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篇叫《论练功》:形意拳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拳术之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其拳术之始终,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周身动作运用,亦皆平常之理,唯人之未学时,手足动作运用,无有规矩而不能整齐,所教授者,不过将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之形式,入于规矩之中,四肢动作而不散乱也。果练之有恒而不间断,可以至于至善也。若到至善处,诸形之运用,无不合道矣。以他人观之,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运用,奥妙不测之神气。然而,自己并不知其善于拳术也,因动作运用,皆是平常之道理,无强人之所难,所以拳术练之极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难者,是练者厌其拳之简单,而不良于观,以致半途而废者有之,或是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身外又务奇异之形,故乡身练之而不能得着形意拳术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骛远,看理偏僻,所以拳术之道理得之甚难。中庸云:“道不远之,人为之道而远人。”即此意义也。
郭云深说我正在写一篇《论神气》,你看一下:
郭云深论神气时说,形意拳术之道无它,神气二者而已。丹道始终全仗呼吸,超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拳术之道亦然,唯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丹道是精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极而复动也。其初练之似异,以至还虚则同。《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即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即易骨,易筋,易髓,此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炼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驾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意,绵绵若存,念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已交,又当忘息,以致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妒,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侯之变化,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也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驴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功,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后在论拳术之详情。
李存义提意见说:“‘粗驴’是啥词?应该说粗鲁。”
“是吗,可能是我们平时把音念白了。”
“粗鲁也不好,用粗率较好。”
“哦,那就改用粗率。”郭云深说。
这时李存义的师兄刘德宽又来拜访郭云深了。
“深哥,听说你打败了鬼八卦,终于为我出气。”刘德宽一见面就说。
“他光琢磨些拐弯抹脚的招式,那样出招慢多了。”郭云深说。
“慢多了也比我快。”刘德宽说。
“你用鹰爪拳赢不了他,还是崩拳快。”郭云深说。
刘德宽表演一遍他从小在家跟父亲刘仕俊学得的鹰爪拳术。说:“我本来用鹰爪拳能赢他,让了他一步,没想到耍枪时败给了他。”
“胜败乃比武常事。”郭云深说。
“我辞别我师父后到北京一位蒙古王爷府内护院,听说董海川精于八卦掌,便幕名前去拜访。董师看完我练枪后说:你练的不错,可惜不能扎人。我不服,拿枪扎董师,董师用手指捏住枪尖,用内功通过枪杆把我打倒了。”
郭云深哈哈大笑。
“深哥你笑啥?”
“我也最多和董海川打个平手。”郭云深说。
“我们练拳应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和勇于创新,大家结盟,倡导八卦、形意、太极三门互相交流,互授弟子。”郭云深插话说。
“你心态不错,想法美妙啊。”郭云深夸他。
“是我师妹教导我的。”李存义说。提到师妹,他又暗然伤神。
“小师妹他怎么了?”刘德宽问。
“师妹离家出走了。”李存义说。
刘德宽便表示也要留心寻找师妹刘小燕。
刘德宽接着讲他的故事:“我服气了,便拜董海川为师。董师说:你的根基不错,但应换一下练法和用法。我通过董先师的指教,以原练六合枪的精髓,结合八卦掌转圈之特点,枪掌相融,练了一种“八卦枪”。我要以八卦枪去挑战焦洛夫。”
“那种人用阴谋暗招伤人,和他比武多恶心,还是算了吧,有工夫多练练功。”郭去深说。
“嗯。”刘德宽答应道。
刘德宽走后,郭去深和李存义两人又研讨着写文章,写出了一个新段落:
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
一、三层道理
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
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
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
三种练法
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2、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
3、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