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操控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两面通吃游说波斯(1)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美元)。作为贸易补偿的一部分,欧美军火商必须向MIO转移部分技术,并允许其在伊朗国内进行组装和维修,这使得MIO的技术实力迅速提高。到1976年,美国国会修改了《武器出口法》,对包括伊朗在内的武器买家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巴列维认识到即使从美国获得大量先进武器,仍然无法保证满足战争需求,在战时依赖进口是危险的,于是进一步坚定了发展国内军工业的决心。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前夕,MIO下属的兵工厂已能生产轻武器弹药、火炮炮管、轮胎、炸药和导火线等。而且它还得到德国HK公司授权,能自行生产G3突击步枪和MG3通用机枪。     然而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西方国家分道扬镳。当时MIO与美国贝尔公司合作生产UH-1和AH-1J军用直升机的工厂刚完成厂房建设,尚未安装设备,MIO与美国雷锡恩公司合作生产“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合同只进行到组装导弹发射器阶段,导弹组件尚未到达,而组装“霍克”防空导弹的合同刚刚执行。由于美国和西欧公司在一夜之间撤离驻伊专家,伊朗军工业很快陷入停顿。加上国内局势动荡,MIO下属的大部分兵工厂已不能正常运作。     革命卫队强力介入     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是对伊朗军工业的巨大考验,伊拉克的入侵逼迫伊朗政府迅速结束国内的混乱局面,全力以赴转入战时状态。开战初期,伊朗得益于王国时代遗留的巨大武器储备,很快把伊拉克人赶过阿拉伯河。但伊朗军队进入伊拉克土地后,西方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开始公开支持萨达姆,伊拉克源源不断地得到武器补充,而伊朗很快就陷入了持久战的局面。     在巨大的消耗面前,伊朗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制裁带来的武器匮乏问题。由于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口号,导致伊朗与东西方主要国家的关系都不正常,也使伊朗很难从国外进口武器(有趣的是,在伊朗最困难的时候,倒是以色列秘密向其提供了少量武器零部件,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伊朗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需要几个月来准备战争物资,其战役的突然性完全丧失,进展始终不大。由于武器损耗极大,尽管表面上伊朗压着伊拉克打,但危机重重,其陆军反坦克导弹即将耗完,飞机缺乏零部件不能正常起飞,战损装备不能得到及时维修。     危急之际,霍梅尼1981年2月发出“自给自足圣战”运动,号召伊朗军民造自己的“伊斯兰飞机、大炮和坦克”。在这一路线下,伊朗迅速成立“自给自足委员会”,这个机构的任务就是发动国内一切机构寻求在国内生产战争必需品。技术人员、工人、学者都动员起来,与军品生产有关的企业得到优先照顾。当年5月,“自给自足委员会”对陷入瘫痪状态的MIO实施改组,将MIO各系统分拆打乱,混编入忠于伊斯兰政权的技术人员,改组成国防工业组织(DIO,波斯语简称“Sasadiah”),并由革命卫队负责指导工作。     在革命卫队的强力推动下,新生的DIO得到迅猛发展,大笔资金源源不断地从革命卫队独立财政系统中流入,许多生产设备也由革命卫队在海外设立的掩护公司秘密引进。至1985年,DIO已能独立组装出美制M151军用吉普车、坦克牵引车和火炮拖车,尝试生产各种美制武器必需的5号碱性电池、飞机轮胎、直升机桨叶、装甲车风挡等武器配件。几个月后,DIO又根据伊朗军队在前线缴获的伊拉克武器,成功仿造出苏制RPG-7式火箭筒、BM-21“冰雹”火箭炮和SA-7便携式防空导弹,有效提高了伊朗军队的战斗力。有意思的是,当年DIO改造出许多今天看来仍很神奇的武器,如将航模飞机改造成无人机进行侦察,将固定翼飞机才能挂载的美制AC-M-65“小牛”导弹配置到AH-1直升机上打坦克,把“霍克”防空导弹装上F-14战斗机上充当空空导弹(这些工作至今仍在继续,但已转给其它单位)。     1987年底,DIO改由革命卫队军官和文职人员联合组成的董事会管理,其中常务主管主持日常生产活动,并定期向负责后勤的副国防部长汇报工作,而伊朗总统有权监管DIO所有的生产计划。事实上,两伊战争虽然给伊朗带来巨大损失,但留给伊朗的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经验的技术团队,伊朗军工业不但被挽救,而且逐步发展起来。     但在眼下它还是一个底气不足的‘烂尾楼’需要有外人加如进尔扶持!而这时一位深怀不明野心的东方来客正对这些初创阶段的自主化军工品头论足一边需找合做空隙一边认真需找值得深入发展的‘潜力增值空间’!     “哈!哈!波斯人的底子可比阿拉伯人强多了!到底是波斯帝国的后代呀!不过眼下被美国封杀,苏联和以色列又给不了太多东西!但与伊拉克的战事一定将持续良久,相信肯定有不少潜力大单将完成!不过在这之后我得先弄几架完整的‘雄猫’或‘不死鸟’回国!反正也注定要消失一些啊哈!哈~~”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