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形意大豪李存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1、李存义砸李瑞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存义散步时见有一个名叫汇武林的武馆,对联很美:武馆无尘留客坐,卷生有道待君来,便进去串门。

    聊天后,李存义与武师们交流拳技,一位姓刘的武师把他最擅长的一个套路耍起来,却时断时续,打完一个动作会停下来想另一个动作。别人便纷纷笑他。刘武师却说:“你们甭笑,不是我练不精套路,是我不喜欢练那个。我师父一开始就不让我重视套路。曾经我学长棍求师父教我一个套路师父就跟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是枣强县回家村的也就是我师父他们老家那边的,有一个年轻人想要学棍他家里是打铁的他师父就教了他一招拿着长棍把打铁用的铁砧先一棍挑起再凌空一棍砸下先是用最小的铁砧来练后来慢慢还大的就这样练了十年,后来有一天这小伙子的一个会硬气功的仇人来寻仇两人就比武刚一出手这仇人就被一棍从脚下挑起到空中再被一棍砸下就胜了。我师父说了,练啥就有啥,我每天都背诵这句话。

    这时一位姓孙的武师说我说一个我师父是湖南的在师父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老家曾经有一个老人眼睛失明了但是学得一身听声辨位的本事。他把一个陶罐背在身上让师父和一群小伙伴用棍子去打四五个人用木棍怎么打就是打不到那个陶罐师父他就跟这位老人学了听风的本领。师父告诉我们以前是不懂武术换成现在的话一棍就能打碎那陶罐就是静静的贴近陶罐后再用寸劲。这位老人还有一双铁掌河边拳头大的鹅卵石一掌就能拍成几瓣。

    这时所有人都被逗出了说话欲。又一位武师说:我也讲一个:

    我师父小的时候,湖南山里经常有木材买卖,砍下来的木材要运出山,得走水路。而那些个木材在运货点等着上船的时候,许多是被侵泡在水里的。运货点的经营者,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有势力的人,有些黑色性质,他们将一捆捆的木材从水中捞出,一刀砍断捆绑木材的绳子,再将其一根根的运到船上码好。在劈断绳子之前,一捆木材要先过秤,再按照重量、直径、长度,给相应的价钱。因为运货点的人有黑色背景,所以在木材过秤的时候,往往会故意少算,那么辛辛苦苦伐木卖木的人,就只好忍气吞声,一来势力不及人,二来找不到其他买家,也只好如此了。我师父家也做这类生意,也会押着木材去买,而我师父的师公,也做这个生意。我师父那时还小,便随着大人到了码头,卸了货,过秤给钱了事。但是到我师父的师公这儿,就不行了。我师父的师父,有两个师兄弟,这个卖木材的师公,擅长拳脚,还有一个师弟,擅长腿功,而我师父的师父,擅长兵器。这个擅长拳脚的师公,平时并不多话,他走到码头,弯下腰去,将水里的一捆捆木材抬起来去过秤逦。

    木材本就是一捆,虽说不粗(当然那不可能是大圆木那类),但也不会太细,特别是沾了水,分量增加,每捆都至少有两百多斤,其他卖木材者都是几个人一起在水里将一捆捆木材抬起,而这位师公,就一个人,站在水里,弯腰,好像双手端枪一样,端起一捆木材,就放到了过秤处。码头上的人看到这一幕,有些吃惊,但也没说什么,过秤后,一刀将绳子砍断,运到船上,继续看着他,意思是我看你能拿得动几捆!然后这个师公又一弯腰,又是一捆,再一弯腰,又是一捆,来来去去端了十余捆,面不改色,码头上的人知道来了硬点子,赶紧说老兄不要拿了,我们喝酒去吧。最后码头上就没敢克扣那位师公的钱。我也挺佩服码头上的人,很光棍,见到不妙赶紧另想办法,不至于规矩被破。

    去北京时,在师弟“包子张”张彬儒家饱餐了一顿一个肉丸的包子后,李存义带张彬儒去拜访李瑞东,让张彬儒去拜李瑞东为师爷。

    原来张彬儒岁左右时投了尚连义学习自然门,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不同门派的武艺锤炼,年间张彬儒的姑夫在端王府当差,与同在王府的司新三私交很好,知道司新三练太极拳,武艺高强,遂拜其为师.张彬儒仰慕司新三武艺,亦欲拜其为师.但由于姑父拜师在先,事情难办。这时李存义出主意说,为不乱辈分而又能实现其毕生追求武学真谛的人生信念,就以感人的谦卑,远观的心态,自甘在晚,拜司新三为师爷。司新三、孙广泰和李瑞东既是同辈中交情深厚的挚友,又同为武学大家,经常在一起研讨武学,交流拳艺,他们之间以师兄弟相待.由于这一层关系,李存义又劝张彬儒于年拜武子门孙广泰为师爷,学习武子。孙广泰所练武子传世不多,他以反关节、短接长打为主,兵器也是一样。如他所教的八把儿,就是短棍长打。现在,李存义又劝勉师弟去拜太极门李瑞东为师爷,学习太极。李存义对张彬儒说:“南京到北京,把式数瑞东”疠。

    时年,张彬儒先生已岁,开包子铺已多年,人称“包子张”。在北京练武术的人很多,练得好的大家都知道。多数练武之人武德好,相互尊敬,相互学习,非常规矩。很多老式的礼节、传统的礼数在武术界尤为盛行。当时李瑞东已岁左右,武艺非常精湛,张彬儒也非常仰慕瑞东先生,便跟着李存义去李瑞东家。

    庚子之后李瑞东先生从清宫辞职回到武清家中,一心研究武学,传授弟子。

    大前天李瑞东乘轿车携长女进京购置嫁妆,轿车行至京东采玉时,路遇一伙强盗拦路。为首的一个持一把左轮枪,车夫以为这下可完啦,强盗们有枪!李瑞东却看那支枪如看一只小鸟,不慌不忙下车,突然闪电般地飞身上前,一掌将为首的那个持左轮枪的打倒在地,其余匪徒均作鸟兽散。被打倒的那个,当时一命呜乎,头骨碎裂,两个眼球迸出,死了比活着时举枪耍威风更吓人。李瑞东先生说了声“没事”把小鸟捡起来揣进衣兜就带长女进京办嫁妆去了。等两天后即昨天返回时,才看见官府正在验尸,围观者甚众。李瑞东佯作不知情,还下车看了看。

    “你的镖局里有没有女孩?”李瑞东问李存义。

    “有啊。”李存义说。

    李瑞东便把那只左轮手枪送给了李存义,说:“让女孩子防身用吧。”

    李瑞东先生武功早入化境,远非寻常人可比,全国各地千里迢迢到武清城里访先生者很多,因此先生的武功也是靠实战打出来的。当时李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上门者,都要热情款待,但来访者也都要在“来时露一手,走时留一手”。由于来访者很多,几乎是络绎不绝,所以先生经历的实战机会很多,可谓见多识广。因此各门派留在李派的拳械套路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