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就的,文中透露其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的创作心得和感悟,除了书法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莫言很早之前就能用右手写出一手漂亮钢笔字,07年他开始用左手写毛笔字,此次拍品均为其顺手所写。据了解,代理莫言小说版权的经典博维也有意深度包装和开发莫言书法。据了解,莫言得奖后,他的书法作品洛阳纸贵已成不争事实,其签名小说也身价翻了数十倍,签名版《檀香刑》和《蛙》网上都有销售,价格从1000元起跳,有些甚至突破了2000元。[43]
编辑本段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用途
莫言在接受一次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依靠写作去买房子,真的是很难的事。
2012年10月13日,莫言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时笑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米。”网友调侃,真不愧是魔幻现实主义啊![44]
瑞典学院文学演讲
莫言:讲故事的人
2012年12 月7日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 年,卒于1994 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2张)的桃园里。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45]
斯德哥尔摩大学朗读
2012年12月9日,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表示,“有这么多的读者来听我讲话,我很幸福”。
北京时间昨晚9点,莫言开始了他在瑞典的第四天行程。这次是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演讲交流。
“斯大之行”也是每个诺奖得主领奖之旅的必经环节。莫言每时每刻都表现出对于故土的眷恋。他在现场朗诵了短篇小说《狼》的片段,就被认为是对前辈老乡蒲松龄的致敬。
莫言再次强调了他作品的“人性论”。他说,“我想所有的作家通过作品来探讨的最终还是人性,人性是非常复杂的。” [46]
颁奖
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莫言与其他领奖人逐一登上领奖台就坐。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斯托尔克首先致辞,欢迎获奖者来瑞典参加颁奖仪式。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也在颁奖仪式上获颁各自的奖项,瑞典王室成员、政界领导人及其他各界人士共1500余人出席。
身着黑色燕尾服、打着白色领结的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 莫言上台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