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章尽洗甲兵长不用5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的弯曲和低洼地势,河流在平原上的走势波动很大,常常会改变河槽,溃决堤岸,淹没低地,发生局部洪水,因此形成中多个河口三角洲地带,有许多河汊、支流、湖泊和沼泽地,这里也成为人口聚居的农业灌溉区。因此沿岸所见的村庄,也是绵连盈野,人烟不绝的富邑景象。

    一边感受这沿途风光景物,一边酝酿感想口述见闻日记,就是我这些旅途中的主要业余内容。

    当地派出的向导一路引领下,并没有停留太久,就抵达了河中八都督府中最南端的东曹州(今土库曼乌拉-提尤加)境内。

    作为武德年间就已经向唐臣贡的国家,也算是河中列国中的亲唐派,开元十一

    东曹王设阿忽与安王,就上书朝廷请击黑衣大食,旋即为大食攻破。

    因此岭西军征定河中后,得以存复其国重立王裔,于境内设置军州并周边诸多羁縻属,而合并成一个都督府,现任国主呼贝里,为前东曹王设阿忽之侄,刚刚参加完渴塞城的会见,随行一同归国。因此这一路是风平浪静,虽然有传闻汹汹而未见其乱乎。

    不过大军趋行,还要安排好批次,组织沿途食水草料供应筹集,从当地雇佣暂时性的夫役和向导,以节省人力马力,不然大军蜂拥过境,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相对脆弱的绿洲生态,造成难以恢复性的损害。

    所以以机动性较好的骑兵混成一个前导营,先行探哨趋从,通知沿途做好接应过境的准备。

    。。。。。。。。。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俱在腰。

    作为本地出身的慕天恩,也在这只前军探哨的队伍中,以从九品下的轻车副尉,游弋番长的职衔,统领着一支游骑队,

    西键城里幸存下来的百多名生员,已经直接结束了剩下学业,并跳过了见习期,直接发遣到军中、地方,充任基层职要,虽然其中不乏归化人后代,乃至本地的蕃人子弟,但是经过这么一场攻围守战,他们这些出身有待考察的生员,也算通过了忠诚考验,可以格外綽举加恩,比找唐人后代任官仕军,直接派上用场了。

    因此,他也获得分家自立门户的资格,并接受赐予的唐式姓氏,成为在籍的官户,为了转移风险,对宁远过的未来和去向,充满担忧和不确定的慕罗姆家族,可谓在他身上投足了重注。

    十几户支系族人和领民作为他的附庸,带着大批牲畜和土地一起分出去,还为他取了三个嫁妆丰厚的妻子,都是小有名望的地方贵族,如果他能够再取一个唐人女子作为正妻并诞下后代的话,那就更加圆满了。

    “我们已经抵达贵霜州境内了”

    他喝了口掺烧酒的淡盐水,看着地图上的对照物,对部下鼓励道。

    “再走一天,应该就可以到铁门关去落脚休息了。。”

    贵霜州(今土库曼卡塔-库尔干地区):古时称为“何国”,也是少数继续存留的国家之一,贞观年间设立贵霜州,唐军西进后,主动献国投附,因此在乾元四年并诸军州羁縻属而重置贵霜州,虽然号称国家,但是举国多山地,户口不过数万,胜兵千余人,却因为拥有两山夹一河谷的河中要冲——铁门关,而在河中列国中独树一帜。

    “备敌。。”

    一名战马跑的满是口蜒的前斥骑兵,喘着气大声汇报道

    “有人掩于道旁,试图袭击我们,被甩脱了。。”

    把他的马牵下去小跑一圈,再休息喂食,不然这匹古大宛马的后裔就要废了。

    “整队点员备战。。”

    听到这个消息,慕天恩并没有感觉到多少意外和担忧,反而是一种发自骨子里扬眉吐气的错觉,像是要在血管里燃烧起来一般,果然战场才是西域男儿的好归宿啊。

    一路顺风顺水迎送恭切,让他们憋了一股子火性无处使力,不知道多少人摩拳擦掌,终于等到战斗的机会。当然还有他们自己所不觉的,一等亲藩之国,对三流藩附小国的优越感而已。

    随着吹响了传信的号角,骑兵们开始整队,检查武器甲胄鞍具,换乘到备用的马匹上,按照作战的习惯,三五成群的组成一个个疾行小队。

    三个时辰后的夕阳下,他们就结束了战斗,

    慕天恩“呸”的一声,将溅在嘴里的血腥味,吐了出去,在防箭的毡子上,将细长唐式银装马刀上的沾染的血肉沫子,小心的擦拭掉,又从扈从手中接过一筒手弩专用的箭,他现在马鞍后面挂着一张包铁强弓和两具快弦速射的手弩,以满足骑射牵制和近战压制的需求。

    短短从军的时间里,他已经学会那些唐人同僚的作法,在作为士官配给的制式装备之外,还会按照习惯多花钱定制几件备换的武器,以提高战场的适应性和存活率。

    看着夕阳下,满头脸血污蹒跚而行的俘虏,心里却有些失望,他这次杀获不过是一些因为河中动乱的局势,而盘踞道路,乘乱抢劫的临时性盗匪集团,最多不过上千人,和真正意义上的叛乱还离得远呢。

    整队的骑兵一出现在道路上,那些乱哄哄的袭击者就一窝蜂四散奔逃了,好在安排迂回包抄的后手,跑掉的大都被重新堵回来,像打兔子一样竞逐砍杀或是套捕在荒野上,最后只有百多人成了俘虏。

    但毕竟何国小国寡民,在河中众多“德赫干”中也只能算是一个较大的藩主,更一度是撒马尔罕政权的附庸之一,就算加上周围羁縻属的部落军州,敢于盘踞道路作乱的也没有多少人。

    不过,随后从哪些俘虏中中部地区平流窜过来的某些人口中,他得到一个足以让人神经紧绷起来的新消息。

    在铁门关以北,有信誓旦旦的谣传说,岭西行台已经在呼罗珊地区大食人的反扑中,遭到了惨重的失利,甚至丢掉了大部分的土地和军队。这些不同版本的谣传,如洪水一般的出现在新征服的土地上。

    伴随着这个消息的,是那些战败和溃逃的藩属军队,他们几乎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在沙漠边缘,丢盔弃甲越过阿姆河流域,逃入布哈拉地区,造成地区局势的混乱。

    因为当地的防御使下辖军力有限而自顾无暇,缺乏对驻地以外足够的压制力量,因此随着地方治安的恶化和残兵败将流窜道路,河中当地众多“德赫干”,开始因为相互的立场和积年恩怨,招兵买马开始大打出手,讨伐攻战成一团。

    !@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