一种暖融融的暖流在流淌。
“好了,大家安静,一年一度的作品研讨会由我和智翎同志主持,希望与会同志踊跃发言,把自己近期的作品拿出来供大家研讨。另外也请大家畅所欲言,将当前的文学形势和自己对文学的观点和认识开诚布公的说出来,也好让我市文学界得到借鉴,从中汲取营养,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文学界做出贡献,下面由智翎同志讲几句话,我的话完了。”雁阵洪亮的嗓音几乎无需借助麦克风,便把具有磁性的男中音清晰地送到了众人的耳边。
“方才雁主席和我们说了这次作品研讨会的目的和要求,其实作品研讨会也开过不止七八年了,内容虽然年年都差不多,但其主要意义在于,我们大家虽然天南地北各自谋生工作,可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文学;是文学让我们走到了一起,进而互相认识成为朋友。我始终认为,只有我们文人的感情是最真挚最丰富的。其实我们开作品研讨会举办笔会最主要是通过这个机会给我们这帮新老朋友聚会的机会,大伙联欢的机会,放弃在工作中同事和上司复杂的人际关系,放弃勾心斗角,真正融入到诗酒话桑麻的纯情天地中,遨游在放骇无拘的自由国度中。通过剖析别人作品,完善自己的不足;文品即人品,也希望别人心灵的震撼感动和提升自己的灵魂。从对别人作品的提炼使自己的写作的境界更进一步。好,我就先讲到这儿,下面先由我市著名作家日安同志发言。”智翎向坐在身边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小老头道。
穿着浅灰色休闲夹克个头儿不高的瘦弱老头看上去病恹恹,但一双不失神采的眼睛很是英俊,目光透着深邃睿智。
冯晓骥想不到此人就是全市乃至全省有名的作家日安,他以写《张作霖》《张作霖与六大浪》等有关张作霖轶事的六部作品而闻名全省乃至全国。当然他的其它抗战题材的小说也颇有影响力,是本市最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因其文化程度不高,高中未毕业的他身为高坎镇镇长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够完成十多部长篇小说,确实让人钦佩之余肃然起敬。
当一些作家和作者纷纷将最近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时,冯晓骥认真聆听着众人对作品的探讨和对当前文学形势的看法。他的心里忽然有些紧张起来,虽然自己带了些最近的作品,可要什么文学的观点,才粗学浅的自己无异于在众人面前班门弄斧,说不定会成为别人的笑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