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特殊的年代(3)转折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人生的长途中不可避免的有很多转折。这些转折有利也有弊。有人在转折中认清方向,抓住了机会,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从此崭然起来;有人在转折中昏头转向,倒下了,再也爬不起来……

    铁贵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他跌倒了,几乎爬不起来。

    1971年4月14日,也是石金凤到大队解决问题两个月后。铁贵从民办教师队伍调下来到自己所在的第八生产队担任政治指导员。这对于铁贵来说是一个沉重地打击和严峻的考验。尽管民办教师没有脱离农村,但是,这和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社员来说,有着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因为铁贵是一个党员,他要服从村党支部的调动安排。铁贵从学校下来了。他觉得自己好像从天上掉到了泥坑里。他忽然后悔起来,后悔前两年没有到上面去找工作。后悔自己不知明理,退役回来,暗里写大队负责人的大字报(当时是合法的),得罪了大队书记……

    你看在这之前铁贵多荣耀。他教的语文课很出色,曾多次在学校和公社教师大会上交流经验。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找他辅导作文,这些人对他不但尊重,而且相互关系也很好。他在教学期间曾多次被公社党委借调到公社写作班子帮助写县“三干会”(县、公社、大队)的典型材料,而且在县招待所一住就是半个月。他认识了县和公社不少的人。他写的南海公社湾集口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海荣的先进事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 “全县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材料交流,受到好评。王海荣很快成了当地名人。铁贵的文笔在本公社是出类拔萃的,谁都知道。他写的《为了孤儿成才》的通讯在全省和地区广播系统获得好作品一等奖。可是他生不逢时,却被调回生产队,当了一名生产队政治干部。

    铁贵下了生产队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是思想不适应。他从小读书,读到高中,下学后也没干多长时间的活,又去部队当兵。当兵也没有真正握过枪,打过靶,主要是从文。回来后又在学校里教书。庄稼地里的活,真说起来,他会不了几样。他吃不了大苦,缺乏锻炼。他虽然生在农村,实际上他并不深刻了解农村社会,不了解社员,社员也不了解他。因此,他对农村,对生产队缺乏深厚的感情。

    其次是,他不适应生产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劳动习惯。生产队的活是随着日头转。早晨太阳不出来就要到地里干一朝活,叫早班。回家吃完早饭后,再到地里干一上午的活。直到太阳中天了,才放工回家吃午饭。吃了午饭,稍歇一会,再下地干下午的活,太阳不落西山,不放工。一整天,早晨、上午和下午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到了夏忙、秋忙季节,还要打晌班、打夜班。下雨天,也闲不着。搓草绳,开会呀,到地里放水呀,反正是有活干。如果你不干,挣不着工分不说,还要受批评。

    铁贵是个爱看书的人,他常常苦闷,白天没有时间,下雨天也没有时间,晚上还要抱着铁静去生产队记工分,听队长安排明晨的农活。回到家里还要帮老婆干一些家务活。他一点空隙也没有,何尝谈起看书呢!所以他很不适应生产队这一套。

    他苦闷到了极点。常常垂头丧气,提也提不起精神。他感到失望,就这样完了,一切都完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希望网友评论、收藏,推荐!鞠躬向您道一声谢谢!祝您永远好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