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灵上的那些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安全感及其他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不幸福的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之一应该是现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所谓安全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然而现实情况是人们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没有安全感。     先从吃的方面来说,“色素”、“瘦肉精”、“地沟油”、“添加剂”等等,假食品到处都有什么假酱油、假木耳、假燕窝、假烟、假酒等等,让人们防不胜防。不能吃到放心食物,各种各样的食品危机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只能是提心吊胆对待食物,对待每一天的饮食生活。     再说住的问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对住房都有危机感,一是买不起,二是住着不放心担心房屋质量有问题,一辈子的血汗钱买来的房住得并不舒心,房屋质量问题比比皆是,却无处说理。     “行”的问题就更让人不放心了,虽然现在交通发达了,确实带来便利,但是拥堵、事故每时每刻都有,最近高铁追尾,客车燃烧,几十条人命瞬间即逝。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们心知肚明,一些部门,特别是垄断机构,利用权力去追逐金钱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只在口头上重视安全,实际操作中怎样赚钱还是放在第一位。再加上一些监管部门主管部门不作为,真正出了问题,不仅不及时公开、公正地处理,反而相互推诿找借口推卸责任。     医疗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居高不下,医院巧立名目收费,一个感冒没有上千块看不好,前几年还出现一个感冒花了几百万的新闻。让人觉得社会环境不是越来越好,而是有一种越来越恶劣的感觉。     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缺乏安全感的人,是不会幸福的,人们往往会感到感到受冷落,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同时没有安全感的人对他人大多数时候不敢信任,不是嫉妒就是敌视。在一个人人自危的生活环境中,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现象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清楚地看到,现在的人普遍感到不满足(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强烈地感到不满足的人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不停息地“奋斗”其实是在为更安全而努力。     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真正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惬意、温暖、友爱、仁慈,普天之下皆兄弟的社会。真正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多得是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人们对社会的态度是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一句话,真正和谐的社会不是一个拜金社会。     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了。但人们应有的安全感到哪儿去了呢?我们口头上提倡和谐,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危害老百姓的安全事件越来越多,每一位平民百姓不得不每天生活在防范之中。     这其中某些法律缺乏威慑性的事更让老百姓心寒,比如,某些地方私权大于法律的事大行其道。本来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管理部门并没有这种意识,这究竟是习惯行为还是官官相护行为?老百姓不明白,他们只明白有些人有些管理部门甚至执法部门对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视若无睹,对于一些富人有权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事,面对法律的惩罚,并不能给老百姓一个清楚的交待,模糊不清后果就是老百姓的不信任。不相信的后果呢?首先就是缺乏安全感……
备用站:www.lrxs.org