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什么也不肯饶恕他。哑巴无法,只好做了个三年后比试的手式。老板按照武林规矩,也就答应了。
从此,哑巴日夜想着和老板比试武功的这桩要命的大事,一心要制服他。老板怕哑巴再练戳米功夫,便叫他担水。哑巴担水很勤快,开头一天担十担,慢慢地,一天担二十担,三十担,两脚行走如飞,原来他是借此练腿功。担好水,他就将水瓢铺置缸底,练指功抓瓢,开始抓不牢,久而久之抓得牢了。到了第二年,只轻轻地一下就能把水瓢抓起。
三年过去,比武的期限到了,老板练功也不敢懈怠,武艺又有长进。比武场就设在米行屋后的大坪里,老板请来县官做监证,并和哑巴立下了生死文书。为防万一,还埋伏打手多人在两侧,密令若是哑巴伤人,就捉拿归案。
老板和哑巴各自站好桩式,交手斗了几个回合,老板一个岩鹰捕小鸡的招式直取哑巴咽喉。哑巴凭着担水练就的快腿一溜风躲过,早窜到米老板背后,伸开五指往米老板头上一抓,竟把他的脑袋抓出五个窟窿,脑浆直流。待埋伏的打手欲抓捕他时,他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李彬堂听到这个故事后,对练铁砂掌深有所悟。
这天房东也就是那位假差的官员找李彬堂打探虚实。李彬堂说我之前又没见过皇帝,我只是走镖送他们过来的。候差的官员说:“那位主子怎么着都像是当今皇上光绪。”
有几位在京城见过光绪的缙绅也前来探看,乍看觉得像昔年的“万岁爷”,但不敢细认,忙三跪九叩,口称“恭迎圣驾”。有人以光绪之照与这主人面容对比,确实相仿。
有人怀疑这皇帝的真假,但见他所使用的被袱上皆绣有金龙,用的玉碗上也刻有五爪龙,仆人还拿来玉印“御用之宝”示人观看,见到这些物件的人就不再怀疑了。
也有人怀疑太监是假的,好事者就邀请这位太监去洗澡,怎么瞧都瞧不见提娄当郎的东西。
于是,“真龙天子从瀛台逃出来,已到武昌”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武汉三镇的大小官绅、候补官员没有得到差使者,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都来拜见皇帝,献款献物者不绝于是门。这主仆二人对这一切都视之当然,无论谁送的钱财礼物,全部照单笑纳。
光绪皇帝在武昌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汉口各报都登载新闻说光绪由瀛台逃到湖北,由张之洞保护。不久,一些报纸还发表新闻和评论,说光绪在革命党的掩护下,逃出中南海,往武昌找张之洞图谋再举。一时间,张之洞保驾之谣,传遍天下。
李存义和刘小燕看到了报纸,将信将疑,回到镖局后又收到李彬堂寄回的信。刘小燕让李存义速去把李彬堂找回来。
江夏知县陈树屏不敢怠慢来到金水闸请安,询问圣上问何幸临武昌。皇上对陈知县不屑一顾,答:“见张之洞方可透露。”陈树屏立即如实禀告张之洞。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