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形意大豪李存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3、秘密聚会大佛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之洞闻之大惊,这位官场老手立即密电京中同官僚打中虚实。北京回电说;“瀛台严禁如故,光绪仍幽禁其中。”

    张之洞下令把那三人控制。

    李彬堂又在咀嚼杨健侯赠给他的精神食粮,并用这些招法同太监演练: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肘底看锤”注重护住臂的中节部分,在技击方面最主要的是护中节。俗语说:中节不明,全身是空。例如:我的左臂向前伸时,右手要成拳,放在左肘下,为的是倘对方使用抓捋时可以用右手抓捋摘开对方的手,来达到护中节的目的。“倒转肱”的架子在太极拳中十三个主体字里占一个退字。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节一句是说明退转两肱的意义。肱指胳膊而言,如果我的手腕被对方抓捋着时,我立即含胸坠肘,同时反转腕子,手心向上,使对方的手解(触)力,用腰力坠身的方法向后带劲,对方不进则已同,如果要进,我即发另一手迎面截击,就是诱对方深入而进着的手法,坠身向退时用直步。“斜飞着法用不空”如与对方接搭右手时,要把对方手腕捋住,同时向对方身后进步,并且用左手连臂顺着被我捋住之胳膊底下向上斜穿,就是要用肩臂的斜撑力量,向对方肩腋下冲抗,使对方因我斜撑,把身躯横跃而出逦。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海底针要躬身就”如果对方向下进攻我腿部时,我即用腰力弓身向下,以手截护,用腰力弓身下护我腿之中,即有跟随发着进手的蓄势。“扇通臂上托架功”在和对方互掤接搭右手时,来使用先发制人的进法,就是在搭手的同时,要迅速地发左手,顺对方的右臂下向上穿出,并且要用左肘发出托架的力量,把对方的右臂托架起来,亮出了对方的右肋时,急用右掌和左掌以虎口相对的方法,直奔对方胸肋间进击。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撇身锤”的用法,就是对方如果(合+手)(拿)闪化(极快地转动)向我的侧身来攻时,我就用横身撇身锤的手法来对付,以防止对方得机进手。“横身前进着法成”是说对方如果将我的手闪化开,向我侧身进击时,我就横身进步撇身锤向对方胸部进击。

    “腕中反有闭合法,云手三进臂上攻”“腕中反有闭合法”例如:我的右手腕被对方右手捋住的时候,要急用左手把对方捋住我手的右手用力按住,同时坠身下拉对方的手,叫对方身体向前俯弯,这时就把我被捋住的右手腕向上反出,并立刻奔对方的颏下托击,在反右腕时,要用左手紧按住对方的手。“云手三进臂上攻”在和对方互搭右手的时候,就用左手从对方的右臂下向上穿出,并用左肩直抗对方的右腋下,把对方右臂微抗起时,急用力反抖,我左手向外横拨,注意此手法,力点在反抖上,在太极拳十三字里占一个进字疠。

    皇帝被太监叫走了,李彬堂又独自研究: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高探马上拦手刺”如果对方用双手或者单手向我的正胸部打来,我就用左手连臂由上横拦而下,把来的手拦住,同时用右掌(手心向上)向对方的面部直刺。“左右分脚手要封”就是我要用脚踢对方的肋部的时候,必须先用手把对方的手采住后再使着,这样可以防止我的腿被对方搂住的危险。

    这时张之洞派的兵到来,皇帝和太监很容易地就就被控制住了。两个官兵进李彬堂的屋里捉人,被李彬堂两拳打倒。然后李彬堂从官兵包围中向外突,突到外围时已疲累不堪。

    这时李存义赶到了,像疯子一样踢飞一个个官兵。

    两人赶到大车店驶出自家的车,扬长而去。

    那主仆二人被押到总督衙门,张之洞开庭亲审。

    “你们不是要见我张之洞吗,有什么话讲?”张之洞问。

    “大庭广众,不能向制台讲,退堂当面可讲。”假光绪说。

    张之洞大怒,拍案道:“胡说!你们盗用宫中禁物,已犯死罪,当斩!”

    假光绪被吓住,一时乱了方寸,如实坦白交待,以求从宽处理。

    原来,他是八旗伶人崇福,自幼学伶唱戏,多次出入宫中,尽谙宫中礼仪。其容貌清秀,颇似光绪,当日在宫中服务时,在伶人中有“假皇上”之称。

    但那个老仆又脱下裤子,说俺是真太监,皇上也是真皇上。张之洞将太监交陈树屏严刑拷打。太监看真不说就真要被打死了,才据实招供。原来他叫赵德兴,是皇宫里的管库太监,御玺、金龙被等物均系他从宫中盗出。平时没少偷宫库里的玉碗等御用之物。他因偷盗宫中禁物被发觉,私逃出京。这个老太监深知宫廷内部的底细,知道光绪被囚禁在瀛台,与外界隔绝,天下人都不知底细。他经常看到有人冒充王爷或大臣行骗发了大财,因此便想找人冒皇帝,发笔更大的财。为此,他找到崇福,和自己一起到南方行骗。武昌是他们行骗的第一站,只因老太监胃口太大,久滞武昌,故而败露。

    案情大白后,张之洞也不上报,立刻判这假光绪主仆二人“斩立决”。次日,二人便被斩首。

    李存义和李彬堂押镖返程去正定游览大佛寺。

    父子两人观赏了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浏览了龙腾苑。

    有打把式卖艺的,在表演梅花拳。李彬堂喜欢那梅花桩,便过去学走那种步子。

    就像孙禄堂练太极拳也不忘走槐虫步,李彬堂走梅花桩也不忘走形意步。

    这时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过来,问:“小伙子是不是练的形意拳?”

    “你为啥会看形意拳?”李彬堂问。

    “形意拳救过我。我认识形意大侠李存义。”老人说。

    李存义在旁边听到了,仔细一看,认出是赵三多。

    这位赵三多,年生,直隶威县沙柳寨人。又名洛珠。字祝盛。人称“赵老祝”。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扛过活,青年时曾以贩碗为生,早岁即习“梅花拳”。(后称“义和拳”)为拳教师。在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地区各村镇广设拳场,收徒先后达两千余人。义和拳(团)运动的导火索是梨园屯教案。梨园屯中天主教和汉教由于“庙地之争”。冠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