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而门的另一面则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个让人无限憧憬的地方。
“走吧,我们也该回转门内了。”王诩目中掠过一缕异色,轻声说道。转身复往前行了两步,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抓到了什么紧要的东西,止住了脚步,努力的回想起来。
许久,王诩终于想了起来,刚才脑中一闪而过的是自己才拜入门中时,自己的师父曾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这世上善于在地下为自己建造巢穴的动物有很多,譬如鼠、蚁等,然而若要论筑巢时最狡猾之物,必定要数兔了,俗语有云:兔营窟必背丘相通,所谓狡兔三窟。
的确如此,大凡狡兔所在之处,其巢穴必定为三窍,也就是三窟,但并都背靠同一土丘而相通连;中一窟是“正穴”,另外两窟是用来“欺敌”的,三窟虽相通,却以正穴为主,但凡有遇到敌人,狡兔便往往会从其正穴跳出,然后进入后穴,而敌人在正穴寻它不到,狡兔便又会回到正穴内安然稳坐,如此以逃避敌人的猎杀,也保护了自己及后代的生存延续。
思虑及此,王诩似有所悟,如今的鬼谷门不也正应该如此?即便是将正穴放在魏国,然而至少也要再开两窟才行。
回头瞥了眼低头沉思中的赵雍,王诩仿似自言自语般,轻叹道:“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二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他声音虽然轻,然而仍旧落在了赵雍的耳里,赵雍迷惑的抬起头,不解的问道:“师父,此话是何意?”
王诩自然不会回答他,驻足眺望西方,回想起孙膑托赵雍带给自己的话,喃喃道:“秦国么?”
可是旋即又想起门内这些弟子,他实在是想不出有哪一位能堪大任。何况鬼谷门下鲜有秦国人,因而即便是有能当大任者,又如何能保证这些个山东士子愿意到那苦寒凋敝的秦国去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呢?想到这里,一张年轻的男子面庞竟是缓缓在他脑海中浮现。
“若是此子往那秦国去,事情未可知有转机?”王诩心中暗自想到,“何况若他去往秦国,那老伯当自不会袖手旁观,若是兼有我门在旁加以扶持…”
他眼底不自觉的闪过一抹笑意,抚掌道:“如此一来,三窟可成!”
身后的赵雍不解的望着自己的师父,完全不明白王诩为何会如此高兴。仰起头,挑了挑眉梢,一缕突如其来的阳光却射到了他眼里,下意识的伸手遮挡有些刺眼的光线。
诧异的从指缝间望去,赵雍这才发现,不知何时,那轮原本被浮云遮蔽的红日已然跳了出来,璀璨的阳光重新铺洒在大地山,周遭的景物也在刹那间变得鲜活起来。
师徒二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脚下这条连绵到远方道路,沿着蜿蜒的曲线眺望路的尽头,忽然心中都有了种错觉——这条自己将要走的前路竟是如此光明……
顺秦第一卷初入战国终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