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大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一百五十六章启立为王(两章合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得面如土色,好半天说不出话来。群臣也惊的目瞪口呆,你看我,我看你,都露出了慌张的神色。伯益是个文人出身,原本就对杀杀打打的场面怀有恐惧心理,听说启带领五千精兵而来,早就吓得心惊胆战。如今又听说启杀了大将军赢夔,赢夔所带的一千士卒全军覆没,更加慌了。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这些大臣们虽然都拥护伯益称王,但他们又全都畏惧启的势力。他们在大殿上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拿不出好的主意来,伯益询问军营的总管,城中还有多少军队?营总管告诉他:老弱病残都算上,也只能凑上一千多人,能够参加战斗的顶多也就八百人。

    伯益思忖,听说启在安邑屯兵一万多人,这都城驻军何以如此之少,显然这是禹王生前有意的安排,摆明了是要让他的儿子来争夺王位。如今我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兵临城下,我将如何抵挡?

    一旦大军入城,那启父子如狼似虎,心狠手辣,不但我的性命难保,只怕是全家老小无一能幸免。看样子王位我是坐不成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搭上全家人的性命呢?不如早早寻求脱身之计。

    想到这里,他立刻有了主意。他向群臣宣布道:

    “今天的朝会暂时到此为止,你们回去后,都开动脑经好好琢磨琢磨,明天早朝每人都要拿出一个主意来。”

    群臣听了这话,都感到很意外。眼见得就要兵临城下了,这位新王竟然还能稳得住,真是不可思议。散朝就散朝吧,也许大王真的有什么扭转乾坤的好主意呢于是,大臣们陆续散去。

    散朝后,伯益立刻叫来自己的亲信,让他迅速准备好两辆驴车,再弄了些普通百姓的衣服。他把全家人都召集到一起,说明了当前形势的危急,必须要在天黑之前装扮成百姓逃出城去,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全家人都脱去了身上华丽的贵族服装,换上了老百姓穿的粗布衣裤。

    为了不惊动城中的百姓和官员,伯益命全家人分成几拨,分别从四门出城,然后到城西三里处的女娲庙聚齐。他和夫人分别带着几个年龄较小的孙子分两路乘坐驴车出城。启的军队还没有来到,伯益打算出逃,为什么还要如此小心呢?

    原来,伯益完全是为了城中的官员和百姓着想。因为如果他大张旗鼓地带领家人逃亡,势必引起城内大臣和百姓的恐慌。一些大臣和百姓就会加入到逃亡队伍里,整个都城就乱套了。而那样一来,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弄不好还要造成许多人无辜的伤亡。

    从这一点来看,伯益确实是一位品质优良道德高尚的人。傍晚时分,伯益全家在城西女娲庙会齐,清点人口,老少三代共计三十九人。虽然天色已晚,好在正值月圆之夜,伯益便带着全家人借着月色连夜逃往翼山。因为伯益精通鸟兽之语,进入深山与鸟兽为邻,这是他最好的选择。从此伯益的赢姓家族隐居山中,再也没敢露面。

    伯益的后代在夏王朝统治时期,一直隐居在民间,始终没有入朝为官。直到商王朝时期,伯益的后人才涉足官场。商灭夏后,伯益的后裔被商王重用,一直在商朝为官,世袭费侯之爵。

    第十任商王子太戊执政时,子太戊任命费侯中衍为车正,中衍就是伯益的二十八代孙。车正是夏商时期的重要官员,主要掌管车辆的制造、使用和管理。车辆当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极为重要,所以当时的车正在朝中很有地位。中衍的后人蜚廉生有二子,长子名叫恶来,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的祖先(也是秦始皇的祖先);次子名叫季胜,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的祖先。

    翌日辰时,已经到了上朝的时间,群臣都陆续来到殿外,等候上朝。可是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新王伯益还是没有上朝。此时已经是巳时,再过一会儿就是午时了,伯益依然没有动静,群臣议论纷纷,胡乱地猜测起来。就在这时,在外巡哨的探马来报,说启的军队已经离都城不远,不出半个时辰就兵临城下了。

    大臣们立刻恐慌起来。催促殿头官赶快让天子升殿殿头官便转入后殿,工夫不大,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喘嘘嘘地宣布道: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

    “什么坏消息?”

    大臣们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地追问着。

    “天子跑了。”

    殿头官说,

    “昨天下午他就带着全家人跑掉了。”

    大殿上的群臣立刻嚷嚷开了,仿佛一杯开水浇在了蚂蚁窝上,乱成了一团。这些人都顿足捶胸地说:

    “上当了,上当了,我们全都上当了”

    如今兵临城下,想跑已经来不及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改换门庭,投靠启,尊他为夏王;另一条就是与启对抗到底,宁愿一死,也不肯尊他为王。

    是大家商议,结果,群臣谁都不想死,无一人选择后者。群臣闹哄哄走出大殿,登上城楼。他们手搭凉棚放眼看去,只见远方尘头起处,旌旗招展,一支队伍宛如一条长蛇正在向都城这边前进。

    “来了,来了,队伍马上就到了”

    众官员赶忙走下城楼,换上了素衣孝服,大开城门,徒步走到城外,列队迎接启的队伍到来。神气地坐在马车上,他的将军和士兵都步行跟在后面。因为夏朝时马匹还极少,两军作战都是步下拼搏,还没有骑马作战。因此,除了主帅乘车指挥作战外,其余的将军和士兵都是步行。

    正行间,忽然前方探马跑回来报告,说伯益带着全家已经畏罪潜逃,如今朝中无主,满朝文武大臣正在城门外列队迎接大将军入城,请大将军继承王位。启听罢,立刻来了精神,吩咐车夫加快车速,将军和士兵跟在车后跑步行进,队伍很快便来到了帝都阳城的城外。

    启命令队伍驻扎在城外,留小儿子武观和众将官镇守军营。自己带着四儿子仲康和五儿子叔康及四大贴身护卫进城入宫,准备即位称王。伯益因无力与启争夺王位,又担心凶狠残暴的启会诛灭他的全族,便带领全家悄悄化妆成老百姓,混出帝都阳城,逃往深山避难去了。

    这样,启便顺利地进了城。那些曾经拥戴伯益为王的大臣们,如今都见风使舵,积极拥戴启为王。启名正言顺地坐上王位,成为夏王朝的第二任王。《古本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意思是说伯益想占居王位,启便发兵把他打败,夺回了王位。这里的“杀”字不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