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缘尽错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十二、相约茶吧 富姐打工记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十二、相约茶吧

    富姐打工记

    袁老师自从屠校长那里回来后,心情很沉重,也不知是为什么,总会觉得自己必须离开这里,否则就有死的感觉。他的脑海里老是浮现出一个孤零零的土堆,耳边会有声音:这是你的坟墓!这样恍恍惚惚地渡过一个多星期了。

    这天,平嫂的丈夫来接她回家了,中午袁老师陪他们吃顿饭。她丈夫说家里的老母猪已经下了崽了,天冷,一个人也照顾不过来。

    袁老师赶忙说,没什么,自己一个大人,照顾自己还能有什么问题。你们就放心吧!

    三点多钟,送走了她们后,袁老师独自在这空旷的房子来回踱着,感到的不是宁静,而是无法形容的烦躁和无名的恐惧。他想起了那句俗话:宁要家宽,不要屋宽。这里的家,说的不是房子,而是人丁啊!人多,好啊。

    袁老师觉得头脑有点胀了,也许是这些天累的。他赶忙到床上躺着,正好补个午觉。可是无论如何睡不着,又坐起来看看书。刚翻开来,两只眼睛像是坏掉了,看不清楚上面的字了。又把书一扔,还是睡觉吧。

    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地闭着眼睛,也不知道这样持续了多长时间,袁老师听到手机响了。他神经质地跳了起来,一看,是闹铃,四点半了。睡意这时真的来了,他又睡了起来。刚要睡着,手机又响了。

    他没有接。

    过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袁老师顺手拿过来一看,不熟悉的号码。

    “喂,哪一位啊?”

    “谁呀?”袁老师赶忙坐了起来,里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不太熟悉的声音。

    “噢,听出来了。原来是屠小姐,你好啊。”

    “不是的,电话里的声音有点变了,不好意思。”

    “今晚啊?”

    “没事。在哪里,几点。”

    “这样吧,现在都五点多了,我六点十分到吧。”

    袁老师急急忙忙地起来了,一看时间都六点了。他向来都是守时的,最反感别人浪费时间,急忙往楼下跑去。

    出门前,他喊了一句“平嫂,晚上——”这才想起她们都回家了。想想今晚的热水都没有人烧了,心中浮现的是罕见的悲凉。对海阔天空的闲聊不再那么热情了,可以说,只是为了应付而已。

    打了车,很快就到了寻欢茶吧。到了楼上,刚好六点十分。

    屠小姐早已站在服务台等他了。刚才,他还纳闷,吃饭怎么到茶吧来啊。到楼上一看,这里是餐饮休闲一条龙服务,还是蛮高档的。

    屠小姐今天的打扮格外妖艳。外面的天很冷,而这里的温度却很高,屠小姐拉开了羽绒服的拉链,敞着怀。上身穿着白色的毛衣,穿着绿色的布料裤子。她很苗条,胸部却很丰满。她的头发很顺滑,象广告上的头发,飘逸自然。她用她那温和善良的眼睛看着我,用她那丰满红润的嘴唇微笑。她的脸像象牙那样白皙,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着微微的银色。她的眼睛偏小,但当她微笑的时候,显得格外的迷人。

    她像老朋友那样向袁老师伸出她那美丽而又小巧的手,当他握住时,她使劲地用力一握,并没有松手,而是像女儿拉着父亲的手要到超市买好东西那样开心。他们到了个包间,里面没有一个人。看来只有他们两个人。

    房间的温度更高,菜都上来了一些。屠小姐脱下羽绒服,把它挂在衣架上。用诡秘的眼神注视着袁老师,笑了笑。

    袁老师也感到有点热,但他不喜欢脱衣服。

    刚坐下,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就像包着国宝似的。原来是一个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屠小姐将这个块子放在自己带来的腹大的紫砂壶里,先冲过一次热水,冲得很快。接着,她又倒了一些水给里面。

    “您喜欢喝浓茶还是淡一点的呢?”她忙完这些,站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他。

    “淡一点吧。”他发现她倒的水不是太多,估计茶很浓,才这样说的。

    她又往里面加了些水。

    过了一会儿,她先倒给袁老师一杯,他没有客气,端起来喝了一口。

    “什么味啊?”她急切地问道。

    他没有感觉到是什么味,又喝了一口,有点甜味吧,但又不是糖或蜂蜜那样的甜味,很奇怪的清新的甜味。

    “有点甜。”他答道。

    “真的。”她赶忙到了一杯,吮了很大一口,好像没有什么感觉。

    她坐了下来,很平静地呷了一口,就像是品茶专家那样。茶慢慢地流入口中,她很陶醉的样子。半晌,才开口说话。

    “我真的体会到了普洱茶的妙处了,现在死也值得了。”她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袁老师,好像是他带她进入这样的美境。

    “什么茶啊?”袁老师急忙问道。

    “普洱。”她平静地说道。

    袁老师大吃一惊。普洱不是一般的茶啊!有这样一句话,“存钱不如存普洱,买店就买茶叶店!”现在的“普洱热”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了。现在很多人都在炒普洱,据说有上千万人。有人用麻袋装现金坐在树下等新茶。

    “现在这种茶很贵的。这些还是我几年前买的,当时价格不高。当时的我只是听别人说这茶很独特,好像还能防癌吧。我就买了几万块。一个老农民又说老茶好,而且是越陈越好。其实我是不相信的,因为茶叶搁久了会变质的。不过,我看到很多年纪大的老板都买陈货,我就买陈货了。真没想到——唉。”她很自傲地说道。

    “这也许是人们的狂热吧。”袁老师随意说道。

    “也有人这么说,但我觉得没道理。因为这茶就像那酒一样,越陈越好。新的普洱茶比较苦,还有点酸,只有放时间长,才会去掉苦味酸味,最高档的就是甜味。据说要陈五十年以上才能这样,还有人说,最高境界是无味,是佛家或禅宗的无味境界。”她津津乐道地介绍道。

    我们国家的人就喜欢追风头,或者叫着跟风跑。以前,具体说应该是1983年长春发生的“疯狂君子兰”事件。当时,当地政府意图抑制君子兰的投机行为,可是手段不当,君子兰价格反而被催涨。第二年,长春市又把它定为“市花”,于是“不养花就不配做长春人”,很多单位动用公款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