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与腹平,脚尖自然下垂。同时,右拳逆缠向上提至肩高。目视前方。
9.上式不停,右脚震脚落地?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在小腹前。重心不变,两脚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要点
(1)陈氏太极拳的弧线是以螺旋缠丝劲运化的,主要以顺逆两个相对立的基本缠丝为核心。
运化时,无论里外、上下、左右、前后,都离不开顺逆缠丝劲。但是,缠丝劲的运化过程,必须是以腰为轴,随身转化,在震脚时,要屈膝松胯,全脚掌着地,气沉丹田。
(2)动作4,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与两掌向右上拥要上下对称,上步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陈氏太极拳凡是开步皆如此)。
(3)动作8,提腿、提拳时,身体要下沉,松肩沉肘,上下相合,脚步稳健:
(4)动作9,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一致,劲整,气沉丹田。
误区
架肘:肘尖上架是初学者易犯的通病。动作2双掌向右捋,右肘上架使肩松不下来,周身上下绷紧、上泛,不灵活。耸肩:肩向上挺、上拔。动作8右拳逆缠向上至肩高,右肩
向上挺,腰劲不能下塌,身体右侧上泛,造成身法不正,影响胸腰开合的运化。
涮腰:胯根左右晃动。动作5重心移向左腿,身向左转;两掌左逆右顺走下弧向前拥时,把胯当腰左右晃动,造成身法不正,重心虚实不分。
警示
架肘、耸肩、涮腰都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应注意沉肩坠肘,塌腰泛臀。打拳时,身体左旋右转,重心的虚实变换,由丹田带动,以腰为枢纽,腰先动,再带动四肢。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松肩不下,则转关不灵;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用,不仅转关不灵,也会周身上下绷紧、上泛,不灵活。
李存义看完后,刘小燕又开始边演示边讲解说:“第二式金刚捣碓。金刚捣碓,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划弧,左手?于胸前,右手?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然后两人看第三式懒扎衣
1.接上式,身体微向右转、下沉,再向左转,重心移向右腿。右拳变掌,逆缠向上于胸前。目视前方。
2.上式不停,身向右转,重心移向左腿。同时,两掌逆缠,右掌随身转,拥至右上方,掌心朝前;左掌下按左腰部,掌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3.上式不停,身微右转,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侧开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掌先逆后顺、由下而上划弧,右掌顺缠向下划弧,两掌交叉于胸前,左掌合于右臂内,掌心朝右,右掌心斜上方。目视右前方。
4。上式不停,身体左转下沉,重心微右移。右掌微左上拥。目视前方。
5,上式不停,重心移向右腿。右掌随身右转下沉外搠,逆缠于右膝上方,而后微顺缠,松肩沉肘,指尖高与眼平,掌心朝右前斜下方;左掌先顺后逆缠于身左侧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目视右手前方。
要点
(1)动作1、2,头自然正,顶劲领起,立身中正。右拳变掌上掤时,身体微下沉,先塌腰旋转;逆缠向上时,以身催手;上掤与左手下按配合,气贯于两手指端。
(2)动作3,手和脚上开下合、下开上合要协调一致,开步要轻盈自然,以右臂为主,手到脚到。
(3)动作4,重心右移时,身体微向左转并下沉,裆部走后弧线,左髋部下塌。
(4)动作5,右臂外掤,松胯,以腰催肩,以肩催肘,松肩沉肘。屈膝松胯,裆部贵圆,右实左虚,左脚尖内扣,立身中正,气沉丹田。
误区
1.动作1,重心向右腿转换时,身体向右倾斜,身法不正。
警示
重心转换时,以腰为轴,向左微转下沉,重心移向右腿,左右相互牵制,左髋部下塌,这样,身法才能尾闾中正。
误区
2.动作5,右手逆缠开至左膝上方时,顺缠下沉外拥,腕关节坐得过紧,会重心后仰。
警示
开右手时,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贯穿于指尖,右掌指尖朝上斜前方。
误区
3.动作5,左手叉腰,松肩沉肘时,左肘向前裹得过紧,产生弓背。
警示
重心移向右腿时,右手展开,左手叉腰,松肩沉肘,左肘微微下沉,与右肘尖相合,周身放松。
然后刘小燕又边示范边讲解,说:“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手臂要求: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
陈式太极拳六封四闭图解
1.接上式,身右转。左掌从腰间走上弧线与右掌相合胸前于右膝上方,掌心朝右,左髋部放松。目视右前方。
2.上式不停,身体下沉,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两掌左逆右顺缠,下捋至两髋部前,左掌心
朝下,右掌心朝前.有引进落空之意。目视右前方。
3.上式不停,身先左转而后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掌左逆右顺向左上方捋走弧线合于左肩前,两掌心朝前斜下方,指尖相对斜上方。目视右前下方。
4.上式不停,重心不变,身体微下沉、右转。两掌相合走下弧线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