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形意大豪李存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7、镖功吓着汪精卫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陶成章、章太炎掀起了第二次倒孙(中山)风潮。

    章太炎主编《民报》(从第七期开始)以来,不断发表佛学、国学之类的文章,失去鼓吹革命思想的战斗作用,受到读者批评,并造成销量锐减和经费支绌。章太炎电催孙中山拨款,孙中山汇去三百元,章太炎对此不满。

    陶成章与李燮和等七八个人将《孙文罪状》印制后,向南洋各埠分会广为散发,但有的分会认为是不实之词,不予发表,有的烧毁逦。

    陶成章又到东京进行煽动,黄兴说当时“在东京与陶表同情者,不过江浙少数人与章太炎而已”。陶成章将编造之《孙文罪状》交给黄兴,要求寄发各地支部并召开总部会议讨论罢免孙中山总理职务。均遭到黄兴的拒绝,黄兴将公函扣留,陶“向之索回”,黄兴“不肯归还”。为揭露陶成章等人对孙中山的诬谤,“促南洋诸人之反省”,黄兴、谭人凤、刘揆一联名向南洋同志和李燮和等致函,逐条为孙中山辩白。

    有个叫陈威涛的,在爪哇又印刷《孙文罪状》百余份,分寄中外各地,喧嚣海内外报刊。保皇党如获至宝,在新加坡《南洋总汇报》年月、、日连载,标题是《南洋革命党人宣布孙文罪状传单》。

    黄兴、汪精卫、胡汉民在东京准备续出《民报》、号(年月该报出至期,日本政府应清政府要求,下令查封),以“法国巴黎濮侣街号为总发行所”名义,在东京秘密印行疠。

    章太炎对此不满,配合陶成章对孙中山的攻击,章也写了《伪〈民报〉检举状》一文,在《日华新报》上发表,诬称:“孙文怀挟巨资,而用之公务者,十不及一”,说过去《民报》“不足自资”,“而孙文背本忘初,见危不振”;“昔之《民报》为革命党所集成,今之《民报》为孙文、汪精卫所私有”;“今精卫复伪作《民报》,思欲腾布南洋美洲,借名募捐”。陶也宣称:“此《民报》专为一人虚张声势,非先将孙革除总理,不能办《民报》。”章、陶又将《伪〈民报〉检举状》印成传单,分发美洲、南洋各支部。保皇党又喜得攻击孙中山和革命党的新资料,将章太炎此文刊载在月日《南洋总汇报》上。

    陶、章对孙中山的诬谤,造成了部分党人思想混乱。

    陶、章掀起的第二次倒孙风潮,给孙中山在各地开展活动和筹款工作增加困难。此时,孙中山正在英国。他对此,深感痛心。

    汪精卫找到李彬堂,请求他去以送汪的亲笔书信为名暗杀陶成章。李彬堂说:“我和我爹爹永远不知用奸诈之心,时时事事以实在功夫,与人相交总是光明正大,就算遇到日本鬼子都不会用暗招,更别说暗杀自己同胞了,何况陶成章先生是反清名士!”

    “那你是骂我是奸诈小人了?你个小兔崽子!”汪精卫骂道。

    “你就是个小人!”李彬堂瞪眼道。

    “叫你瞪眼!”汪精卫抓起一枝塑料笔管的钢笔向李彬堂的眼睛戳来。

    李彬堂一把将笔夺过来。墙角落处有一个薄铁管与布条做的墩布,李彬堂一甩手,笔扎进铁管里半截。

    汪精卫像刚出生的婴儿听见锣响,吓着了,需要大人来叫魂。

    这一阶段,李瑞东先生主要在武清老家研究武学、传授弟子。李派太极拳就是在这一阶段创编为成品的。先生生性豪侠,仗义疏财。与武林中人交往很广,无论功夫高低、贫富、地位如何,凡是来访者先生总是热情招待,坦诚以对,对于缺少盘缠者,先生总是慷慨解囊,所以先生在武林中的朋友很多。家里常有食客数十人,武林中送给先生另一个绰号——“小孟偿”。先生对贫苦百姓颇具慈悲心,每逢灾荒之年总要在京津两地专设粥棚,整大车地送,救济饥民。先生医术高超,且有求必应。从不向患者收取诊费,对穷人有时连药费也免去,所以声誉很高。但另一方面,先生嫉恶如仇,对坏人从不手软。在李派的戒条里就有“七戒见义不为”和“六戒见恶不除”、“应救不救无勇无刚”这三条。

    李存义坐大车从山西回老家,在武强县遇上一伙歹人行劫。存义手摇一把纸扇,说:“要银子有的是,请你们自己上车拿吧。”

    一个歹人跳上车,存义将纸扇轻轻一抖,即把歹人打下车去。又一人跳上车,存义一挥手,这人又趴在车上。领头的认出是“北侠”“单刀李”,赶紧上前赔礼认错。

    李存义单身一人到涿州,遇上一名强盗,强盗用大棍向他猛打,竟一下也打不着,存义不慌不忙,还不时用手中的小柳枝划强盗眼睛,强盗累得气喘吁吁,只得跪地求饶。

    霍元甲到上海,大初一门口就被人放上两巨石堵了。霍要是用脚弹不飞,就得马上走人。

    原来,年,英国大力士奥彼音实为在一个英国马戏团工作,并不是大力士)在上海摆下擂台,讥讽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上海民众十分不满,但又无人敢应战。农劲荪从报上得知此消息,遂向上海知名人士、同盟会员、革命党人陈其美推荐了霍元甲。霍元甲一到上海,上海各大报纸用大号字体刊登消息。霍元甲挑战奥彼音,奥和霍约定比武中不得使用指戳、足勾等中国武术技法,并约期在张园公开比赛。但到了比赛时间,却不见他的踪影,原来奥彼音已逃之夭夭。

    张园擂台比武虽没打成,但在上海掀起了习武热潮,各大学校蜂拥而至,邀请霍元甲及其弟子去讲习武术。这一时期,有一人对霍元甲影响很大,促成了霍元甲从讲求传统武德,向武术救国转变。这个人,就是霍元甲青年时代的知己农劲荪。

    霍元甲是在脚行干活时认识农劲荪的。他爱好劳动,不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为耻,反以为最光荣,以为是学以致用。当时的农劲荪是孙中山手下的革命者,在天津开办怀庆药栈,以采药为由掩护革命。农劲荪早年留学日本,通外语,有学问,也爱好武术。孙中山希望他结交一些武术名家,为推翻满清统治作准备,而霍元甲又渴望学知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

    清末宣统二年(年)月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人帮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霍元甲迈出了很不容易的两步:“第一是打破家规,开始收外姓人为徒。霍家七代家传绝技迷踪拳,向来是不传给外姓人的,为救国,曾祖父破了家规;第二是把迷踪拳改为迷踪艺,让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实用,以便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