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整军经武之创世革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利于刺杀分散之敌;方阵:采用罗马步兵方阵,主要用于正面战阵对抗结阵之敌。     轻步兵:中等装甲防护,用于近距离格斗刺杀、结绞杀阵和中距离投掷标枪。配备匕首、钢刀、圆型臂盾及标枪。     弩兵:轻装甲防护,武器为钢臂弓及连射钢臂弩,远距离攻击,包括:无差别覆盖射击、速射,此二者要求在短时间内射出大量箭矢,以将敌人的集团冲锋彻底压制;齐射,对某一部分进行重点射击,务求单位面积上达到最大的箭矢密度;自由射击,弩兵根据情况进行自主射击,要求高命中率。     炮兵:武器为巨弩,用于攻城与守城。     侦察兵:轻甲骑兵,配以马刀、钢臂弓。用于侦察、跟踪,也可辅助作战。     特种兵:不用制式装备,而是根据个人要求单独装备。特种兵单兵战斗力极强,用于敌后侦察破坏、制造混乱、营救人质或协助攻城等。     勤务兵:负责供应作战部队食品、箭只、伤员救助、物资运送、打扫战场、回收兵器箭只等工作。按照每团一营配置。     侦察兵、勤务兵属于辅助部队,勤务兵按照每团一营配置;侦查兵按照每团一连配置。     普通士兵的服役期为5年。     对内,新军与原有郡兵两种体制并存。为统一管理三郡军队,临时组建督军府,设大都督。其下设:     参谋部:根据作战意图和相关情报制定作战计划及选定参战部队。平时制定军队训练计划。     装备部:负责军队装备生产、采购、改进、维护。     后勤部:负责征召、训练士兵,军队食品的采购、运输。     监察部:负责军队纪律的检查。     情报部: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整理。     此外开始筹备预备役机制,凡14岁以上45岁以下的健康男子都要定期参加军事训练,兵器装备由郡府统一安排。45岁以上者要利用农闲参加工程队修补城池、道路等公共设施,当然这种劳动是有报酬的。     官府部分     为统一管理三郡政务,于郡府之上临时设置政务院,内设商务部、教育部、人事部、建设部、警备部。在这五部之外还设立税务局。商务部:主管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合理进行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努力建立公平、有序、完整的工商业秩序,完善良好的竞争机制,鼓励工商业发展。教育部:负责教育事业的全部工作。人事部:负责官员的考察、审核、变更和升迁。建设部:所有公共设施、道路、桥梁以及城市和村镇的新设、改建和扩建的评估、审查机构,负责合理的制定城市以及各种设施的建设规划。警备部:负责三郡治安。     设立临时巡回法院,接受三郡各种诉讼案件,以将司法出来。     设检察院,主要针对违法违纪的官吏进行起诉。(检察官为民选任期五年,可以连任。)     此次改变属于增加上层机构,只为理顺三郡行政关系,便于垂直管理统一指挥,并不牵涉到郡府原有体制。故此得到众人理解,尽管荀彧稍有多心,但看到如此改变使得三郡管理更加顺畅、上下级间如臂使指便不好多说什么。     四月十日,当百姓忙于农耕、商贾忙于购销货物时,成立不久的政务院推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新事物——报纸!高勇亲自提笔为其撰写名称《新报》,于是第一份官办报纸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此次属于试发行,主要为五月举行的选举做前期准备,而由五月一日起才正式发行。     《新报》以发表各种政令、政策、人事任免、以及对官府职能、各级官员的介绍为主,此外还有案件的处理进度,官府对于农耕播种情况的统计及指导意见,各种申请、批复的条件及相关要求等等,几乎包括了所有与官府相关的事情,第一期便印了足足两页。报纸采用不经漂白与柔化的粗糙纸印刷,成本低廉,每份两钱,不到半碗面钱。     新奇事物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百姓认可,《新报》也不例外,首期仅有几个大户购买。不过,随着街头巷议的传播,销量迅速攀升。     见时机成熟,高勇亲自撰文于《新报》上提出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互助机构——农业协会、商业协会及工人协会。为便于说明,高勇举出虚拟的例子加以阐释,重点指出农、工、商会诸多优点,如互助互惠、互通有无、团结协作、利于管理、利于与官府沟通。农民籍此可以更好的与商人谈价;商人籍此可以统购统销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工人籍此可以与场主商谈薪酬问题。     三会会费由会员平摊,会员除了能够从中得到保护外,还能够得到许多相关政策法规的解释,在一个整体框架内与官府进行沟通,最大限度保障会员的利益。     总之,该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三郡百姓的关注与拥护,加上高勇在百姓心中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各种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人争相入会。其后,各协会的自律规定陆续制定出台,成为了三郡各行业运行的基础。     商人自不用说,目光锐利者早已看出此法的诸多好处,右北平、辽西、玄菟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商会,右北平商会会长由大族钱家担任,辽西商会为富户徐家,玄菟自然是王家;农会要复杂许多,有按地域划分的,有按县、乡划分的;工会主要集中的玄菟,规模与力量远远比不上前二者。不过,高勇知道,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工会迟早会成为与前二者抗衡的力量。     《新报》在销量稳步上升中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传播消息的重要载体。精明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充满商机的事物,目光远大者更是看到《新报》发行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三郡商会在经过成立之后的首次激烈争论后,决定联合向官府申请开办商人自己的报纸。     于是右北平商会会长钱通、玄菟商会会长王德、辽西商会会长徐平三人联袂拜访,希望郡府批准开办属于商人自己的报纸。     政务院立刻展开讨论,荀彧坚决反对:“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商人办报只会破坏风气,败坏道德。如果商贾在报纸上胡乱诋毁圣人之言、大肆提倡事事言利,弄得百姓效仿,这天下岂不失去纲常变得大乱!”     沮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此举确有不妥,如果某些人别有用心,利用报纸对郡府进行诋毁甚至攻击,甚或造谣生事引起民众不满,一旦弄得民心动荡,到时悔之晚矣!”其余几位老官吏亦不赞成商人办报。高勇一一倾听,用心铭记。     最后轮到主管商业的赵胜发言,与会的十余人也只有赵胜表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