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和两双新靴走进来,宛然一笑,把衣服和鞋子放在案上,告辞退了出去。
不久,小萍拿着布巾,后面跟着两名青年,高一点的提着两个冒着热气木桶;矮一点的抱着一个大木桶。
两人放下木桶,躬身拜见。
矮个青年把木桶放到外间的地上,帮助高个青年把热水倒进着把水倒,两人告辞,和张成一齐退出房间,张成随手拉上木门。
小萍站在木桶旁。
“老爷,小萍帮老爷更衣!”
什么?这个小姑娘要帮我洗澡?我要是一时冲动,有非分之想,那脸就丢大了!
“小萍,老爷一个人在大山里生活惯了,你先出去吧!”我轻声说道。
“是,老爷!”说着,退了出去。
我忙上前,插上门闩。
三下两下脱掉衣服,坐进桶里,全身泡进水里,头靠桶缘,温暖、舒坦,全身放松,疲劳烟消云散。
一天的变化太大!从现代人一下子变成了东汉人!一出山,就遇到一场骚乱,还杀死了七个灾民,现在连他们的容貌都忘记了。救了老爷和漂亮的小姐,住进了大宅,躺在热水里……
“老爷,老爷!”我从梦中惊醒,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水已变冷。
“小萍,老爷马上洗完了!”我急忙答道,外边以为我出事了。
外面没有了声音。
我站立起来,擦干身子。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已确立。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像蝉衣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像田字状的领子、戴玉、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衣袖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服的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裙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斜至腋下;一为直裙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直裙衣”。曲裙,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裙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一套绛红色、一套黑色,两顶方帽、一个金色发髻、一条紫色玉带和两双软地皮靴。
每套衣裳从内向到外共八件,式样像当今日本人的和服!直裙禅衣!料子摸着舒适温暖,不是普通的织品,大概是素或练?
东汉的布料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料最贱者;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
白色的内衣是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下面开裆。
白色的中衣是衣服、裤子分开的,这两件衣服里加了保暖的内层,像保暖内衣。
防弹衣穿在中衣的外面,系上皮带,挎上双枪,时刻不能放松警惕!
外衣是一件宽大的绛红色衣裳,紫花边、宽领子、宽袖口,左袖口内有一个荷包,这大概是放丝帕或钱的地方。
外系一条玉带,佩戴一块透明的温玉。
穿上布袜,套上皮靴,一个东汉人诞生了!
忘记带梳子了,一头湿漉漉的头发不知如何处理?
我拉开门闩,让小萍进来,帮我梳头。
小萍看见我,一脸的惊讶!
“老爷是不是很好看?”我调侃。
“老爷太英俊了!”小萍羞涩的笑着。
我席地而坐,小萍跪着,从衣袖内拿出一把木梳,轻轻的帮我梳理头发,从前向后、从左向右,轻重适宜,非常的舒适,最后套上金质发髻。
我吩咐小萍去叫张成他们来清理,并告诉她,这屋里的东西不要动!
我把登山包放到床上,拿出三条项链和一个戒指揣进衣袖的荷包里。
我打开木门,正看到张成和小萍走了过来,张成直直的看着我,一不留神,险些跌倒,小萍哈哈大笑,张成尴尬的脸红了。
小院的南墙角有个茅厕,门口挂着棕帘,一口陶缸,缸上铺两块木板,墙边放着一个精致的竹篮,里面放着一叠马粪纸,和现代农村的茅厕一模一样,我恍惚就在现代乡村。
没有臭味,陶缸内空空的,还没用过!我朝里面撒了一泡尿,神清气爽。
便后想找地方洗手,突然感觉好笑,我已回到东汉末年!没有便后洗手的地方。
慢慢会习惯的!
来到客厅,正好碰见正要离开的刘表!
刘表,四十多岁,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头戴官帽,身穿黑色官服,脚蹬一双软底皮靴。
史书记载,刘表的先祖叫刘骄,是刘馀第六子,封郁陉侯,刘骄的家族从此迁居高平,后裔形成高平刘氏。
刘表是刘骄的第九代孙!刘表和叔父的父亲是亲兄弟,两人是堂兄弟,但史书上好像没有记载,自己学识浅薄?
刘表得知出现山贼后,马上派兵前去镇压。自己急匆匆前来看望堂哥,问明伤情后,才放了心。放心不下骚乱的大事,没有留下吃晚饭,赶着回府。
“庶民刘云天拜见太守大人!”我急忙跪地三拜九叩(现学现用,处处留意皆学问)。
“刘壮士快快请起,本官要感谢壮士救了大哥和侄女!”
“太守大人言重了,庶民正好碰上,拔刀相助!”
“好!刘壮士一表人才,知书达理,有时间,本官要和壮士好好谈谈!”说完告辞,和几个衙役出了大门,我们一直送到门外,马车看不见后,才回屋。
不亢不卑,彬彬有礼!
三国演义里的刘表被描绘成软弱无能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